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45970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方法,包括:收到客户端的新建链接的请求时,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根据预设的应用类型和线路的对应关系,选择对应的线路传输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对应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方法及装置,将数据流的应用类型引入多线路负载选路策略,在现有根据运营商进行选路的基础上,用户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类型分配线路,提高了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通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链路负载均衡是一个经策略性部署的整体系统,能够帮助用户解决分布式存储、 负载均衡、网络请求的重定向和内容管理等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在现有的hternet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网站的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解决^ternet网络拥塞状况,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从技术上全面解决由于网络带宽小、用户访问量大、网点分布不均等原因造成的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慢的问题。链路负载均衡大多是基于IP地址库进行策略线路配置实现,其原理类似于建立一个不同线路的IP地址库,根据请求的目标地址进行查表,选择一条线路。一般用于解决客户同时使用不同网络运营商时,选择最优线路的需求。美中不足的是,该方案无法对所承载的数据进行应用类型的鉴别,选路优化之后可能会带来一些P2P类的应用抢占HTTP等基于TCP应用的宽带资源,降低了宽带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方法及装置,提高用户的宽带利用率。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方法,包括收到客户端的新建链接的请求时,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根据预设的应用类型和线路的对应关系,选择对应的线路传输数据。优选地,在执行所述判断所述链接请求的应用类型之前,还包括识别所述链路的应用类型,并记录所述应用类型与链路的目标地址之间的映射。优选地,所述识别所述链路的应用类型包括根据接收的第一个数据包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当根据所述第一个数据包无法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且所述链接为TCP链接时,选择默认线路传输数据;当根据所述第一个数据包无法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且所述链接为UDP链接时,将所述客户端发送的UDP报文复制多份,分别发送到所述选路策略中每一可选线路,结合每一可选线路的反馈报文识别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仍然无法识别时,选择默认线路传输数据;在后续的数据交互中尝试分析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优选地,所述根据接收的第一个数据包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包括通过深度包检测、基于统计的行为识别或基于学习的模式训练识别进行应用类型的识别。优选地,所述判断链接的应用类型包括获取所述链接的目标地址;根据应用类型与目标地址的映射,查找对应的应用类型。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装置,包括判断模块,用于收到客户端的新建链接的请求时,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选择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应用类型和线路的对应关系,选择对应的线路传输数据。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链路的应用类型,并记录所述应用类型与链路的目标地址之间的映射。优选地,所述识别模块包括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一个数据包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TCP链路选择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第一个数据包无法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 且所述链接为TCP链接时,选择默认线路传输数据;UDP链路选择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第一个数据包无法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 且所述链接为UDP链接时,将所述客户端发送的UDP报文复制多份,分别发送到所述选路策略中每一可选线路,结合每一可选线路的反馈报文识别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仍然无法识别时,选择默认线路传输数据;尝试单元,用于在后续的数据交互中尝试分析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优选地,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深度包检测、基于统计的行为识别或基于学习的模式训练识别进行应用类型的识别。优选地,所述判断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链接的目标地址;查找单元,用于根据应用类型与目标地址的映射,查找对应的应用类型。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方法及装置,将数据流的应用类型引入多线路负载选路策略,在现有根据运营商进行选路的基础上,用户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类型分配线路,提高了带宽资源的利用率。在实际应用中,可区分出业务数据(办公软件)和非业务数据(P2P流量),使得两者被分配到不同的线路上,避免非业务流量干扰办公网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方法又一实施例中识别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方法又一实施例中判断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7为本专利技术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装置又一实施例中识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装置又一实施例判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提出本专利技术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方法一实施例,包括步骤S11、收到客户端的新建链接的请求时,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网络数据流所传输的数据报文,其中一部分(通常是4层以上的数据段头部),在具体应用协议实现中体现出来即是“数据结构”,所以数据流是具有应用特征的,这就是多数厂商实现DPI (Deep Packet Inspection,深度包检测),进而实现应用类型识别的基础。当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新建链接的请求时,根据该链接的目标地址查寻本地已保存的目标地址与应用类型的映射,可判断出该链接的应用类型。或者当本地没有保存该链接的目标地址与应用类型的映射时,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包或相应的服务器反馈的数据包判断该链接的应用类型。上述所指服务器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可能是TCP链接建立后TCP链路上的服务器,也可能是UDP链接建立之前各可选UDP链路上的服务器。步骤S12、根据预设的应用类型和线路的对应关系,选择对应的线路传输数据。本实施例要做的,是在基于IP地址库的选路策略基础之上,还维护一个目标地址和应用类型的数据库,用来将应用类型的识别结果和目的地址关联起来.进而实现按照应用类型,选择不同的线路资源。在选路之前,应用类型和选路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已经预先设置好,例如用户可能需要将PPSTREAM等占用带宽资源比较大的应用类型放在一专用线路,而将关键业务等其它应用类型放在另一专用线路,当识别出某一链接的应用类型为关键业务的应用类型时,则根据应用类型和选路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正确的线路以保证关键业务的运行不受影响。本实施例中,将数据流的应用类型引入多线路负载选路策略,在现有根据运营商进行选路的基础上,用户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类型分配线路,提高了带宽资源的利用率。参照图2,提出本专利技术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方法又一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10、识别所述链路的应用类型,并记录所述应用类型与链路的目标地址之间的映射。如根据客户端的建立链路请求,在本地查询不到该链路的目标地址对应的应用类型时,需要即时识别该链路的应用类型,并在识别后记录上述链路对应的应用类型与目标地址之间的映射,通常这种情况发生在该目标地址的链路首次出现的情况。参照图3,所述步骤SlO可包括步骤S101、根据接收的第一个数据包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与客户端完成握手后建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到客户端的新建链接的请求时,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根据预设的应用类型和线路的对应关系,选择对应的线路传输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据数据流应用类型选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到客户端的新建链接的请求时,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 根据预设的应用类型和线路的对应关系,选择对应的线路传输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判断所述链接请求的应用类型之前,还包括识别所述链路的应用类型,并记录所述应用类型与链路的目标地址之间的映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链路的应用类型包括 根据接收的第一个数据包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当根据所述第一个数据包无法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且所述链接为TCP链接时, 选择默认线路传输数据;当根据所述第一个数据包无法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且所述链接为UDP链接时, 将所述客户端发送的UDP报文复制多份,分别发送到所述选路策略中每一可选线路,结合每一可选线路的反馈报文识别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仍然无法识别时,选择默认线路传输数据;在后续的数据交互中尝试分析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的第一个数据包判断所述链接的应用类型包括通过深度包检测、基于统计的行为识别或基于学习的模式训练识别进行应用类型的识别。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链接的应用类型包括 获取所述链接的目标地址;根据应用类型与目标地址的映射,查找对应的应用类型。6.一种根据数据流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洲亭陈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信服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