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982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锁合结构,其包括外锁和内锁。该外锁包括一锁头,该锁头包括一锁杆及分别固设于锁杆两端的锁块和调整块。该内锁包括弹簧、锁芯、外壳、导向块、电磁铁及密码控制单元。该外壳上开设有固定孔及导向孔。该锁芯套设于外壳内,其包括一基板,两个相对设置于基板上的连接部及两个分别从连接部上垂直延伸出且平行于基板的卡块,卡块背离基板的面为斜面,且两个卡块之间形成一与固定孔相对的锁孔。该导向块固设于基板边缘并从导向孔中伸出。该弹簧与导向块的一侧相连接,电磁铁位于导向块与弹簧相对的另一侧,该电磁铁与密码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外锁的锁块穿过内锁的固定孔与锁孔相卡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通断电情况下都可实现锁合和开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合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设备逐渐向体积小、重量轻的方向发展,为了防止遗失或失窃,传统的做法是使用机械锁对电子设备进行锁存,然而机械锁结构简单且容易被破坏,不利于防盗。 目前,通常采用电子密码锁来克服上述缺陷,电子密码锁一般由控制部分、密码识别元件和主锁部分组成,当密码识别单元对密码进行识别后,控制部分通过控制主锁部分的电磁铁,以达到控制主锁的锁合和开启。但是,待锁合装置必须要提供电源给密码识别元件去判断密码是否正确,以控制主锁的锁合或开启;当待锁合装置断电或电量耗尽后,密码识别元件就无法接收密码,导致主锁部分无法锁合或开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通断电情况下都能实现关闭和开启的锁合结构。 —种锁合结构,其包括一外锁及一内锁;所述外锁包括一锁头,所述锁头包括一锁杆及分别固设于锁杆两端的锁块和调整块;所述内锁包括一弹簧、一锁芯、一外壳、一导向块、一电磁铁及一密码控制单元;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一固定孔及一导向孔;所述锁芯套设于外壳内,该锁芯包括一基板,两个相对设置于基板上的连接部及两个分别从连接部上垂直延伸出且平行于基板的卡块,所述两个卡块背离基板的面为斜面,且两个卡块之间形成一与固定孔相对的锁孔;所述导向块固设于所述基板边缘,并从所述导向孔中伸出;所述弹簧与导向块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电磁铁位于导向块与弹簧相对的另一侧,该电磁铁与所述密码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外锁的锁块穿过所述内锁的固定孔与锁孔相卡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锁合结构通过一外锁和一内锁,在通电状态下,控制内锁的锁芯实现锁头与锁芯的锁合和开启;在断电状态下,转动外锁的锁头实现锁头与锁芯的锁合和开启。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锁合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锁合结构的另一角度组合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锁合结构的外锁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锁合结构的外锁的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锁合结构的内锁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1中锁合结构的内锁的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1中锁合结构的锁头与锁芯的锁合示意图。 图8是图1中锁合结构的锁头与锁芯的开启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锁合结构100,其用于将待锁合装置110与固定物锁合。所述锁合结构100包括一外锁10及一内锁20,所述外锁10与所述固定物相连接固定,所述内锁20固设于待锁合装置110内。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外锁10包括一壳体11及一锁头12,所述锁头12可转动的套设于壳体ll内。所述壳体11包括一中壳112及分别固设于中壳112前后端的一前壳111和一后壳113 ;在该前壳111与中壳112的外侧对应固设有一第一柄体114及一第二柄体115,所述第一柄体114与第二柄体115形成一连接孔116,所述连接孔116套设于固定物,使得外锁10与固定物相固接。所述前壳111包括一环形面板1111及固设于环形面板1111上的第一筒体1112。所述中壳112包括一第二筒体1121及环设于第二筒体1121内的环形挡片1122。所述后壳113为圆形平板,在所述后壳113的中心开设有一通孔1131,在所述后壳113上背离所述中壳112的一侧垂直固设有两个定位柱1132,所述定位柱1132用于保证外锁10与内锁20锁合时的定位精度。 所述锁头12包括一锁杆121及分别固设于锁杆121两端的锁块122和调整块123 ;所述锁块122呈条状,且在该锁块122两端设有圆弧倒角。所述调整块123上设有形状不规则的凹槽1231,所述凹槽1231用于使其他机构卡设于凹槽1231以带动调整块123转动。所述调整块123可转动的卡设于前壳111的环形面板1111与中壳112的环形挡片1122之间。所述锁杆121从后壳113的通孔1131中伸出,所述锁块122位于壳体11的外部。 如图1、图5及图6所示,所述内锁20包括一弹簧21、一锁芯22、一外壳23、一导向块24、一电磁铁25及一密码控制单元26。