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哥林柱锁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22899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动哥林柱锁柱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零部件加工、装拆和维护困难,夹持传动机构施力和受力分布不匀、故障率高、工作可靠性差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零部件加工、装拆和维护容易,夹持传动机构施力和受力分布均匀、故障率低,工作可靠的活动哥林柱锁柱结构。它主要由圆筒形基座、两瓣对置于基座筒孔内的夹持螺母块、左右对置固定在基座上的两个定位油缸组件、上下对置固定于基座上的两个锁柱油缸组件、导向轨道、哥林柱位置调节螺杆和哥林柱复位开关组件组成。定位油缸组件和锁柱油缸组件绝大部分零件可互换用,两瓣夹持螺母块各与一个定位油缸固连。(*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铸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活动哥林柱锁柱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装模卸模方便,大型压铸机的哥林柱中常常配置有可在装拆模时抽离压铸作业工作位,拆装模完毕后再复位、锁定在压铸工作位的活动哥林柱。活动哥林柱的一端与抽柱机构相连,另一端为设有螺纹的自由端。而活动哥林柱的锁定,由对置于锁柱结构里的两瓣夹持螺母块对哥林柱自由端的夹持实现,只要松开夹持螺母块对哥林柱自由端的夹持, 就可以通过抽柱机构把活动哥林柱抽离压铸作业工作位、腾出装卸模的操作空间以方便装卸模的作业。传统活动哥林柱锁住结构夹持螺母块的松夹移动及夹持力的来源,是采用液压马达或液压缸来驱动相应的齿轮齿条及连杆结构来实现的,存在结构复杂,零部件加工、 装拆、维护困难,夹持传动机构施力和受力分布不勻、故障率高、工作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哥林柱锁柱结构所存在的结构复杂,零部件加工、装拆和维护困难,夹持传动机构施力和受力分布不勻、故障率高、工作可靠性差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零部件加工、装拆和维护容易,夹持传动机构施力和受力分布均勻、故障率低,工作可靠的活动哥林柱锁柱结构。本技术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动哥林柱锁柱结构,包括基座,两瓣对置的夹持螺母块和封盖板;所述基座为圆筒形基座,基座的后端与设有哥林柱活动端适配的哥林柱通孔的前模板前面固定相连,基座的筒孔与哥林柱通孔同轴,两瓣夹持螺母块左右对置于基座的筒孔内,封盖板与基座的前端端面固定相连;基座的筒壁上开有四个直径相等的油缸孔,四个油缸孔与基座的筒孔及筒的外侧面垂直相通,四个油缸孔两两成对呈左右对称和上下对称分布;在左右对称的油缸孔处,对称设有定位油缸组件,所述定位油缸组件由定位油缸、活塞杆、固定盖、前进止限开关组件和后退止限开关组件组成;在上下对称的油缸孔处,对称设有锁柱油缸组件,所述锁柱油缸组件由锁柱油缸、封环、活塞杆、固定盖、 