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的电动变桨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96914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的电动变桨距装置,包括变桨辅助发电机、变桨同步齿轮组、独立的电磁铁变桨装置;变桨辅助发电机与风力发电机的旋转主轴活动连接;变桨辅助发电机与电磁铁变桨装置电气连接;变桨同步齿轮组包括变桨同步大齿轮和变桨同步小齿轮,变桨同步大齿轮与旋转主轴活动连接,变桨同步小齿轮设置在叶片杆的尾端,并处于旋转电磁铁的下方与变桨同步大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要点在于通过变桨辅助发电机带动电磁铁变桨装置的电磁铁旋转,进而带动变桨同步小齿轮和变桨同步大齿轮旋转,并可在变浆距过程中可使各桨叶的浆距角始终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风力发电机调整桨距。(*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具体的是一种风力发电机的变桨距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风力发电机的变浆距装置普遍采用液压变浆距装置或者电机独立变浆距装置。所述液压变浆距装置由于使用的是液压油作为传递动力的介质,所以整套系统响应速度慢环境适应能力差,比如在温度低的环境中,液压油容易被冻结而使所述液压变浆距装置瘫痪,如果强行启动,风力发电机有被破坏的风险。所述电机独立变浆距装置指的是风力发电机的每个桨叶的变浆距均由独立的一个电机驱动相应的减速箱,由于电机和减速箱本身的制造差异,在变浆距过程中,要保证每个桨叶的浆距角保持一致是非常困难的,虽然在安装初期可以对风力发电机作准确调试,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机械装置的制造和维护的问题,很难保证桨叶之间的同步,即无法在变浆距过程中使每个桨叶的浆距角保持一致,也即无法达到调节时间和调节量的同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变浆距过程中可使各桨叶的浆距角始终一致的风力发电机的变浆距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风力发电机的电动变桨距装置,包括变桨辅助发电机、变桨同步齿轮组、独立的电磁铁变桨装置;变桨辅助发电机与风力发电机的旋转主轴活动连接;变桨辅助发电机与电磁铁变桨装置电连接;变桨同步齿轮组包括变桨同步大齿轮和变桨同步小齿轮,变桨同步大齿轮与旋转主轴活动连接,变桨同步小齿轮设置在叶片杆的尾端,并处于旋转电磁铁的下方与变桨同步大齿轮啮合。所述独立的电磁铁变桨装置包括旋转电磁铁、弹簧预紧圈、弹簧、螺杆衬套、弹簧挡圈;上述部件均套在桨叶主轴上;弹簧套入螺杆衬套内并在两端设置弹簧垫圈、弹簧预紧圈;弹簧预紧圈设在弹簧的底端,在弹簧预紧圈下方是旋转电磁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本技术没有液压结构,而是采用纯机械结构,所以避免了液压系统固有的响应慢和环境适应能力差的缺陷,即本技术响应快、环境适应能力强。2、由于在桨叶主轴上设有一个同步齿轮。同步齿轮和多个桨叶杆轴上的小齿轮同时啮合,这样,多个小齿轮的旋转角度将同时受到大齿轮的约束实现同步,使每个桨叶的桨角保持相同。3、本技术可靠性相对有所提高,对突发大风的响应能力有所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中1.桨叶、2.变桨同步齿轮组、22.变桨同步大齿轮、21.变桨同步小齿轮、 3.电磁铁变桨装置、31.旋转电磁铁、32.弹簧预紧圈、33.弹簧、34.螺杆衬套、35.弹簧垫圈、4.叶杆、5.变桨辅助发电机、6.安装架、7.旋转主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选用的变桨距装置,主要包括有变桨辅助发电机5、变桨同步齿轮组2、独立的电磁铁变桨装置3。变桨辅助发电机5安装在安装架6上并为电磁铁变桨装置3为变桨驱动提供动力。当风力发电机的旋转主轴7超过额定转速后,变桨辅助发电机5的输出电力足以使旋转电磁铁31克服预紧弹簧圈32的扭矩而旋转,于是桨叶1桨角发生变化,变桨辅助发电机在超过额定转速后的不同的转速下的输出电流可使叶杆4获得不同的桨角,如将速度设定在12. 5m/s,即400rpm以下则此状态下的桨角为最佳桨角,也即400rpm的变桨辅助发电机的输出电力不足以推动被预紧的弹簧33,桨叶1保持最佳桨角。如果设定600rpm为极限转速,那么600rpm下变桨辅助发电机的输出电力将会将预紧弹簧圈32压缩一个行程,如果这个行程下叶杆4的桨角旋转到顺桨,那么可以认为600rpm是不可能逾越的转速。独立的电磁铁变桨装置3包括旋转电磁铁31,弹簧预紧圈32、弹簧33、螺杆衬套 34、弹簧垫圈35 ;首先将弹簧33套入螺杆衬套34内,然后将弹簧垫圈35、螺杆衬套34、弹簧预紧圈32依次套在风力发电机的主轴上并将弹簧33预紧,最后再套上旋转电磁铁31。变桨同步齿轮组2包括变桨同步大齿轮21和变桨同步小齿轮22,变桨同步大齿轮21通过轴承套在旋转主轴7上,变桨同步小齿轮22套在叶片杆1的尾端,并处于旋转电磁铁31的下方与变桨同步大齿轮21啮合,当其中一个桨叶的桨角发生变化时,桨叶尾端的变桨同步小齿轮22旋转进而带动同步大齿轮21旋转,变桨同步大齿轮21进而又带动另一变桨同步小齿轮22运转,这样就可达到变换角度的同步,而且可防止每个桨叶1 的变桨驱动力的差异导致变桨角度不同。以上仅就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比如;所述弹簧可选用其它弹性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风力发电机的电动变桨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桨辅助发电机、变桨同步齿轮组、独立的电磁铁变桨装置;变桨辅助发电机与风力发电机的旋转主轴活动连接;变桨辅助发电机与电磁铁变桨装置电连接;变桨同步齿轮组包括变桨同步大齿轮和变桨同步小齿轮,变桨同步大齿轮与旋转主轴活动连接,变桨同步小齿轮设置在叶片杆的尾端,并处于旋转电磁铁的下方与变桨同步大齿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风力发电机的电动变桨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桨辅助发电机、变桨同步齿轮组、独立的电磁铁变桨装置;变桨辅助发电机与风力发电机的旋转主轴活动连接;变桨辅助发电机与电磁铁变桨装置电连接;变桨同步齿轮组包括变桨同步大齿轮和变桨同步小齿轮,变桨同步大齿轮与旋转主轴活动连接,变桨同步小齿轮设置在叶片杆的尾端,并处于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陈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韦伯风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