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巫东和专利>正文

背部滚轮按摩用靠垫的垫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6261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背部滚轮按摩用靠垫的垫面装置,是主要包括有一中段具有略大的长形凹槽,提供一长型的滚轮按摩组,在其槽底部位的内段部位进行定位装设的底垫;凭借另一具内段空口框型略大在滚轮按摩组外围,且适可向下嵌装在底垫凹槽内围的板式框架;并由其预先提供其顶面及四外围围设以耐摩布垫,使在将框架套入底垫凹槽后,形成滚轮按摩组顶面的完全外型包覆,仅余留高出且可作往复滑移的滚轮,在布垫的面体中段处形成随移的凸顶部位;借由底垫凹槽的外围周边部位,向内植设的数枚结合栓分布设置,即可活式且同时贯穿锁接布垫及框架,完成隐藏式组装效果;并特别具有由框架部位的卸取,进行布垫的换、洗或滚轮按摩组件维修的方便操作效果。(*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部滚轮按摩用靠垫的垫面装置。但是,此类以布套2、填充泡棉块3共同封套滚轮组4的配置结构,除了在材料使用、准备的成本偏高因素外,制作过程中,亦因需借由大量的车缝、穿套的手工操作,而使得组装繁琐、费时,极不便利、适用。特别是,在该组滚轮按摩垫使用日久之后,不论是磨损的耐摩布21更换不易,且不经济,往往需要换掉整组布套2,造成使用损失;此外,若发生滚轮组4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更因需要先行卸下整件布套2,而更有不便。本技术设计的另一个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背部滚轮按摩用靠垫的垫面装置;其中,由于耐摩布垫是以套型方式,预先在框架的顶面及四外围作成围设、套置,并在框架套入底垫凹槽,同时形成定位即由该耐摩布垫的完全形成按摩组的外型包覆;故,当由框架部位的直接向上卸取后,亦可直接由框架部位进行耐摩布垫取卸、换洗或更新等方便、快速的布垫保养操作,因此特别具有使用经济、简便的使用效益。本技术设计的背部滚轮按摩用靠垫的垫面装置包括装在底垫中的板式框架和装在板式框架中耐摩布垫,其中在底垫垫体中段开有一略大的长形凹槽,呈长型,提供滚轮及驱动结构配置型式的滚轮按摩组在其凹槽槽底的内段部位进行定位装设;所述板式框架的框架的内段空口框型略大于滚轮按摩组外围,且该框型可向下嵌装在底垫凹槽内围;所述耐摩布垫与板式框架同型且可在板式框架的顶面及四外围套入,以形成框架框口顶面封及围设的浅状套口型式。借上述结构,即可使框架紧滞套装在底垫的凹槽内围,并由耐摩布垫形成滚轮按摩组顶面的完全外型包覆,仅余留略为高出且可作往复滑移的滚轮,在布垫的面体中段处形成随移的凸顶部位;由此完成滚轮按摩组隐藏组装及布垫换、洗或滚轮按摩组件维修皆极为的方便的实用效果。为加强整组板式框架及耐摩布垫的定位效果,还可借由底垫凹槽的外围周边部位,向内植入数枚活式结合栓分布设置;借该活式结合栓可同时向内贯穿通过布垫及框架的对应孔位,达到加强板式框架及耐摩布垫的定位效果,并具隐藏设置效果。本技术还可以包括在板式框架的内段空口框型底段加设为承架用底盘;借此,提供滚轮按摩组预先在该底盘上方完成固定装设,并相同提供框架外围的耐摩布垫装设后,再嵌入底垫凹槽内段及加设结合栓等的相同组装式装配。本技术设计的背部滚轮按摩用靠垫的垫面装置设计科学合理,可将滚轮按摩组隐藏组装,还可方便拆卸已有脏污或破损的耐摩布垫卸取下来作换洗或更新,具有绝佳的方便操作效果;此为传统的包覆式的滚轮按摩垫结构所不能比拟的。附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背部滚轮按摩用靠垫的垫面装置结构的立体分解图。附图2为本技术设计的背部滚轮按摩用靠垫的垫面装置立体分解图。附图3为本技术设计的背部滚轮按摩用靠垫的垫面装置立体组合图。附图4为本技术设计的背部滚轮按摩用靠垫的垫面装置组装后的立体图。附图5为本技术设计的背部滚轮按摩用靠垫的垫面装置配用另型滚轮组的实施例立体分解图。附图6为本技术设计的背部滚轮按摩用靠垫的垫面装置配用另一型滚轮组的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其中,附图中所述各部件的名称分别为2为布套;21为耐摩布;3为泡棉块;4、4A为滚轮组;41、4A1为滚轮;41A、4A1A为凸顶部位;4S为链条;4P为循环螺杆;4P1为复合螺槽;5为底垫;51为凹槽;6为板式框架;6A为孔位;7为耐摩布垫;7A为孔位;8为活式结合栓;81为螺栓;9为板式框架;91为底盘。