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韶蕴专利>正文

一种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4852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引流主管、引流袋及设置在引流主管外部的引流主管外罩,所述引流袋设置在引流主管的后部,并与引流主管连接为一体;所述引流主管外罩的一端固定在引流主管上,另一端固定在近皮肤端引流主管孔的周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使用起来安全、方便、舒适、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流管,尤其涉及一种手术后的引流管。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后有时病人还会有一些出血,为了避免残余的血块留在体内引发感染, 需要放置引流管。临床上常用的引流管有时由于固定不好,会脱落出患者体外。另外,血液有可能沿引流管外壁流出,会污染患者衣物,对于一些长期留置引流管的患者,环境中的细菌会沿管壁上行,污染伤口。最后,原有的引流管在被挤压或血块堵住一段管腔的时候,会引流不畅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管。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引流管,包括引流主管、引流袋及设置在引流主管外部的引流主管外罩,所述引流袋设置在引流主管的后部,并与引流主管连接为一体;所述引流主管外罩的一端固定在引流主管上,另一端固定在近皮肤端引流主管孔的周围。所述引流主管外罩的长度小于引流主管的长度。所述引流主管的管壁外周不相连接即分隔成多个不相连的圆弧,使引流主管内分隔成多个纵形的腔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引流主管外罩的长度小于引流主管的长度,保证了引流主管不会完全脱落于体外。引流的血液主要在引流主管内流动,少部分会沿引流主管外壁引流,但均在引流主管罩内引流,避免了衣物污染。由于引流主管外罩内是无菌环境,可以避免细菌沿管壁上行感染伤口。将引流主管分隔成多个腔道,在外受挤迫压力的情况下,有的管腔缩小,有的管腔则相应扩大,不容易堵管。附图说明图1是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引流管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引流主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4是引流主管管腔缩窄或管腔扩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展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包括引流袋1、引流主管2及引流主管外罩3,所述引流袋设置在引流主管的后部,并与引流主管连接为一体;所述引流主管外罩的一端固定在引流主管上,另一端固定在近皮肤端引流主管孔的周围。上述引流主管外罩的长度小于引流主管的长度,保证了引流主管不会完全脱落于体外。在使用时,将近皮肤端21引流主管孔外围的引流主管外罩3通过可固定的各种方式进行固定(如图2所示),因为引流主管外罩3的长度小于引流主管2的长度,其血液大部分流在引流主管内,通过引流主管流向引流袋1内。极少部分血液在引流主管外壁流即流向引流主管外的引流主管外罩内,避免了对衣物的污染。上述引流主管分隔成多个不相连的圆弧,使引流主管内分隔成多个纵形的腔道, 其每个圆弧不相连接(如图3所示),由于引流管内是无菌环境,可以避免细菌沿管壁上行感染伤口。上述引流主管在受压的情况下,有的管腔缩窄,有的管腔则相应的扩大,不容易堵管(如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使用起来安全、方便、舒适、稳定。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包括引流主管、引流袋及设置在引流主管外部的引流主管外罩,所述引流袋设置在引流主管的后部,并与引流主管连接为一体;所述引流主管外罩的一端固定在引流主管上,另一端固定在近皮肤端引流主管孔的周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包括引流主管、引流袋及设置在引流主管外部的引流主管外罩,所述引流袋设置在引流主管的后部,并与引流主管连接为一体;所述引流主管外罩的一端固定在引流主管上,另一端固定在近皮肤端引流主管孔的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韶蕴
申请(专利权)人:武韶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