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4805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拖把,包括:拖把头;安装在拖把头上的液体分配器,用于分配清洁液体或抛光液体,所述液体分配器与液体供给源连接并且包括设置在液体分配器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的多个液体排出孔;以及与所述拖把头连接的手柄。通过该拖把,能够均匀分配清洁液体或抛光剂、从而提高清洁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拖把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拖把是一种用于地面清洁或地板打蜡的工具。目前,两种常用的拖把是棉拖把和扁平的除尘拖把。然而,对于现有的棉拖把和除尘拖把,存在以下的问题。由于需要另外的独立的容装清洁液体(例如,水)或抛光剂的桶与拖把配合使用, 因此操作不方便、清洁速度慢;此外,对于棉拖把,由于使用清洁液体,为了避免使用者的脚印留在清洁过的未干的表面上而造成再次污染地面的情况,使用者不得不倒退着进行清洁,由此影响清洁速度, 不便于使用者操作。即使对于不需要清洁液体的除尘拖把,在地面滴上水或其他液体的情况下,使用者仍需要倒退着进行地面的擦拭,以避免擦拭过的未干的地面被使用者的脚印再次污染,由此,给使用者的操作带来很多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美国专利6397427B1中披露了一种具有弯曲手柄的拖把,其中采用一个弯曲杆连接头来连接手柄与拖把平头。所述弯曲杆连接头能够使弯曲的手柄沿侧向弯曲,即,弯曲的手柄处于拖把平头的侧面而不是正面,如图1所示,使得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与拖把平头所清洁过的被清洁表面平行,而不用倒退着进行清洁。在另一项美国专利4152084中披露了一种便携式的拖把打蜡器。该拖把打蜡器包括压力储存罐、中空的手柄以及液体分配管。压力储存罐通过中空的手柄与液体分配管相连,辅助液体分配管在清洁过程中分配液体。所述液体分配管嵌入拖把平头中,并且在其底部具有多个孔用于分配液体。在清洁过程中,压力储存罐能够由使用者随身背负,而无需如现有技术中一样频繁地移动独立设置的桶或其他容器。然而,例如对于上述美国专利6397427B1所披露的拖把,其手柄的弯曲角度是固定的,不同高度的使用者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操作姿势以适应手柄的高度。这样的拖把仍然存在可操作性差、对使用者不友好的问题。此外,例如对于上述美国专利4152084所披露的拖把打蜡器,其液体分配管的孔设置在底部,由于地面的平整度以及地面上的灰尘或污物的影响,使得有些孔可能被阻塞,而不能提供均勻的液体分配。由此可见,仍然需要一种便于使用者操作、对使用者友好并且清洁速度和清洁效率得到提高的拖把。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分配清洁液体或者抛光液体的孔在清洁过程中发生阻塞、从而实现均勻分配清洁液体或抛光剂以及提高清洁效率的拖把。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者操作、从而能够提高清洁速度的拖把,其中该拖把的手柄能够沿侧向弯曲并且弯曲的角度能够调节,以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使用者。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拖把,包括拖把头;安装在拖把头上的液体分配器,用于分配清洁液体或抛光液体,所述液体分配器与液体供给源连接并且包括设置在液体分配器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的多个液体排出孔;以及与所述拖把头连接的手柄。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弯曲手柄的拖把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拖把的简要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拖把的液体分配器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拖把的手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根据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由以下实施例中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构造、优点与功效。本技术亦可藉由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创作之精神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再者,以下图式均为简化的示意图式,而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故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作随意的变更,且其组件布局形态可能更为复杂。如图2和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拖把10包括拖把头1和安装在拖把头 1上的用于分配清洁液体(例如,水)或抛光液体(例如,在地板打蜡时使用的化学液体) 的液体分配器2。液体分配器2与液体供给源(未示出)连接并且包括设置在液体分配器 2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的多个液体排出孔21。通过这样的设置,液体排出孔设置在液体分配器的侧面而不是设置在液体分配器的底面,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带清洁表面上的灰尘或污物而造成液体排出孔的阻塞,使得清洁液体或者抛光液体能够均勻分配,提高了清洁效率。在一个示例中,液体分配器2还包括设置在其至少一个侧面上的与多个液体排出孔21分别对应的多个液体分配凹槽M。液体分配凹槽M的一端连接于液体排出孔21而另一端终止于液体分配器2的底部。