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附图2、附图3所示,本技术设计的背部滚轮按摩用靠垫的垫面装置主要包括一底垫5;其垫体的中段具有略大的长形凹槽51,而足提供一长型的滚轮按摩组4,在其凹槽51槽底的内段部位进行定位装设;一板式框架6;该框架6的内段空口框型是略大在滚轮按摩组4的外围;且,该框型适可向下嵌装在底垫5凹槽51的内围;一耐摩布垫7;是呈同型且适可在板式框架6的顶面及四外围套入,以形成框架6框口顶面封闭及围设的浅状套口型式;借此,即可使框架6以略为紧滞的方式,套装在底垫5的凹槽51内围,并由耐摩布垫7形成滚轮按摩组4顶面的完全外型包覆,仅余留略为高出且可作往复滑移的滚轮41,在布垫7的面体中段处形成随移的凸顶部位41A;借此完成将滚轮按摩组4隐藏组装的方便效果。而借此构造,即主要是令使用可以方便的由框架6部位的向上卸取后,形成滚轮按摩组4的裸露,而可方便的进行组件的维修或更换、保养等的方便操作(即如附图1所示);且,相同的在由框架6部位的向上卸取后,亦可同时再将已有脏污或破损的耐摩布垫7卸取下来作换洗或更新,相同具有绝佳的方便操作效果(即如附图1所示);此为,传统包覆式的滚轮按摩垫结构所不能比拟的简易、便利效益。另,由在是以向下嵌入凹槽51,完成结合定位的板式框架6(含耐摩布垫7完成套装),因是受到使用背部向下贴靠方式的同向压制力,在使用过程原本即已不易发生向外脱落的情形;然,为加强整组板式框架6(含耐摩布垫7完成套装)的定位效果,则亦可借由底垫5凹槽51的外围周边部位,向内植入数枚活式结合栓8(如塑料插栓8、插扣或螺栓81及各类结合扣型式等均可适用)分布设置;借此,即可活式且同时向内贯穿通过布垫7及框架6的对应孔位7A、6A,除达到加强板式框架6及耐摩布垫7的定位效果外,以防止其脱落的外,栓头部位并是在底垫5垫体背面处隐藏,可具有美观性,且完全不致影响到垫体的使用。再请参阅附图4所示,就滚轮按摩组4在底垫5凹槽51槽底内段部位进行定位装设的结构型式,亦可由板式框架9的内段空口框型底段改设承架用底盘91作为替代;借此,提供滚轮按摩组4预先在底盘91上方完成固定装设,并相同提供框架6外围的耐摩布垫7装设后,再嵌入底垫5凹槽51内段即加设结合栓8等的相同组装式装配操作,如附图3所示。又,请继续参阅附图5、6所示本技术设计的背部滚轮按摩用靠垫的垫面装置,仅由该底垫5中段预先设置合适外型尺寸的长形凹槽51,即可针对各种不同的滚轮数量(如前附图2至附图4所采用的较多组数滚轮41及附图5所示的较少组数滚轮4A1的差异)或驱动型式(如前附图2至附图4所采用主要用在携带滚轮41主座4往复位移的链条4S循环驱动或附图6所示借复合螺槽4P1驱转,而使主座4往复,以携带滚轮4A1位移的定轴循环螺杆4P的差异)的滚轮按摩组4或4A结构均可适用,进而提供整具嵌入即完成固定安装,并相同均可由耐摩布垫7形成滚轮按摩组4或4A顶面的完全外型包覆,仅余留略为高出且可作往复滑移的滚轮41、4A1,在布垫7的面体中段处形成随移的凸顶部位41A、4A1A,如附图4所示;借此相同达到将滚轮按摩组4或4A隐藏组装及换洗、维修的方便性,而具有绝佳、广泛的结构适用性,亦为本案的进一实用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部滚轮按摩用靠垫的垫面装置,包括装在底垫中的板式框架和装在板式框架中耐摩布垫,其特征是:在底垫垫体中段开有一略大的长形凹槽,呈长型,提供滚轮及驱动结构配置型式的滚轮按摩组在其凹槽槽底的内段部位进行定位装设;所述板式框架的框架的 内段空口框型略大于滚轮按摩组外围,且该框型可向下嵌装在底垫凹槽内围;所述耐摩布垫与板式框架同型且可在板式框架的顶面及四外围套入,以形成框架框口顶面封及围设的浅状套口型式;组装后,使框架紧滞套装在底垫的凹槽内围,并由耐摩布垫形成滚轮按 摩组顶面的完全外型包覆,仅余留略为高出且可作往复滑移的滚轮,在布垫的面体中段处形成随移的凸顶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部滚轮按摩用靠垫的垫面装置,包括装在底垫中的板式框架和装在板式框架中耐摩布垫,其特征是在底垫垫体中段开有一略大的长形凹槽,呈长型,提供滚轮及驱动结构配置型式的滚轮按摩组在其凹槽槽底的内段部位进行定位装设;所述板式框架的框架的内段空口框型略大于滚轮按摩组外围,且该框型可向下嵌装在底垫凹槽内围;所述耐摩布垫与板式框架同型且可在板式框架的顶面及四外围套入,以形成框架框口顶面封及围设的浅状套口型式;组装后,使框架紧滞套装在底垫的凹槽内围,并由耐摩布垫形成滚轮按摩组顶面的完全外型包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东和
申请(专利权)人:巫东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