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智敏专利>正文

城市立交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1077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立交桥,桥体由跨线直行桥、地面转盘转弯通道和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组成。其特征在于桥体设有跨线直行桥与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上下纵横交叉的直行通道和地面转盘转弯通道。其优点是:所有直行车辆均可通过跨线直行桥和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畅通行驶,所有转弯车辆和非机动车以及行人将通过地面转盘转弯通道、人行天桥和地下人行通道通行。(*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立交桥 本技术涉及一种城市立交桥,是一种即能使多数直行车辆畅通无阻行驶,也可使少数转弯或调头车辆无拥堵行驶的城市立交桥。
技术介绍
目前,所有中心城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交通拥堵,而交通拥堵都不在直行车道上, 而都是集中在十字路口,其原因是现有十字路口都是法定由红绿灯不分车多车少的实际状况,统一按限时、限道的常规编程遥控指挥车辆的停与行,从而导致所有须经过十字路口的车辆都必须无条件的停下来排成长龙等候红绿灯的指挥。既是横道线上或左转弯的车辆过完,路口无车行驶,你也得等候绿灯亮后才能行驶。直行车是多数,有时要亮两次或者更多次绿灯才能通过路口,这样就导致排队车辆越来越多,拥堵自然而然就越来越严重,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加,再遇上上下班行车高峰期,拥堵的严重程度就不可想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难题是克服现在红绿灯统一按限时限道的常规编程遥控指挥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桥体小、占地少、见效快、投资少、修建简便、安全实用、具有中心城市特色的城市立交桥,该桥上下两层为直行通道并设有人行通道、中间层为转盘式的转弯通道,能够使所有的车辆及行人都各行其道,不再受红绿灯的限制而畅通无阻的通过十字路口。该桥不仅可根据十字路口的地势而确定桥体的大小,而且还可将现有单一的跨线桥或下穿通道改造而成。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桥体(1)设有跨线直行桥(2)、地面转盘转弯通道(3)、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4)、人行天桥(13)和人行下穿通道(12),跨线直行桥(2)由中心桥柱(5)和天桥柱(6)支撑梁板(7)跨线地面转盘转弯通道(3),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4)与跨线直行桥(2)上下纵横交叉从地面转盘转弯通道(3)的下面穿越,人行下穿通道(12)设在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4)两侧,人行天桥(13)设在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4)两端出口处之上。其特征在于桥体(1)设有跨线直行桥(2)与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上下纵横交叉的直行通道和地面转盘转弯通道(3)。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1图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中标号(1) 一桥体、⑵一跨线直行桥、(3) —地面转盘转弯通道、⑷一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5) —中心桥柱、(6) —桥柱、(7) —梁板、⑶一转盘、(9) 一隔板柱、 (10) 一墙柱、(11) 一盖板、(12) —人行下穿通道、(13) —人行天桥、(14) 一车道护栏、(15) 一梯步护栏、(16) —上天桥梯步、(17) —人行下穿道梯步、(18) —人行天桥中心柱(19) 一辅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述详细叙述,本案施例的桥体(1)、设有跨线直行通道(2)、地面转盘转弯通道(3)、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4)、人行下穿通道 (12)和与桥体(1)相关的桥柱(6)、中心桥柱(7)、隔板柱(9)、墙柱(10)、梁板(7)、盖板(11)等。跨线直行桥⑵设有桥柱(6)、中心桥柱(5)、梁板(7)、车道护栏(14),中心桥柱 (5)设在跨线指定桥(2)的中间与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④隔板柱(9)为一体,由中心桥柱 (5)、桥柱(6)、支撑梁板(7)跨越地面转盘转弯通道(3),形成南北方向车辆直行的主干车道。车道护栏(14)设在跨线直行桥(2)的两则上方。地面转盘转弯通道(3)设在跨线直行桥(2)之下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4)之上的地面上,中心设有转盘(8),所有转弯车辆从跨线直行桥或地面下的下穿直行车(4)辅道 (19)进入转盘转弯区后,一律靠右行驶转弯或调头。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道⑷设有隔板柱(9)、墙柱(10)、盖板(11)、人行下穿通道(12)、车道护栏(14),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道(4)设在地面转盘转弯通道(3)之下,形成东西方向车辆直行的主干车道。隔板柱(9)设在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4)的份道线上,墙柱 (10)设在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4)的两侧,由隔板柱(9)和墙柱(10)支撑盖板(11)承载地面转盘转弯通道。车道护栏(14)设在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道(4)进出口三方沿口之上。(0013)人行天桥(13)设有上天桥梯步(16)人行天桥中柱(18)、人行下穿通道梯步(17) 和梯步护栏(15),人行天桥中柱(18)设在人行天桥(13)的中间支撑人行天桥(13)横跨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4)两端进出口处之上,行人完全通过人行天桥(13)和地面下人行下穿通道(12)过十字路口,使车辆和行人完全分流。梯步护栏(15)设在人行天桥(13)、上天桥梯步(16)和人行下穿通道(17)梯步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城市立交桥:桥体(1)设有跨线直行桥(2)地面转盘转弯通道(3)、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4)、人行下穿通道(12)和人行天桥(13),跨线直行桥(2)由桥柱(6)和中心桥柱(5)支撑梁板(7)从空中跨越地面转盘转弯通道(3),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4)与跨线直行桥(2)纵横交叉从地面转盘转弯通道(3)的下面穿越,人行下穿通道(12)设在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4)两侧,人行天桥(13)设在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4)两端的出口处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城市立交桥桥体(1)设有跨线直行桥(2)地面转盘转弯通道(3)、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4)、人行下穿通道(12)和人行天桥(13),跨线直行桥(2)由桥柱(6)和中心桥柱(5)支撑梁板(7)从空中跨越地面转盘转弯通道(3),地面下的下穿直行通道(4)与跨线直行桥(2)纵横交叉从地面转盘转弯通道(3)的下面穿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智敏
申请(专利权)人:伍智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