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丽杰专利>正文

一种站立康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887 阅读:4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站立康复器,设有主梁,与主梁固定有前梁和后梁。前梁下部安装有护膝架,前梁上部安装有护胸架。后梁上端与座梁以座梁轴绞接,座梁与靠背架以靠背轴连接,后梁和靠背架都绞接调节杆。主梁上还固定电源及减速装置,减速装置带动一端绞接在座梁中部的推拉杆。护膝架与滑套连接,滑套滑动在前梁上。护胸架上下伸缩地连接前梁。支架固定在主梁上。靠背架上辅助杆和具有调节螺套的调节杆绞接。主梁设有定位鞋框和固定带。主梁上安装前轮和万向轮,前梁固定有手轮和上链轮,前轮固定下链轮,上下链轮相啮合。本站立康复器可调整病患者站立和坐下姿态,站立时身体稳定安全,并可行进和转弯,适合下肢患者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站立康复器,实用于下肢瘫痪的患者,通过站立康复器可帮助患者站立。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残疾人达到六千多万人,其中脑瘫和脊髓损伤导致瘫痪占很大部分,这些病人活在痛苦之中,患者长时间坐着或卧床,慢慢会造成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容易患褥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好的医疗办法使脊髓再生,只能通过辅助设施帮助患者主、被动锻炼,达到恢复部分功能康复,减轻病情的发展,减轻痛苦和精神压力。中国专利CN2055033“站立轮椅”,介绍了一种实施技术,它由车架、后轮、前脚轮和手刹车把组成,扶手杆、底座杆、后靠背杆和车架的绞接结构,还设有助力弹簧和挂钩构造,患者可以坐或站立在轮椅上。但该轮椅站立时,手、脚和膝盖没有维持物造成身体站立不很稳定,坐和站立姿态无调节功能是其缺欠。新型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站立康复器,其结构不同于轮椅站立,患者或坐或站立在康复器中心部位,稳定性好。站立将患者的鞋进行固定保护,膝关节定位在“3形”内并设有强度泡沫来保护关节,站立起设有保护前胸架可调整保护位置,站立后靠背可将患者调整至标准站立姿态。站立的过程采用电动推杆,患者仅需操作按钮就可以自如站立和坐下,站立后患者亦可以自己的转动手轮行走。本技术提供的站立康复器,设有主梁,与主梁固定有前梁和后梁。前梁下部安装有护膝架,前梁上部安装有护胸架。后梁上端与座梁以座梁轴绞接,座梁与靠背架以靠背轴连接,后梁和靠背架与调节杆相互绞接。主梁上还固定电池及减速装置,减速装置连接有一端绞接在座梁中部的电动推拉杆。所述护膝架与滑套连接,以护膝固定螺栓定位,滑套滑动在前梁上,以护膝螺栓定位。护胸架能上下伸缩地插接在前梁上,以固定螺栓定位。座梁可向下止动于支架,支架固定在主梁上。靠背架与调节杆的绞接方式为,靠背架后面固定辅助杆,辅助杆一端与调节杆一端用连接销绞接,调节杆上具有调节螺套,调节杆另一端固定在后梁上。靠背架安装有扶手、安全带,后面安装着一把手。所述前梁与后梁间的主梁上固定定位鞋框,鞋框侧面安装有固定带。与电源连接有电机及其控制板,控制板用软线电连接控制器。前梁上固定有可转动的上链轮,主梁下部前端安装前轮,后端下安装万向轮,前轮上固定着下链轮,上链轮与下链轮以链条相啮合,整体构成站立康复车。本技术相比已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使用电动推杆为站立康复器起落动力,无论病患者采用站立和坐下姿势都很容易实现,甚至可保持其过渡姿态,由患者一手操作即可。鞋定位框、锁带和护膝架结构使患者站立时身体稳定;护胸架和安全带可使病患者站立时上身稳定。靠背架和调节杆可使病患者坐着和站立时,能调整姿态,舒服、自然。患者手握上手轮站立稳定,且可随站立康复器进行行走和转弯。本技术结构合理,制作容易,适合广大下肢病患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省略后梁部分的左视图;图3为患者站立时站立康复器结构位置图示。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的站立康复器,如图1-3所示,底部设承重主梁1,和与主梁1固定的竖立的前梁2和后梁3。在前梁2中下部安装有护膝架6,前梁2顶部安装可上下伸缩的护胸架5。后梁3上端与座梁31以座梁轴32相互绞接,座梁31与靠背架4则以靠背轴41相互连接,后梁3和靠背架4都与调节杆42相绞接。主梁1上还安装有电源及减速装置7,减速装置7上装置着一端绞接在座梁31中部的推拉杆71,推拉杆71下端固定在主梁1上。病患者平时可舒适的坐在放置座垫的座梁31上。结构位置可见图1-2,图2是抛开后梁部分的前梁2结构左视示意图。当接通电源后,电源接通电机通过减速装置7再带动推拉杆71上升,顶起座梁31,促使患者随座梁31起立,当身体靠到护胸架5上时,终止运动而完全站立起来,此时结构位置可见图3。所述护膝架6与滑套61连接,在滑套61内能左右伸缩加以调节,之后以护膝固定螺栓63定位。