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连悦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墙体内墙面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60403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墙体内墙面施工工艺,尤其适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体的内墙面的施工,其步骤包括基层处理、喷刷胶水界面处理剂、加强不同材 质墙体的结合处、刮抹胶合细砂浆、刮腻子、刷涂料,其中在此工艺中通过对 胶合细砂浆纯801胶配制,不掺水,使胶合细砂浆面层牢固的粘结在墙体上, 降低了面层的干燥收缩的程度,有效地避免了墙面的开裂、空鼓、脱落现象, 并且按本施工工艺处理过的墙面灰层厚度小、空间使用面积大、墙面平整、工 序简单,节约了人力以及水泥、砂子的用量,降低了工程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体的内墙面的施工工艺,尤其适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体的内墙面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传统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内墙面施工工艺是基层清理、刷混凝土界面处 理剂一道、做灰饼、墙面与墙体的结合处挂钢丝网处理、抹底层灰打底扫毛、 抹中层灰找平扫毛、抹面层灰、刮腻子、刷涂料。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采用传统的墙面抹灰工艺后,存在诸多缺点a、由于 抹灰砂浆的收縮,容易出现空鼓、裂缝甚至大面积脱落等质量问题,既影响墙 体外观,也给业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b、由于传统施工工艺的抹灰层厚度比较 厚,使整个墙体厚度增加,减小了业主的使用空间;c、由于工序繁杂,使整个 施工工艺的工作效率低,工程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墙体内墙面施工工艺,以解决 传统施工工艺处理后的墙面易出现空鼓、裂缝、脱落及灰层厚度大的问题,以 及在传统施工工艺中由于工序繁杂,导致工作效率低、工程成本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墙体内墙面施工 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 基层处理;b. 喷刷胶水界面处理剂;C.加强不同材质墙体的结合处;d. 刮抹胶合细砂浆,砂浆的成分包括石膏粉、水泥、细砂和801胶, 其配比依次为1:1:3:1.2;e. 刮腻子;f. 刷涂料。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b中的胶水由水与801胶按5: l的比例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c为在墙面的结合处贴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用801胶粘贴于墙面的结合处,结合处的每个墙面各粘贴宽为lOOmra的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e中刮腻子用料为石膏粉与801胶,它们的比例为l: 0.6。上述方案中,所用的石膏粉、801胶均是市售产品,细砂是过筛处理优质细砂。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本施工工艺与传统施工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 砂浆的成分为石膏粉、水泥、细沙和801胶,采用801胶为液体粘合材 料,不用掺水,它们的配比为1:1:3:1.2,降低了墙面面层的干燥收縮 程度,有效避免了墙面的开裂。2. 本专利技术所用的砂浆粘结力强,涂层与加气砌块墙体结合牢固,有效避面 墙面空鼓、脱落现象。3. 该施工工艺抹面总厚度控制在5mm以内,比原抹灰工艺抹灰层厚度减小 很多,使整个墙体厚度减小,有效增大业主的使用空间。4. 与传统抹灰方法相比,本施工工艺的工序简单,工程完成进度有了较大 的提高,节约了人力以及水泥、砂子的用量,降低了工程的成本。经测算,按本施工工艺处理的墙面,每平方米能节约成本6元。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选取一栋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民用住宅楼,加气混凝土砌块填 充墙体,采用本专利技术进行处理的工艺方法为待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基本干燥, 基层含水不大于10%时,开始处理内墙面。要求主体墙面的平整度不能大于8mm。 具体操作如下基层处理,将主体结构墙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处理干净,并剔除多余 的灰浆。喷刷胶水界面处理剂,在抹灰之前先将墙面喷刷一道胶水,要喷刷均匀, 不得有遗漏。胶水由水与801胶按5: l的比例制成。加强不同材质墙体的结合处理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与柱、梁、剪力墙等 混凝土构件接部位,附加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予以增加强度,防止裂纹。