前进止限开关组件和后退止限开关组件组成;所述固定盖与机座固连在一起,固定盖上设有一个与对应的油缸孔同轴相通、直径大于对应的油缸外径的凹孔,凹孔底部上设有一个活塞杆固定孔和两个动开关头通孔;所述活塞杆为阶梯形圆杆,由活塞杆小端、活塞杆中杆和活塞杆大端三段构成,其中活塞杆小端的外径与所述活塞杆固定孔的孔径适配,活塞杆小端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活塞杆固定孔,活塞杆与固定盖固连在一起;活塞杆上设有进缸油道和退缸油道,所述进缸油道贯通活塞杆的两个端面,退缸油道由一段与活塞杆小端端面导通的平行于活塞杆轴线的平行油道和一段垂直于活塞杆轴线的垂直油道连通构成,垂直油道的出口开在活塞杆中杆与活塞杆大端相连部位的中杆杆面上;所述定位油缸外侧面与基座上相应的油缸孔间隙配合,定位油缸的活塞孔为阶梯形通孔,由与对应的活塞杆大端动密封配合的大活塞孔和与对应的活塞杆中杆动密封配合的小活塞孔构成,两个定位油缸的大活塞孔自由端面各与一瓣夹持螺母块固定密封相连;锁柱油缸外侧面与基座上相应的油缸孔间隙配合,锁柱油缸的活塞孔为一与对应的活塞杆大端动密封配合的活塞盲孔,所述封环与锁柱油缸固定相连于活塞盲孔孔口对应的端面且与活塞杆中杆杆面动密封配合; 锁柱油缸的自由端面设有一个底面水平的、两腰平面与基座的筒孔轴线平行的等腰梯形凹槽,相应地每瓣夹持螺母上下部位设有一条与所述等腰梯形凹槽半槽适配的直角梯形凸起条;所述前进止限开关组件由与固定盖固连的定开关头组件和前进止限动开关头组成,前进止限动开关头一端穿过对应的动开关头通孔与相应的定位油缸或相应的封环固连;后退止限开关组件由与固定盖固连的定开关头组件和后退止限动开关头组成,后退止限动开关头一端穿过对应的动开关头通孔与相应的定位油缸或相应的封环固连。本技术,当压铸机处于正常生产状态时,进缸油道里充满保压油液,夹持螺母块在定位油缸的推顶下紧紧地夹住活动哥林柱的螺纹自由端,同时锁柱油缸的梯形凹槽紧紧夹住两瓣对置的夹持螺母块上下部位直角梯形凸起条,确保夹持螺母块对哥林柱的夹持不会因哥林柱的轴向受力通过螺纹传导作用被拉开松脱。当需要进行模具拆装作业而抽出活动哥林柱时,液压系统先向锁柱油缸组件里的退缸油道里充入压力油液,锁柱油缸后退,松开对夹持螺母块的夹锁作用,当锁柱油缸后退到位时,对应的后退止限开关组件触发关闭对应的动作电磁阀,系统向对应的退缸油道里充入保压油液使锁柱油缸保持在松锁位置,同时系统往定位油缸组件的退缸油道里充入压力油,定位油缸带动夹持螺母块后退,直至完全松脱对活动哥林柱的螺纹自由端的活动约束,定位油缸带动夹持螺母块后退到位时,对应的后退止限开关组件触发关闭相应的动作电磁阀,系统向对应的退缸油道里充入保压油液,使定位油缸带着夹持螺母块保持在松锁位置。随后压铸机的抽柱机构开始工作, 待活动哥林柱抽离工作位到达并保持在拆装模位置后,就可以进行拆装模作业。拆装模完毕,抽柱机构把活动哥林柱送回压铸作业工作位。待活动哥林柱到达压铸作业工作位,液压系统开始向定位油缸组件的进缸油道里充入压力油液,同时撤去相应的退缸油道里的压力油液,定位油缸带着相应的夹持螺母块前进,直到对置的两瓣夹持螺母块紧紧夹住活动哥林柱的螺纹自由端,此时定位油缸组件对应的前进止限开关组件触发关闭相应的进缸动作电磁阀,液压系统向相应的进缸油道里充入保压油液,以保持对置的两瓣夹持螺母块对活动哥林柱的夹持作用;随后,系统向锁柱油缸组件里的进缸油道里充入压力油,同时撤去相应的退缸油道里的油压,锁柱油缸前进到位,完成对夹持螺母块的锁定,此时对应的进缸止限开关组件触发关闭相应的电磁阀,系统向相应的进缸油道里充入保压油以保持锁柱油缸对夹持螺母块的锁定。如此,活动哥林柱锁柱结构就完成了对活动哥林柱的定位锁定工作, 活动哥林柱锁定于压铸机正常工作状态。