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7393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墙体结构,包括框架梁、墙柱、墙体和墙面,所述墙面包括底层、中层和面层,所述墙面位于墙体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用于围墙、控制楼,适用于换流站室内外墙面抹灰的施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墙体结构表面光滑平整,没有裂缝和空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墙体结构,不能有效地防止墙面的掉灰和空鼓,而且在墙体与墙柱的交接部位容易出现裂痕,影响美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墙体结构,可以解决墙面的掉灰和空鼓以及在墙体与墙柱的交接部位出现裂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墙体结构,该墙体结构的墙面光滑平整,没有裂缝、空鼓和掉灰现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体结构,包括框架梁、墙柱、墙体和墙面,所述墙面可以包括底层、中层和面层,所述墙面位于墙体的表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底层的抹灰厚度为5至8毫米。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中层的抹灰厚度与所述底层的抹灰厚度相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可以包括分格条,安装在所述墙面上,所述分格条在所述墙面的转角处裁角对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可以包括铅丝网,位于墙体与框架梁或墙体与墙柱的交接部位,介于所述墙体与所述底层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铅丝网的宽度为400毫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可以包括纤维网,位于除去所述交接部位的墙体, 介于所述墙体与所述底层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面层的抹灰厚度为5至8毫米。附图说明图I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墙体结构的纵截面的示意图;图I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墙体结构的纵截面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墙体结构中的铅丝网和纤维网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墙体结构中的分格条的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墙体结构的施工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图I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墙体结构的纵截面的示意图。如图Ia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墙体结构,包括框架梁、墙柱、墙体100和墙面 108,该墙面108可以包括底层102、中层104和面层106,墙面108位于墙体100的表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底层102的抹灰厚度为5至8毫米。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中层104的抹灰厚度与底层102的抹灰厚度相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可以包括分格条,安装在墙面108上,分格条在墙面108的转角处裁角对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可以包括铅丝网,位于墙体100与框架梁或墙体与墙柱的交接部位,介于墙体100与底层102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铅丝网的宽度为400毫米。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可以包括纤维网,位于除去交接部位的墙体100, 介于墙体100与底层102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面层106的抹灰厚度为5至8毫米。图I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墙体结构的纵截面的示意图。如图Ib中所示,本技术的墙体结构除了图Ia中所示的墙体100和墙面108 外,还包括框架梁110和墙柱112。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墙体结构中的铅丝网和纤维网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墙体结构中还包括铅丝网206,铺设在墙柱202与墙体204的交接部位以及框架梁210与墙体204的交接部位,还包括纤维网208,铺设在除去交接部位的墙体 204 上。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墙体结构中的分格条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墙体结构中还包括分格条302,分格条302安装在墙面300上。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墙体结构的施工工艺流程图。首先,抹灰部位的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均经过有关单位验收合格。门窗及需要预埋的管线已安装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还将混凝土墙面等表面凸出部分凿平,对蜂窝、麻面、漏筋、疏松部分等凿到实处, 用1 2. 5水泥砂浆分层补平,把外漏钢筋头和铅丝头等清除掉。墙面在大面积施工前,必须先做样板间,对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等经鉴定认可后方可大面积施工。在步骤402,在墙面抹灰前做基层处理。基层处理的具体细节包括a)将基层表面的砂浆污垢、油污、返碱、吸碱清理干净,然后刷专用界面处理剂,并浇水湿润。b)在墙体和框架梁、柱等交接部位挂铅丝网,该铅丝网的宽度为400毫米,在墙体的其余墙面挂纤维网。在步骤404,做完基层处理之后,进行吊直、套方、贴灰饼、墙面冲筋以及做护角。距墙体300毫米处,在地面四周弹出墙体轴线的平行线,拉对角线找方。用线坠和托线板在墙体两端用瓷砖片设灰饼和冲筋。灰饼间距小于1. 5米,冲筋宽度为50毫米。在步骤406,底层抹灰。将墙体提前浇水湿润,根据冲筋来抹底灰,抹灰的厚度控制在5 8毫米。抹灰后用木抹子搓平,隔天浇水来养护。在步骤408,底层抹灰完毕后,进行中层抹灰。中层抹灰如同底层抹灰,抹灰的厚度控制在5 8毫米,抹灰后用木抹子搓平,隔天浇水来养护。在步骤410,中层抹灰完毕后,进行面层的抹灰。面层砂浆厚度控制在5 8毫米,表面刮平找直、压实压光,而且在所有层的砂浆中掺加防裂纤维,有效提高砂浆的抗裂性能。面层抹灰前,安装墙面分格缝和挑檐、雨蓬等的滴水线。分格缝采用成品分格条, 安装时先弹线定位,用1 2水泥砂浆固定;挑檐、雨蓬等部位的滴水线用水泥钉进行间距为300毫米的加固。分格条在转角、“T”交接处要裁角对接严密。在步骤412,墙面的抹灰完毕后需进行养护。当然每层抹灰后,也必须派专人洒水养护,保持墙面湿润,以防止墙面裂缝、空鼓。需注意的是1、抹灰时一次不能抹的太厚,每层厚度不超过8毫米,严防灰层坠落。当抹灰的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毫米时,必须采用加强网,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大于100毫米。2、对部分混凝土面需要抹灰时必须对其表面进行毛化处理。3、抹灰M小时后要进行浇水养护,必须保持墙面湿润。4、抹灰前在阴阳角及门窗洞口处抹灰饼、找垂直及方正,并在墙面弹好抹灰层厚度线,其次控制抹灰厚度,注意施抹时边抹边用2米托线扳找好垂直。5、分格条在转角处要裁角对接,裁角角度为1/2转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墙面没有裂缝和空鼓现象,且不易掉灰。这样的墙面美观耐用,可适用于换流站室内外墙面抹灰的施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墙体结构,包括框架梁、墙柱、墙体和墙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包括底层、中层和面层,所述墙面位于墙体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的抹灰厚度为5至8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的抹灰厚度与所述底层的抹灰厚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格条,安装在所述墙面上, 所述分格条在所述墙面的转角处裁角对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铅丝网,位于所述墙体与所述框架梁或所述墙体与所述墙柱的交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结构,包括框架梁、墙柱、墙体和墙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包括底层、中层和面层,所述墙面位于墙体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树海程更生经翔飞梁杰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