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用801胶粘贴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与混凝土构件交接处,每 边各压100ram,而后抹压砂浆,砂浆的成分为石膏粉、水泥、细砂和801胶,比 例为1:1:3:1.2,抹压砂浆至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被遮盖严密,刮抹找平。刮抹胶合细砂浆,大墙面用5mm厚石膏粉、水泥、细砂和801胶按配比 为1:1:3:1. 2制成砂浆,满刮一遍,如果墙面需抹灰厚度超过5皿,需分层刮抹, 每层厚度控制在5mm,但最大厚度不宜超过20mm,前后两遍之间无需间隔太长 时间。等墙面干燥后进行下道工序。 一般基层墙面的平整度达到要求时,只需 刮抹5mm厚一层。刮腻子,刮腻子用料为石膏粉与801胶,石膏粉801胶重量比为1: 0.6, 刮腻子时应横竖刮,即第一遍刮腻子横向刮,第二遍刮腻子竖向刮,注意接茬和收头时将腻子整平,并将污尘擦净,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最后磨平后刷涂料。按照该施工工艺施工内墙面面积30000m2,相比公知的技术方案即基层清 理、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一道、做灰饼、墙面与墙体的结合处挂钢丝网处理、 抹底层灰打底扫毛、抹中层灰找平扫毛、抹面层灰、刮腻子、刷涂料。节约成 本185000元。工程竣工验收使用两年后,进行回访査看,墙面依然光滑平整, 无裂纹、空鼓、脱落现象,且因为整个墙体厚度小,室内有效使用空间增大, 用户非常满意。实施例2:框架结构民用公共建筑,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体,采用本专利技术 进行处理的工艺方法为待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基本干燥,基层含水不大于10% 时,开始处理内墙面。要求主体墙面的平整度不能大于士5mm。具体操作如下加强不同材质墙体的结合处理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与柱、梁、剪力墙等混凝土构件接部位,附加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予以增加强度,防止裂纹。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用801胶粘贴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与混凝土构件交接处,每 边各压100mm,而后抹压砂桨,砂浆的成分为石膏粉、水泥、细砂和801胶,比 例为1:1:3:1.2,抹压砂浆至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被遮盖严密,刮抹找平。刮抹胶合细砂浆,大墙面用5mm厚石膏粉、水泥、细砂和801胶按配比 1:1:3:1. 2制成砂浆,满刮一遍,如果墙面需抹灰厚度超过5mm,需分层刮抹, 每层厚度控制在5mm,但最大厚度不宜超过20mm,前后两遍之间无需间隔太长 时间。等墙面干燥后进行下道工序。 一般基层墙面的平整度达到规范要求时, 只需刮抹5mm厚一层。刮腻子,刮腻子用料为石膏粉与801胶,石膏粉801胶重量比为1: 0.6, 刮腻子时应横竖刮,即第一遍刮腻子横向刮,第二遍刮腻子竖向刮,注意接巷和收头时将腻子整平,并将污尘擦净。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最后磨平后刷涂料。该施工工艺施工内墙面面积45000m2,相比公知的技术方案即基层清理、刷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一道、做灰饼、墙面与墙体的结合处挂钢丝网处理、抹底层 灰打底扫毛、抹中层灰找平扫毛、抹面层灰、刮腻子、刷涂料。节约成本200000 元。工程竣工验收使用一年后,进行回访查看,墙面无裂纹、空鼓、脱落现象, 用户非常满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墙体内墙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基层处理; b.喷刷胶水界面处理剂; c.加强不同材质墙体的结合处; d.刮抹胶合细砂浆,砂浆的成分包括石膏粉、水泥、细砂和801胶,其配比依次为1∶1∶3∶1.2; e.刮腻子; f.刷涂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墙体内墙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基层处理;b.喷刷胶水界面处理剂;c.加强不同材质墙体的结合处;d.刮抹胶合细砂浆,砂浆的成分包括石膏粉、水泥、细砂和801胶,其配比依次为1∶1∶3∶1.2;e.刮腻子;f.刷涂料。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内墙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b中的胶水界面处理剂由水与801胶按5: 1的比例制成。3、 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悦孟宪礼房海王明艳李强宋延杰王丰娟周义宝赵立华张弛
申请(专利权)人:张连悦孟宪礼房海王明艳李强宋延杰王丰娟周义宝赵立华张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