本技术所采用的两对油缸的左右和上下对称配置结构,哥林柱夹持结构的施力和受力分布均衡,也有利于降低对系统液压系统液压油压的要求,夹持结构系统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高。而定位油缸组件和锁柱油缸组件结构简单,绝大部分零部件可以互换通用,制造安装和使用维护容易,有利于降低压铸机的生产制造成本,便于使用维护;前进和后退止限开关组的设置,降低对应的动作电磁阀的通电时间,有利于提高液压控制油路的使用寿命,降低压铸机的使用维护成本。因此,本技术可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活动哥林柱锁住结构的结构简单,零部件加工、装拆和维护容易,夹持传动机构施力和受力分布均勻、故障率低,工作可靠性高。作为优选,所述夹持螺母块前后端部的上下部位设有夹持螺母块的移动导向面, 所述导向面与水平面平行,在所述移动导向面与基座对应的筒孔面之间设有适配的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与基座固连。本优选方案,夹持螺母块在基座筒孔内的对置及其与相应的定位油缸连接装配方便快捷,装配效率高,生产中夹持螺母块移动定位准确高效。作为优选,封盖板中央设有定位螺孔,所述定位螺孔上设有与其适配的哥林柱位置调节螺杆,所述哥林柱位置调节螺杆用锁紧螺母与封盖板锁定在一起。本优选方案,压铸机装配时,通过哥林柱位置调节螺杆调整好哥林柱与夹持螺母块的相对位置,再用锁紧螺母锁定哥林柱位置调整螺杆的位置,以保证以后每次拆装模具作业后哥林柱能快速准确复位,哥林柱位置调节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高效,工作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动哥林柱锁柱结构,包括基座(1),两瓣对置的夹持螺母块(2)和封盖板(14),其特征是:所述基座(1)为圆筒形基座,基座(1)的后端与设有哥林柱活动端适配的哥林柱通孔(17.1)的前模板(17)前面固定相连,基座(1)的筒孔与哥林柱通孔(17.1)同轴,两瓣夹持螺母块(2)左右对置于基座(1)的筒孔内,封盖板(14)与基座(1)的前端端面固定相连;基座(1)的筒壁开有四个直径相等的油缸孔,四个油缸孔与基座(1)的筒孔及筒的外侧面垂直相通,四个油缸孔两两成对呈左右对称和上下对称分布;在左右对称的油缸孔处,对称设有定位油缸组件(4),所述定位油缸组件(4)由定位油缸(4.1)、活塞杆(6)、固定盖(7)、前进止限开关组件(8)和后退止限开关组件(9)组成;在上下对称的油缸孔处,对称设有锁柱油缸组件(5),所述锁柱油缸组件(5)由锁柱油缸(5.1)、封环(5.2)、活塞杆(6)、固定盖(7)、前进止限开关组件(8)和后退止限开关组件(9)组成;所述固定盖(7)与机座(1)固连在一起,固定盖(7)上设有一个与对应的油缸孔同轴相通、直径大于对应的油缸外径的凹孔,凹孔底部上设有一个活塞杆固定孔和两个动开关头通孔;所述活塞杆(6)为阶梯形圆杆,由活塞杆小端、活塞杆中杆和活塞杆大端三段构成,其中活塞杆小端的外径与所述活塞杆固定孔的孔径适配,活塞杆小端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活塞杆固定孔,活塞杆(6)与固定盖(7)固连在一起;活塞杆(6)上设有进缸油道(6.1)和退缸油道(6.2),所述进缸油道(6.1)贯通活塞杆(6)的两个端面,退缸油道(6.2)由一段与活塞杆