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3954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该中药由黄芪420份、麻黄210份、山药210份、竹叶防风420份、桔梗210份、杏仁210份,白芥子210份、葶苈子210份、山楂420份、黄芩420份、马兰420份、甘草210份为原料制成。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提取、醇沉、浓缩等步骤。该中药具有宣肺解表,清热化痰的功效,用于外感咳嗽,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痰黄黏稠、咳痰不爽。该药物疗效确切,工艺可行,满足了工业化大生产和临床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中药,具体地,是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该中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93105425. 7,申请日为1993年5月5日,授权公告日为2000年3月 29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 “治疗小儿感冒的冲剂及制备方法”,该冲剂由以下原料制成 黄芪 400-600g、麻黄 205-305g、山药 205-305g、竹叶防风 400_600g、桔梗 200_350g、杏仁 200-350g、白芥子 200-350g、葶苈子 200_350g、山楂 400_600g、西南黄芩 400_600g、马兰 400-500g、甘草 200-350g。该专利还提供了该冲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麻黄粉碎,加乙醇回流提取二次,合并提取液;2、其余十一味粉碎,加水煎煮二次,煎煮液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 10,冷至室温,加等量乙醇充分搅拌均勻,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 30的浸膏;3、取步骤2所得浸膏,按1 1.5-3 1.5-3的比例加入蔗糖、糊精,与步骤1所得麻黄醇提液混勻、干燥、成型、包装。该专利还公开了一种具体实施例方式取麻黄450g粉碎,加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合并提取液备用;取黄芪470g、山药215g、竹叶防风420g、桔梗210g、杏仁220g,白芥子 230g、葶苈子225g、山楂500g、西南黄芩480g、马兰410g、甘草220g,粉碎,加水煎煮二次, 每次1. 5小时,煎煮液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8 (90-950C ),冷至室温,加等量乙醇充分搅拌均勻,静置12小时,使其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20 (60-65 0C )的浸膏;取浸膏一份,加蔗糖二份,与上述麻黄醇提液混勻、制成颗粒,干燥制成IOOOg即得,包装每袋重Sg。经过研究,93105425. 7的专利实施例所提供的处方并非最佳处方,其中麻黄450g 还超出了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按照该实施例制备药品并不可行,而且专利文件中也没有提供其它具体实施方式。因此,我们通过试验优选出本专利技术最佳处方数值,结果表明,采用该处方制得的药品药效更好。另外,93105425. 7的专利制备方法中所提供的具体参数也并非最佳参数,而且步骤3的工艺操作性不强,实际生产中无法实现,因为中药提取后的药液量都比较大,一般都需要将药液进行浓缩,才能进一步制成剂型,93105425. 7的专利工艺中将麻黄提取液直接在生产制粒中加入是不可行的。因此,我们对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的具体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药效更好、方法更加可行的最佳工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对原专利的处方和工艺进行筛选和优化,使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疗效更加确切,工艺更加可行,从而满足工业化大生产和临床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制备方法可行,用于治疗感冒的新的中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它是由下述重量比例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黄芪420份麻黄210份山药210份竹叶防风420份桔梗210份杏仁210份白芥子210份葶苈子210份山楂420份黄芩420份马兰420份甘草210份。本专利技术治疗感冒的中药,除了以上所述原料外,还应包括辅料。该辅料可以是蔗糖、淀粉、糊精、硬脂酸镁、山梨醇、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羧甲基淀粉钠、羧甲基纤维素、水等这些药物制剂中常规辅料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具体选择哪一种或哪几种辅料应根据所需要制成的剂型来确定。由于根据剂型需要来选择适当的辅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都能掌握的技术,因此没有将制备本专利技术药物所需的辅料纳入到专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按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原料及以上所列举的各种辅料,可以将药物制成适合于临床使用的任何一种剂型,例如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膏剂、合剂、糖浆剂、注射剂、 帖剂、栓剂等。例如,将以上原料按照合适的工艺处理后,加入适量的蔗糖、淀粉、糊精、山梨醇、甘露醇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就可以制成适合临床使用的颗粒剂或胶囊剂;加入适量的蔗糖、淀粉、糊精、山梨醇、甘露醇、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就可以制成适合临床使用的片剂;加入适量的水、蔗糖、山梨醇、甘露醇、羧甲基纤维素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就可以制成适合临床使用的口服液或糖浆剂。其它剂型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之,无论采用何种辅料制备何种剂型,只要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相同的原料,都落在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药物的一种制备方法将所述麻黄粉碎成粗粉,加8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 5小时,合并提取液, 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8(55 60°C )的清膏;其余竹叶防风等十一味粉碎成粗粉,用90°C水浸渍三次,每次1小时,浸渍液滤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05 (55 60°C ),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达总质量的60%,充分搅拌均勻,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1 (55 60°C )的清膏,与上述麻黄清膏混合,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31 (55 60°C )的浸膏,加入合适的药用辅料,制备成适合于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剂型。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剂型为颗粒剂、口服液、糖浆剂、片剂、胶囊剂。本专利技术的最优处方的具体数值虽然在93105425. 7专利的数值范围内,但是 93105425. 7专利并没有公开这一具体数值,因此该具体数值具有新颖性。众所周知的是 每一个中药新药的处方都需要通过漫长的临床实践,经过无数次修改、调整,并通过动物试验、临床试验进行验证才能最终形成,它是医生和无数患者通过科学试验和临床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有限次数的试验就可以确定的。本次申请的处方与在先申请的处方尽管在原料种类上相同,但由于中药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组分含量不同,其在处方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地位(如君臣佐使关系)也不同,得到的产品其化学成分也必然不同,产生的效果当然也不同,具体体现在疗效方面的差异和毒副作用方面的差异寸。4另外,本次申请所优选的具体工艺参数不仅要依靠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获得,还需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综合应用单因素试验法、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先进的方法进行检测,对研究数据进行正确合理的数理学统计分析,从而获得最佳参数,此外还需要利用药效学、毒理学试验方法及临床试验对结果进行验证。由于研究条件和方法所限制,注定了每一个研究者研究的参数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使个别参数相同, 也不可能所有的参数完全相同,而众所周知,中药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每一个工艺参数特别是提取中的具体参数不同,所得到的药物成分就不可能相同,由此所产生效果也不同。我们在下文进一步提供本专利技术的处方优选的试验对比资料及具体工艺参数的详细研究方法。一、制备方法工艺参数优化研究1、麻黄的提取工艺参数研究为优化麻黄提取工艺参数,选取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四个因素三个水平进行试验,以提取浸膏收率为考核指标,所选取的因素水平及试验结果如下麻黄提取工艺研究因素水平表水因素平A(乙醇浓度)B (乙醇用量)C (回流次数)D (回流时间)170%8倍11280%10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比例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黄芪420份    麻黄210份    山药210份    竹叶防风420份桔梗210份    杏仁210份    白芥子210份  葶苈子210份山楂420份黄芩420份    马兰420份    甘草2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比例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黄芪420份麻黄210份山药210份竹叶防风420份桔梗210份杏仁210份白芥子210份葶苈子210份山楂420份黄芩420份马兰420份甘草2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麻黄粉碎成粗粉,加80 %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 5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8(55 60°C )的清膏;其余竹叶防风等^^一味粉碎成粗粉,用90°C水浸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桂芝黄志军甘涣新邹志涛孔明任平远刘英彭代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健民集团随州药业有限公司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