滑套61滑动在前梁2上调整上下距离,以护膝螺栓62定位,藉以对准身体的膝盖。护膝架6靠膝盖部位可制成反3字型的两个凹槽状,凹槽容置膝盖,凹槽内衬软垫防止人膝盖受伤。为适合不同的人体站立姿势,在前梁2中设上下插移动的护胸架5,按胸部位置调整好位置后,以固定螺栓51定位。护胸架5也可增加设计成水平伸缩结构。所述主梁1上还固定有支架15,当人处于正常坐位时,座梁31就止动于该支架15上。为了人体坐、立得更舒适并可调整,所述靠背架4与调节杆42的连接方式,是以固定方式先与辅助杆43的一端相连,辅助杆43另一端再与调节杆42一端用连接销44绞接,调节杆42上安装有调节螺套45,调节杆42另一端固定在后梁3上,调节杆42用两段式,用调节螺套45结合,调节螺套45以正反螺纹方式伸长或缩短整体调节杆42的长度,来调整靠背架4的倾斜角度。靠背架4前部还安装有扶手46、安全带47,扶手46也可采用伸缩式或上下搬动式,图中未予表示,保证患者的坐、立安全,靠背架4后面上安装一把手48供护理人员使用。一些病患者站立时脚下很不稳定,为此,在所述前梁2与后梁3间的主梁1上固定有定位鞋框13,患者脚穿鞋后置入定位鞋框13内,并用侧面安装的固定带14加以固定,则人体站立时就不会侧倒。电源可用24V电池供电,供电不足时方便充电,为控制方便,电源和电机电连接有控制板,用控制板调整电机的正反转,控制板控制信号用软线电连接到控制器72,控制器72直接拿在患者手中,可自己单独操作,利用电机的正反转带动推拉杆71的伸或缩,达到座梁31的升或降。减速装置7可采用蜗轮蜗杆传动,因电源、电机、减速装置7、控制电路等设计为成熟技术,此处不予赘述。在应用上述各种技术方案外,为了更加完善使用功能,在人体站立时手部位置的前梁2上,固定有可转动的固定在一起的手轮21和上链轮22,主梁1下部前端安装前轮11,主梁1后端底部安装万向轮12,前轮11上固着下链轮23,上链轮22与下链轮23以链条24相啮合,整体构成一站立康复车。在使用本技术时,先让患者坐在座垫上,用安全带47系好,患者穿鞋放入定位鞋框13内,鞋用固定带14拉紧,患者膝关节放入护膝架6的两凹槽内。左旋或右旋动调节螺套45,调整好靠背的角度。当需要站立时,患者或护理人员启动控制器72,电源通过电机及减速装置7带动推拉杆71伸出,起升座梁31及座垫,随之通过调节杆42与辅助杆43推动靠背架4同时平行升起,患者就站立起来,当站直时,推拉杆71到位,自动停止,人体胸部靠在护胸架5上,手扶在手轮21上。扶手46、安全带47、护膝架6,定位鞋框13和固定带14等对患者进行多处保护,为保护患者接触点不受伤,靠背架4、扶手46、护胸架5、护膝架6都采用高性能泡沫进行保护。站立时患者可用左右手轮21单独或同时顺、反时针转动,因相互固定,手轮21通过上链轮22及链条24传动到下链轮23及前轮11,康复器即可前、后或转弯运动,后万向轮12随同运动。把手48用于护理人员和患者手动推动该站立康复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站立康复器,其特征在于设有主梁(1),与主梁(1)固定有前梁(2)和后梁(3);前梁(2)下部安装有护膝架(6),前梁(2)上部安装有护胸架(5);后梁(3)上端与座梁(31)以座梁轴(32)绞接,座梁(31)与靠背架(4)以靠背轴(41)连接,后梁(3)和靠背架(4)与调节杆(42)相互绞接;主梁(1)上还固定电源及减速装置(7),减速装置(7)连接有一端绞接在座梁(31)中部的推拉杆(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立康复器,其特征在于设有主梁(1),与主梁(1)固定有前梁(2)和后梁(3);前梁(2)下部安装有护膝架(6),前梁(2)上部安装有护胸架(5);后梁(3)上端与座梁(31)以座梁轴(32)绞接,座梁(31)与靠背架(4)以靠背轴(41)连接,后梁(3)和靠背架(4)与调节杆(42)相互绞接;主梁(1)上还固定电源及减速装置(7),减速装置(7)连接有一端绞接在座梁(31)中部的推拉杆(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站立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膝架(6)与滑套(61)连接,以护膝固定螺栓(63)定位,滑套(61)滑动在前梁(2)上,以护膝螺栓(62)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站立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护胸架(5)能上下伸缩地插接在前梁(2)上,以固定螺栓(51)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站立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座梁(31)可向下止动于支架(15),支架(15)固定在主梁(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站立康复器,其特征在于靠背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丽杰
申请(专利权)人:金丽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