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其技术,特别是。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工业废水排水中依然含有一定量的COD和其它有机物,并且其量值也超出了新标准许可的排放限值。而现阶段,废水处理领域对于低浓度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技术还没有一项非常高效的工艺方法,常用的有活性炭吸附法、化学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等。活性炭吸附法操作简单,见效快,设备投资省;但活性炭需定期更换,劳动强度大, 运行成本高(吸附量约为0. 08kgC0D/kg)。而且活性炭的再生方法中,以传统的高温活化法恢复率最高,其它常温或低温方法效果均不理想,是制约活性炭吸附工艺应用的较大障碍。化学氧化法的优点是去除彻底,既可矿化有机物亦可提高出水的可生化性;缺点是工艺控制复杂,设备材质要求高,污泥产生量大,后续需要配置沉淀池。臭氧氧化法的优点是脱色效果好,系统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无污泥产生;缺点是系统能耗较高,投资大。单纯的臭氧氧化工艺中,传统为空塔射流混合或者鼓泡塔的形式应用,臭氧利用率低,而且此种方法多为臭氧杀菌消毒工艺中应用,不适合应用在以降解有机物为目的的工艺过程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相双循环臭氧催化流化床,包括进水管(1)、增压回流泵(2)、射流曝气器(3)、床体(4)、臭氧发生器(5)和出水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连接在增压回流泵(2)上,增压回流泵(2)与射流曝气器(3)连接,射流曝气器(3)连接在床体(4)上,床体(4)上设有出水管(6),射流曝气器(3)与床体(4)之间设有臭氧发生器(5),进水管(1)与出水管(6)之间设有回流管(7);床体(4)内部设有气体逸散层(8)、循环回流外筒(9)、沉降回流室(10)、过滤清液室(11)和导流内筒(12),气体逸散层(8)下面设有循环回流外筒(9),循环回流外筒(9)与沉降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双循环臭氧催化流化床,包括进水管(1)、增压回流泵(2)、射流曝气器 (3)、床体⑷、臭氧发生器(5)和出水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⑴连接在增压回流泵(2)上,增压回流泵(2)与射流曝气器(3)连接,射流曝气器(3)连接在床体(4)上, 床体(4)上设有出水管(6),射流曝气器(3)与床体(4)之间设有臭氧发生器(5),进水管 ⑴与出水管(6)之间设有回流管(7);床体(4)内部设有气体逸散层(8)、循环回流外筒 (9)、沉降回流室(10)、过滤清液室(11)和导流内筒(12),气体逸散层(8)下面设有循环回流外筒(9),循环回流外筒(9)与沉降回流室(10)连接,沉降回流室(10)下面设有过滤清液室(11);在导流内筒(12)顶部设有伞形挡流板(16),伞形挡流板(16)设在气体逸散层 (8)与循环回流外筒(9)之间,气体逸散层(8)与循环回流外筒(9)之间还设有安全过滤网 (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双循环臭氧催化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4)顶部设有压力平衡阀(13),侧面设有人孔(14),顶部设有排空口(15);伞形挡流板(16)上设有通气孔(1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相双循环臭氧催化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回流室(10)和过滤清液室(11)用筛板(27)隔开,筛板上设有短柄滤头(19),筛板锥角α = 4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相双循环臭氧催化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曝气器(3)垂直安装在床体(4)的底部,射流曝气器(3)上设有一级喷嘴(20),一级喷嘴(20) 与一级吸气室(21)连接,一级吸气室(21)上设有一级混合腔(23),一级混合腔(23)与二级吸气室(24)连接,二级吸气室(24)上设有二级喷嘴(25),二级喷嘴(25)与导流内筒 (12)连接,导流内筒(12)与循环回流外筒(9)同轴心;一级吸气室(21)上连接有臭氧发生器(5),二级吸气室(24)上连接有气体回流管(26),气体回流管(26)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青淼,张利娟,钟国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峰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