因为液体分配凹槽M能够均勻地引导从液体排出21 排出的液体,因此,能够进一步使液体均勻分布,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清洁效率。应该指出的是,在图3中仅示例性地示出设置在液体分配器2的一个侧面上同一水平位置处的多个液体排出孔21,液体分配器2是矩形盒体的形式。然而,本技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液体分配器的两个或三个侧面上设置多个液体排出孔。也可以在不同的水平位置处设置多个液体排出孔。此外,液体分配器也可以是方形盒体、圆柱形盒体等形式。在一个示例中,在液体分配器2的一端处设置螺纹开口 23,并设置与螺纹开口 23 螺纹配合从而封闭液体分配器2的螺纹盖件(未示出)。当需要对液体分配器2内部进行清洁时,可以打开螺纹盖件,方便地进行清洗。在一示例中,液体分配器2通过设置在其上的液体供给孔22与液体供给源连通。在一个示例中,液体分配器2通过泡棉胶带(VHB)胶带固定在拖把头上。然而,本技术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将液体分配器2固定在拖把头上。如图3和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拖把10还包括与拖把头1连接的手柄 3。手柄3包括第一手柄构件31和第二手柄构件32。第一手柄构件31的一端与拖把头连接(未示出),而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角度调整部311。第二手柄构件3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枢转连接部321。第一枢转连接部321与第一角度调整部311协作使第一手柄构件31与第二手柄构件3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其中在第一位置中,第一手柄构件31与第二手柄构件32呈一条直线,在第二位置中第一手柄构件31与第二手柄构件32彼此之间沿侧向呈第一角度θ。第一角度调整部311包括沿侧向的第一板形部311a、贯通第一板形部311a的第一枢转中心孔311b、沿第一手柄构件31的轴向与第一枢转中心孔311b在一直线上的第一竖直定位孔311c、以及沿相对于第一手柄构件31的轴向偏离第一角度θ的方向与第一枢转中心孔311b在一直线上的第一弯曲定位孔311d。第一枢转连接部321包括第一 U形连接部321a、贯通第一 U形连接部321a的两个分支部设置的一对第一枢转孔321b、以及贯通第一 U形连接部321a的两个分支部设置的一对第二定位孔321c。在所述第一位置中,第一角度调整部311的第一板形部311a置于第一枢转连接部 321的第一 U形连接部321a中,第一枢转中心孔311b与一对第一枢转孔321b对齐并且通过螺栓连接,同时第一竖直定位孔311c与一对第一定位孔321c对齐并且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所述第二位置中,第一角度调整部311的第一板形部311a置于第一枢转连接部321 的第一 U形连接部321a中,第一枢转中心孔311b与一对第一枢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拖把,其特征在于,包括:拖把头;安装在拖把头上的液体分配器,所述液体分配器与液体供给源连接并且包括设置在液体分配器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的多个液体排出孔;以及与所述拖把头连接的手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把,其特征在于,包括 拖把头;安装在拖把头上的液体分配器,所述液体分配器与液体供给源连接并且包括设置在液体分配器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的多个液体排出孔;以及与所述拖把头连接的手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配器还包括设置在其至少一个侧面上的与所述多个液体排出孔分别对应的多个液体分配凹槽,所述液体分配凹槽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液体排出孔而另一端终止于所述液体分配器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手柄构件,所述第一手柄构件的一端与所述拖把头连接,而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角度调整部;和第二手柄构件,所述第二手柄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枢转连接部, 其中第一手柄构件和第二手柄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一手柄构件与所述第二手柄构件呈一条直线,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一手柄构件与所述第二手柄构件彼此之间沿侧向呈第一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调整部包括 沿侧向的第一板形部;贯通所述第一板形部的第一枢转中心孔;沿第一手柄构件的轴向与所述第一枢转中心孔在一直线上的第一竖直定位孔;和沿相对于所述第一手柄构件的轴向偏离所述第一角度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枢转中心孔在一直线上的第一弯曲定位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包括 第一 U形连接部;贯通第一 U形连接部的两个分支部设置的一对第一枢转孔;和贯通第一 U形连接部的两个分支部设置的一对第二定位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一角度调整部的所述第一板形部置于所述第一枢转连接部的所述第一 U形连接部中,所述第一枢转中心孔与所述一对第一枢转孔对齐并且通过螺栓连接,同时所述第一竖直定位孔与所述一对第一定位孔对齐并且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一角度调整部的所述第一板形部置于所述第一枢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卓杨振乾王鹰宇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