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536628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更改使用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对服务节点B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服务节点B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系统。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和系统,确保了终端正常的软交换,并能获得宏分集增益,提升系统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传输承载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B类互联(IUB,Interconnection of type B)接口是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和节点B之间的逻辑接口。对于特定节点B 集合而言,RNC的一种角色为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C-RNC,Controll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对于任意一个节点B,有且仅有一个C-RNC,且C-RNC拥有该节点B的逻辑资源的所有控制权。在无线通信系统中,RNC之间的互联接口(IUR,Interconnection ofRNC)是RNC 用于同其他RNC进行信令和数据交互的接口,是无线网络子系统之间互联的纽带。当一个终端建立了到无线接入网的连接,并在IUR接口产生了软切换时,就会用到多于一个RNC的资源,而不同的RNC此时充当着不同的角色服务RNC,是保持该终端与核心网的接口连接的RNC,负责核心网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以及与核心网的接口信令的转送和接收;负责进行无线资源控制,对空中接口的数据进行层二的处理,并执行基本无线资源管理操作,如切换判决、外环功率控制、无线接入承载的参数向空口传输信道参数的转化等;漂移RNC,是指服务RNC以外的其他RNC,其控制该终端使用的小区,如果需要,漂移RNC可以进行宏分集合并;除非该终端使用公共传输信道,否则漂移RNC不会进行终端面数据的层二处理,而只是将空口数据透明的通过IUR接口的路由传递给服务RNC。一个终端的RNC可以不止一个。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的目标是在上行方向改善容量和数据吞吐量,降低专用信道中的迟滞。由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引入了一条新的传输信道、即增强型专用信道 (E-DCH,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对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层的实现进行改进,可以达到最大理论上行数据速率为5. 6兆比特每秒。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保留了软切换的特性。空中接口接收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解复用为媒体接入控制流,以E-DCH数据帧(Data Frame)的形式从节点B经由IUB接口或者RNC经由IUR接口,通过媒体接入控制流对应的传输承载(每一个媒体接入控制流有一个对应的IUB接口和/或IUR接口传输承载),传输到目标RNC(即另外一个RNC)。随着技术发展,双载波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此技术使得终端能够在两个载波上以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发送数据,从而使得上行链路数据速率得以倍增)希望被引入现有系统。双载波中包含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载波称为主载波,双载波中余下的另外一个载波称为辅载波。一个小区有且只有一个载波,所以应用双载波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至少需要两个小区,其中一个小区的载波作为主载波,另外一个小区的载波作为辅载波。这样的两个小区称为两重小区(Dual-cell)。对于一个终端而言,双载波中的各层载波均有自己独立的E-DCH激活集。E-DCH激活集中不同小区可能在不同的节点B中。每一层载波的E-DCH激活集中各个不同小区,其中有且只有一个小区发送和接收绝对授权,这个小区称为服务小区。主载波服务小区和辅载波服务小区必须在同一个节点B中,这个节点B称为“服务节点B”。现有双载波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中,定义“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承载E-DCH 数据帧(Data Frame)的传输承载的使用模式,有两种模式“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 (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 模式)”、“分离 Iub/Iur 传输承载模式(Sep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模式)”。其中,E-DCH UL FlowMultiplexing模式是指在双载波中所有上行载波上(主载波和辅载波)接收的同一个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 流放在一个传输承载上发送;S印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模式是指在双载波中从每一个不同的上行载波上(主载波或辅载波)接收的每一个MAC流放在一个传输承载上发送。定义E-DCH数据帧(Data Frame)中的上行复用信息为当E-DCH传输承载模式是使用“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模式”时,上行复用信息用于指示为此数据帧所接收的载波标识,如主载波或辅载波;当“E-DCH传输承载模式”是使用“kp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模式”时,上行复用信息为空,或者上行复用信息被接收方忽略。在现有技术中,是否支持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两种模式,属于小区的一种能力。 有些小区对于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两种模式都是支持的;有些小区对于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两种模式都是不支持的;有些小区仅仅支持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其中一种模式。那么在软切换时,需要考虑候选小区的对于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两种模式的支持能力。对于一个终端而言,双载波中的各层载波均有自己独立的E-DCH激活集,各层载波的E-DCH激活集中各个不同小区均需要具备相同的对于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至少其中一种模式的支持能力。这样,对于软切换,将是极大的限制。例如RNC控制一个终端在服务节点B中由小区1和小区2构成的一个两重小区 (Dual cell)中使用上行双载波技术。此时,小区1的载波是上行双载波中的主载波,小区 2的载波是上行双载波中的辅载波,小区1和小区2均支持“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 模式”。在这个过程中,RNC决策使用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E-DCH UL Flow Multiplexing 模式”,并通知给服务节点B。该终端向小区3移动时,小区3的信号越来越好,但小区3不支持 “E-DCH ULFlow Multiplexing 模式,,,仅支持 “S印arate Iub/Iur Transport Bearer 模式”,那么RNC无法将小区3加入软切换的激活集中。在实际的网络运营中,这样的场景常常发生,由于限制了软切换,将得不到宏分集的增益,系统性能将受到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和系统,以确保终端正常的软交换,并获得宏分集增益,提升系统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更改使用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对服务节点B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所述服务节点B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所述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具体为将当前使用的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重配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或者,将当前使用的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重配为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所述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具体为如果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则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更改使用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对服务节点B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所述服务节点B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更改使用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对服务节点B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所述服务节点B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具体为将当前使用的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重配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或者,将当前使用的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重配为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具体为如果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E-DCH上行流复用模式,则所述服务节点B更改为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如果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则所述服务节点B 更改为分离Iub/Iur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所述服务节点B与RNC通过B类互联(IUB)接口相连,则所述RNC为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C-RNC)。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更改使用E-DCH传输承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所述服务节点B与RNC没有通过IUB接口相连,则所述RNC为服务RNC,且所述服务节点B通过IUB接口与漂移RNC相连,所述漂移RNC通过RNC间互联(IUR)接口与所述服务RNC相连;相应的,所述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具体为所述服务RNC通过IUR接口对漂移 RNC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所述漂移RNC通过IUB接口对服务节点B进行已有E-DCH传输承载模式的重配;所述使用重配后的E-DCH传输承载模式进行E-DCH数据帧的设置和发送,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翔刘霖柯雅珠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