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源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定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537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外源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定殖的方法。采用我国低位富营养草本泥炭为主要原料,配加适量酸碱缓冲剂、化学肥料,经成型机压制成带有种孔和扦插孔的圆柱体,经高温杀菌后将消毒的植物种子种植在固形泥炭体上,然后将外源微生物注射法或浇灌法加入泥炭块体,经十几天的培养后移入土壤。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植物和微生物紧密结合,有利于两者的相互促进。泥炭体的培养植物,促进植物根系发达,为植物根区提供保护层,有利于植物抗性增强,提高植物在各类土壤环境的成活率和生长,避免二次污染,长期使用可以改良土壤。制备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外源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定殖的方法技术背景随着微生物技术的发展,经人工驯化和改良的外源微生物在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修复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将外源微生物定殖于根系的方法已成为农业增产,土壤污染物去处的重要手段,农业中已将各种有益微生物生防菌、根围粗生菌、根瘤菌和菌根真菌等应用于农作物根系促进其抗病害、抗逆能力以增加产量和品质;环境中在土壤中殖入假单胞菌、螺旋菌和微球菌等多种微生物降解去处土壤残留农药,石油等有机污染物也取得一定的效果。目前根际定殖外源菌的方法主要有菌液浸泡种子定殖法、根部定点注射法和含菌水灌溉法。但由于土壤和植物种类差异较大,土壤温度、湿度的变化和土著微生物的存在严重影响外源微生物的繁殖,也使外源微生物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制约外源微生物进一步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根据植物根系分泌物为根际的微生物提供有利于存活和扩繁适宜的空间和营养物,是外缘微生物殖入最佳区域的特点,结合我国草本泥炭具有的适于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的C/N比、PH值、孔隙度和纤维含量等特性,将泥炭制备成适于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的结合体,通过植物根系和外源微生物紧密接触,促进微生物快速生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外源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定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我国低位富营养草本泥炭为主要原料,配加适量酸碱缓冲剂、化学肥料,经成型机压制成带有种孔和扦插孔的圆柱体,经高温杀菌后将消毒的植物种子种植在固形泥炭体上,然后将外源微生物注射法或浇灌法加入泥炭块体,经培养后移入土壤;填料为:珍珠岩和酸碱调配剂氢氧化钙即熟石灰或硫酸钙,珍珠岩与酸碱调配剂的比例为2∶1,酸碱调配剂的加入及配比由泥炭原料的PH值确定,保证泥炭PH值为6.5-7.5,当泥炭原料PH值符合要求的时候不加该填料; 制备方法是:将原料泥炭粗略粉碎为2毫米-10毫米的颗粒,通过测定泥炭原料的PH值确定酸碱调解剂熟石灰或硫酸钙...

【技术特征摘要】
1.外源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定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我国低位富营养草本泥炭为主要原料,配加适量酸碱缓冲剂、化学肥料,经成型机压制成带有种孔和扦插孔的圆柱体,经高温杀菌后将消毒的植物种子种植在固形泥炭体上,然后将外源微生物注射法或浇灌法加入泥炭块体,经培养后移入土壤;填料为珍珠岩和酸碱调配剂氢氧化钙即熟石灰或硫酸钙,珍珠岩与酸碱调配剂的比例为2∶1,酸碱调配剂的加入及配比由泥炭原料的PH值确定,保证泥炭PH值为6.5-7.5,当泥炭原料PH值符合要求的时候不加该填料;制备方法是将原料泥炭粗略粉碎为2毫米-10毫米的颗粒,通过测定泥炭原料的PH值确定酸碱调解剂熟石灰或硫酸钙的加入量,然后与相应的珍珠岩加入量在搅拌机混合10分钟以上,进入粉碎机粉碎成1毫米左右的颗粒制备成填料,再与泥炭在搅拌机混合20分钟后堆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