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谐振线圈、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以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50160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谐振线圈、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以及车辆。自谐振线圈(110,240)被用于能够通过磁场的共振进行输送电力或接受电力中的至少一方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将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且对该截面进行规定的圆周的长度与对在垂直于自谐振线圈(110、240)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上剖切观察时的自谐振线圈(110、240)的截面的外周缘进行规定的线段的长度相等的线圈设为假想线圈(440),与自谐振线圈(110、24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的该自谐振线圈(110、240)的径向的宽度和轴向的长度中的至少一方比假想线圈的截面的直径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磁场的共振进行电力传输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所使用的自谐振线圈、具备该自谐振线圈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以及具备该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作为考虑环境的车辆,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等电动车辆受到广泛关注。这些车辆搭载有产生行驶驱动力的电动机、和存储向该电动机供给的电力的能够再充电的蓄电装置。混合动力车是还将内燃机与电动机一起作为动力源来搭载的车辆,是还将燃料电池与蓄电装置一起作为车辆驱动用的直流电源来搭载的车辆。在混合动力车中,已知有能够与电动汽车同样地从车辆外部的电源对车载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车辆。例如已知所谓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该“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能够通过充电电缆连接设置于房屋的电源插座和设置于车辆的充电口,从一般家庭的电源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另一方面,作为送电方法,近年来不使用电源软线、送电电缆的无线送电受到注目。作为该无线送电技术,作为最有希望的技术已知如下三种技术使用电磁感应的送电、 使用电磁波的送电、以及基于共振法的送电。其中,共振法是在电磁场(接近场)中使一对共振器(例如一对自谐振线圈)共振、通过电磁场送电的非接触的送电技术,能够以较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谐振线圈(110、240),该自谐振线圈(110、240)用于能够通过磁场的共振进行输送电力和接受电力中的至少一方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其中,将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且对该截面进行规定的圆周的长度与对在垂直于所述自谐振线圈(110、240)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上剖切观察时的所述自谐振线圈(110、240)的截面的外周缘进行规定的线段的长度相等的线圈设为假想线圈(440),与所述自谐振线圈(110、24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的该自谐振线圈(110、240)的径向的宽度和轴向的长度中的至少一方比所述假想线圈的截面的直径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自谐振线圈(110、240),该自谐振线圈(110,240)用于能够通过磁场的共振进行输送电力和接受电力中的至少一方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其中,将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且对该截面进行规定的圆周的长度与对在垂直于所述自谐振线圈(110340)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上剖切观察时的所述自谐振线圈 (110,240)的截面的外周缘进行规定的线段的长度相等的线圈设为假想线圈040),与所述自谐振线圈(110J4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的该自谐振线圈(110J40)的径向的宽度和轴向的长度中的至少一方比所述假想线圈的截面的直径小。2.一种自谐振线圈(110、240),该自谐振线圈(110J40)用于能够通过磁场的共振进行输送电力和接受电力中的至少一方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自谐振线圈(110J40)具有彼此相对向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020、421),通过所述第一主表面(420)和所述第二主表面(421)之间的中心的中心线(500)中的至少一部分沿与假想轴线(02)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假想轴线(02)沿所述自谐振线圈 (110,240)的径向延伸。3.一种自谐振线圈(110、240),该自谐振线圈(110J40)用于能够通过磁场的共振进行输送电力和接受电力中的至少一方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其中,与所述自谐振线圈(110J4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所述自谐振线圈(110J40)的截面形状为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将石川哲浩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