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巨丰专利>正文

10~35kV架空输电线路约束空间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97319 阅读:4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雷保护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10~35kV架空输电线路的10~35kV架空输电线路约束空间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装置。该装置并联安装于线路绝缘子串两端,保护间隙之间的闪络电压小于被保护绝缘子串,从而在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优先于被保护绝缘子串击穿,击穿放电时,信号采集装置自动感应雷电流信号并触发高速喷射气体发生装置,瞬间产生高速喷射气流对约束空间内续流电弧沿纵向强烈冲击、冷却至熄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其在线路发生雷击时可快速将雷电流泄入大地的同时产生高速气流熄灭工频续流,从而有效地保护电力设备,提高供电可靠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雷保护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10 35kV架空输电线路的10 35kV架空输电线路约束空间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装置。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防雷一直都是电力部门防雷工作的重要内容,雷电故障仍然是影响电网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引起的冲击闪络,导致线路绝缘子闪络,继而产生很大的工频续流,损坏绝缘子串及金具,导致线路事故。传统的“堵塞型”防雷保护方式, 由于其局限性,不能根本解决雷击问题。因此电力部门一般采用在输电线路加装并联保护间隙或者线路避雷器来实现保护线。然而实际运行中,并联保护间隙和线路避雷器都有其明显的缺陷如下首先,当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并联保护间隙优先因雷击引起的过电压而击穿,将雷电流泄入大地,从而起到保护输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的作用。然而由于并联保护间隙没有灭弧能力,不能熄灭绝缘子串闪络后引起的工频续流,电弧在保护间隙间长时间灼烧,将造成绝缘子串损坏,严重时,可能造成输电线路断线,同时电弧会对电极造成烧蚀而降低其保护性能。最终依靠断路器来熄灭电弧来实现保护输电线路及设备,是牺牲“跳闸率”和“供电可靠性”换取“低事故率”的做法。其次,线路避雷器价格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0~35kV架空输电线路约束空间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装置,该装置包括:接地侧电极固定装置(1)、接地侧电极(2)、灭弧间隙固定装置(3)、灭弧间隙短电极(4)、信号采集装置(5)、绝缘密封壳体(6)、气体发生装置(7)、憎水性裙边(8)、灭弧间隙喷气口(9)、主放电间隙(10)、导线侧电极(11)、导线侧电极固定装置(12)、内嵌铁块(13)、强磁体(14)及气体发生装置切换金属片(15),所述10~35kV架空输电线路约束空间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通过固定装置并联安装于线路绝缘子串两端,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导线并与导线形成可靠连接的导线侧电极固定装置(12)连接主放电间隙(10)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 35kV架空输电线路约束空间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地侧电极固定装置(1)、接地侧电极( 、灭弧间隙固定装置C3)、灭弧间隙短电极(4)、信号采集装置(5)、绝缘密封壳体(6)、气体发生装置(7)、憎水性裙边(8)、灭弧间隙喷气口 (9)、主放电间隙(10)、导线侧电极(11)、导线侧电极固定装置(12)、内嵌铁块(13)、强磁体 (14)及气体发生装置切换金属片(15),所述10 35kV架空输电线路约束空间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通过固定装置并联安装于线路绝缘子串两端,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导线并与导线形成可靠连接的导线侧电极固定装置(12)连接主放电间隙(10)的一端为导线侧电极 (11),与接地侧电极(2)可靠连接灭弧间隙固定装置(3),连接到主放电间隙(10)的另一端为灭弧间隙短电极G),与接地体可靠连接的接地侧电极固定装置(1)连接至接地侧电极 (2)的另一端,信号采集装置(5)串联于灭弧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巨丰王嬿蕾
申请(专利权)人:王巨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