所述外壳23包括一第一外壳231及一第二外壳232,且所述第一外壳231与第二外壳232形成一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一外壳23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弧形导向槽2311,且该第一外壳231的外侧还延伸出一用于固定外壳23的固定块2312。在所述第二外壳232的端面和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一固定孔2321及一导向孔2322。所述外壳23通过固定块2312固设于待锁合装置110上。所述锁芯22包括一圆形基板221 ,两个对称设置于基板221—侧表面上的连接部222及两个分别从连接部222的端部上垂直延伸出且平行于基板221的卡块223,所述两个卡块223相对设置,且在两个卡块223之间形成一锁孔225,该锁孔225的形状与固定孔2321的形状相对应,且所述锁块122可穿过所述锁孔225与固定孔2321。所述两个卡块223背离基板221的表面形成斜面。所述基板221上背离连接部222所在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导向槽2311相对应的导向柱224。所述导向块24固设于锁芯22的连接部222外侧,且与所述连接部222大致垂直,所述导向块24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锁芯22套设于第一外壳231与第二外壳232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导向块24从所述导向孔2322伸出,所述导向柱224卡设于导向槽2311内,所述两块卡块223形成的锁孔225与所述固定孔2321相对。所述弹簧21的一端与导向块24相连接,另一端与待锁合装置110相连接。所述电磁铁25对应所述弹簧21设置于导向块24的另一侧,所述电磁铁25固设于待锁合装置110上。所述电磁铁25、导向块24及弹簧21依次相互对正,且相互作用力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密码控制单元26与所述电磁铁25电性连接,对所述密码控制单元26输入正确密码后,密码控制单元26控制电磁铁25产生和消失磁性。 如图1、图2、图6、图7及图8所示,在初始状态下,所述锁芯22的锁孔225与外壳23的固定孔2321相交叉,所述外锁10的锁头12无法锁入到锁孔225,且所述导向块24受弹簧21的拉力作用保持在初始位置。在通电情况下,当使用者需要对待锁合装置110进行锁合时,对所述密码控制单元26输入正确密码后,密码控制单元26控制电磁铁25产生磁性,所述电磁铁25吸引导向块24沿外壳23的导向孔2322向电磁铁25所在的一侧转动,所述导向块24带动锁芯22沿同一方向旋转,当所述导向块24与所述电磁铁25相接触后,所述锁芯22的锁孔225正对于外壳23的固定孔2321 ;此时,所述锁头12通过固定孔2321进入锁孔225,所述定位柱1132抵靠于条形固定孔2321的两端,保证外锁10与内锁20锁合时的定位精度。当使用者再次对密码控制单元26输入正确密码,控制电磁铁25消去磁性,由于所述弹簧21处于拉伸状态,所述导向块24在拉力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状态,此时,所述锁头12的锁块122被卡设于锁芯22的卡块223与基板221之间。当需要将外锁10与内锁20分离时,使用者再次控制电磁铁25产生磁性,使两块卡块223形成的锁孔225正对于外壳23的固定孔2321,所述外锁10的锁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合结构,其包括一外锁及一内锁;所述外锁包括一锁头,所述锁头包括一锁杆及分别固设于锁杆两端的锁块和调整块;所述内锁包括一弹簧、一锁芯、一外壳、一导向块、一电磁铁及一密码控制单元;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一固定孔及一导向孔;所述锁芯套设于外壳内,该锁芯包括一基板,两个相对设置于基板上的连接部及两个分别从连接部上垂直延伸出且平行于基板的卡块,所述两个卡块背离基板的面为斜面,且两个卡块之间形成一与固定孔相对的锁孔;所述导向块固设于所述基板边缘,并从所述导向孔中伸出;所述弹簧与导向块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电磁铁位于导向块与弹簧相对的另一侧,该电磁铁与所述密码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外锁的锁块穿过所述内锁的固定孔与锁孔相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锁合结构,其包括一外锁及一内锁;所述外锁包括一锁头,所述锁头包括一锁杆及分别固设于锁杆两端的锁块和调整块;所述内锁包括一弹簧、一锁芯、一外壳、一导向块、一电磁铁及一密码控制单元;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一固定孔及一导向孔;所述锁芯套设于外壳内,该锁芯包括一基板,两个相对设置于基板上的连接部及两个分别从连接部上垂直延伸出且平行于基板的卡块,所述两个卡块背离基板的面为斜面,且两个卡块之间形成一与固定孔相对的锁孔;所述导向块固设于所述基板边缘,并从所述导向孔中伸出;所述弹簧与导向块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电磁铁位于导向块与弹簧相对的另一侧,该电磁铁与所述密码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外锁的锁块穿过所述内锁的固定孔与锁孔相卡合。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锁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锁还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中壳及分别固设于中壳前后端的一前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