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5946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装置,用于安装于一电子设备并通过电缆与该电子设备的电路板电连接,其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至少包括一第一模组及一第二模组,所述第一模组及第二模组可拆分地装配在一起,所述第一模组及第二模组上分别装设有至少一连接器端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连接器装置通过电缆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电连接,且由至少两个设有连接器端口的模组组成,便于组装拆分,从而利于维护和检修。同时该设计还使得连接器端口可置换性和灵活性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插接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器端口一般都是焊接于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 上的,容易出现浮高、偏斜而引起尺寸误差。而且,端口固设于印刷电路板,也使得端口的维 护和检修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维护和检修的连接器装置。 —种连接器装置,用于安装于一电子设备并通过电缆与该电子设备的电路板电连接,其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至少包括一第一模组及一第二模组,所述第一模组及第二模组可拆分地装配在一起,所述第一模组及第二模组上分别装设有至少一连接器端口 。 本专利技术连接器装置通过电缆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电连接,且由至少两个设有连接器端口的模组组成,便于组装拆分,从而利于维护和检修。同时该设计还使得连接器端口可置换性和灵活性大大提高。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装置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装置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中本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装置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装置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本体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连接器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本体40以及一壳体 50 ,其用于插接输入输出设备。 请一并参考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体40概呈立方体形,包括两个互相可拆分的 一第一模组10及一第二模组20。 请再次参看图2,这里首先将本体40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描述。本体40概呈立方体 形。本体40的前端面上开设若干容置槽(未标号),以收容若干连接器端口。在本实施方 式中,本体40的前端面上共设有一个第一端口 41、两个第二端口 42以及四个第三端口 43, 且端口 41、42及43可采用超声波焊的方式固设于本体40。每一端口 41、42及43可通过从 本体40的后端引出的若干电缆60与一电子设备(图未示)内的印刷电路板(图未示)进行电连接。本体40的左右侧面上分别开设两安装槽48、49。每一安装槽48、49的靠近本体 40前端面的槽壁形成一挡止部482、492。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体40上除端口 41、42及43 外其它部分主要是由塑胶材料制成。 请再次参看图3并结合图4,第二模组20是由本体40的一角分离出来的并包含一 条电缆60,而第一模组10则包含了本体40上除第二模组20的其他部分。第一模组10上 装设有两个第二端口 42和四个第三端口 43。第二模组20上装设有一个第一端口 41。 第二模组20概呈长方体形,第一模组10形成一凹部以收容第二模组20。所述凹 部包括一第一装配面13及一第二装配面15。本体40的右侧面上的安装槽48位于第二模 组20的右侧面(参见图3),本体40上其余的安装槽48、49均位于第一模组10。第二模组 20的左侧面凸伸出一"L"形导轨23,第一模组10的第一装配面13上对应开设"L"形导槽 133。第二模组20的顶面开设一"L"形导槽25,第一模组10的第二装配面15上对应凸伸 出"L"形导轨155。利用导轨23与导槽133的配合以及导槽25与导轨155的配合,即可使 第二模组20滑入所述第一模组10的凹部,从而可将第一模组10和第二模组20组合起来。 请再次参看图2,壳体50用于收容及保护本体40,本实施方式中壳体50为导电材 料制成,如铁。壳体50形状与本体40相适应,其由一前端片51及四个侧片组成,并由前端 片51及所述四个侧片包围形成一与本体40相匹配的收容空间。所述四个侧片中的左右两 侧片52分别开设两方形通孔58、59,每一通孔58、59的远离前端片51的孔壁上延伸出一 挡止弹片582、592并延伸至壳体50内。挡止弹片582、592分别对应于本体40的安装槽 48、49。前端片51上开设有若干分别与本体40的端口 41、42及43相匹配的孔511、512及 513。 装配连接器装置时,将本体40的前端面朝向壳体50的后端,令本体40滑入壳体 50。滑入过程中,挡止弹片582、592与本体40接触,本体40迫使挡止弹片582、592朝外发 生弹性形变,直至安装槽48、49的挡止部482、492分别滑至相应挡止弹片582、592的自由 端时,挡止弹片582、592弹性回复,使得挡止弹片582、592的自由端分别落入相应安装槽48 中并顶靠相应挡止部482、492,将本体40牢牢地卡固于壳体50中,装配简便,非常适合工厂 的组装作业。此时,端口 41 、42及43也分别由前端片51上相应的孔511 、512及513露出, 以利使用。装配完毕后,可通过卡扣、螺锁等常规固定方式将壳体50装设于所述电子设备。 拆卸连接器装置时,利用起子等工具将挡止弹片582、592翘起,使其脱离与相应 安装槽48、49的挡止部482、492的配合,即可将本体40由壳体50中取出。由于本专利技术连 接器装置是采用可拆分的模组制成并通过电缆60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电连接,其独立于 印刷电路板,因此,便于自电子设备上拆卸下来进行脱离印刷电路板的维护和检修,从而更 加方便、合理。同理,要单独取出第二模组20时,只需使相应的挡止弹片582翘起,即可将 第二模组20滑出。 另外,第二模组20上的第一端口 41在本实施方式为1394端口, 1394端口是一种 不常用的端口 ,有的电子设备上并不需要该种端口 ,而是需要别的类型的端口 。于是本实施 方式将第二模组20单独做成一个可分离的部分。这样,生产厂家可根据不同电子设备产品 的需求,而仅另外制造带有相应端口的第二模组20,可大大降低成本。对于使用者来说,在 平常使用中,可将第二模组20随时替换,以使用不同的端口。可见,本专利技术具有很好的可置 换性和灵活性。4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器装置的本体40亦可为其他形状,如扁长形,而且连接 器装置上端口的数量、类型及排布方式亦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调整。 请参考图5,本专利技术连接器装置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壳体的挡止弹片上增设了操 作部55,其由挡止弹片上向外延伸而成。这样,操作者用手指即可使挡止弹片翘起,使用更 为方便。 请参考图6,本专利技术连接器装置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本体被分成了四个模组,每个 模组上设有端口。每个模组之间采用滑轨与滑槽相配合的方式来进行装配,从而形成一个 整体。该实施方式可使本专利技术更具可置换性和灵活性。权利要求一种连接器装置,用于安装于一电子设备并通过电缆与该电子设备的电路板电连接,其包括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至少包括一第一模组及一第二模组,所述第一模组及第二模组可拆分地装配在一起,所述第一模组及第二模组上分别装设有至少一连接器端口。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组设有一导轨,所述第二 模组对应设有一导槽,所述导轨与导槽相配合,使得所述第一模组及第二模组可滑动地装 配在一起。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组还设有一导槽,所述第 二模组对应第一模组的导槽也设有一可滑动装设于第一模组的导槽的导轨。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组及第二模组的导轨与 导槽皆呈L形。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装置,用于安装于一电子设备并通过电缆与该电子设备的电路板电连接,其包括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至少包括一第一模组及一第二模组,所述第一模组及第二模组可拆分地装配在一起,所述第一模组及第二模组上分别装设有至少一连接器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祥沈磊肖勇华戴福卫吴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