小端端面导通的平行于活塞杆轴线的平行油道和一段垂直于活塞杆轴线的垂直油道连通构成,垂直油道的出口开在活塞杆中杆与活塞杆大端相连部位的中杆杆面上;所述定位油缸(4.1)外侧面与基座(1)上相应的油缸孔间隙配合,定位油缸(4.1)的活塞孔为阶梯形通孔,由与对应的活塞杆大端动密封配合的大活塞孔和与对应的活塞杆中杆动密封配合的小活塞孔构成,两个定位油缸(4.1)的大活塞孔自由端面各与一瓣夹持螺母块(2)固定密封相连;锁柱油缸(5.1)外侧面与基座(1)上相应的油缸孔间隙配合,锁柱油缸(5.1)的活塞孔为一与对应的活塞杆大端动密封配合的活塞盲孔,所述封环(5.2)与锁柱油缸(5.1)固定相连于活塞盲孔孔口对应的端面且与活塞杆中杆杆面动密封配合;锁柱油缸(5.1)的自由端面设有一个底面水平的、两腰平面与基座(1)的筒孔轴线平行的等腰梯形凹槽,相应地每瓣夹持螺母(2)上下部位设有一条与所述等腰梯形凹槽半槽适配的直角梯形凸起条;所述前进止限开关组件(8)由与固定盖(7)固连的定开关头组件和前进止限动开关头组成,前进止限动开关头一端穿过对应的动开关头通孔与相应的定位油缸(4.1)或相应的封环(5.2)固连;后退止限开关组件(9)由与固定盖(7)固连的定开关头组件和后退止限动开关头组成,后退止限动开关头一端穿过对应的动开关头通孔与相应的定位油缸(4.1)或相应的封环(5.2)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哥林柱锁柱结构,包括基座(1),两瓣对置的夹持螺母块(2)和封盖板 (14),其特征是所述基座(1)为圆筒形基座,基座(1)的后端与设有哥林柱活动端适配的哥林柱通孔(17. 1)的前模板(17)前面固定相连,基座(1)的筒孔与哥林柱通孔(17. 1)同轴,两瓣夹持螺母块(2 )左右对置于基座(1)的筒孔内,封盖板(14)与基座(1)的前端端面固定相连;基座(1)的筒壁开有四个直径相等的油缸孔,四个油缸孔与基座(1)的筒孔及筒的外侧面垂直相通,四个油缸孔两两成对呈左右对称和上下对称分布;在左右对称的油缸孔处,对称设有定位油缸组件(4),所述定位油缸组件(4)由定位油缸(4. 1)、活塞杆(6)、固定盖(7)、前进止限开关组件(8)和后退止限开关组件(9)组成;在上下对称的油缸孔处, 对称设有锁柱油缸组件(5),所述锁柱油缸组件(5)由锁柱油缸(5. 1)、封环(5. 2)、活塞杆 (6)、固定盖(7)、前进止限开关组件(8)和后退止限开关组件(9)组成;所述固定盖(7)与机座(1)固连在一起,固定盖(7)上设有一个与对应的油缸孔同轴相通、直径大于对应的油缸外径的凹孔,凹孔底部上设有一个活塞杆固定孔和两个动开关头通孔;所述活塞杆(6)为阶梯形圆杆,由活塞杆小端、活塞杆中杆和活塞杆大端三段构成,其中活塞杆小端的外径与所述活塞杆固定孔的孔径适配,活塞杆小端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活塞杆固定孔,活塞杆(6)与固定盖(7)固连在一起;活塞杆(6)上设有进缸油道(6. 1)和退缸油道(6. 2),所述进缸油道(6. 1)贯通活塞杆(6)的两个端面,退缸油道(6. 2)由一段与活塞杆小端端面导通的平行于活塞杆轴线的平行油道和一段垂直于活塞杆轴线的垂直油道连通构成,垂直油道的出口开在活塞杆中杆与活塞杆大端相连部位的中杆杆面上;所述定位油缸(4. 1)外侧面与基座(1)上相应的油缸孔间隙配合,定位油缸(4. 1)的活塞孔为阶梯形通孔,由与对应的活塞杆大端动密封配合的大活塞孔和与对应的活塞杆中杆动密封配合的小活塞孔构成,两个定位油缸(4. 1)的大活塞孔自由端面各与一瓣夹持螺母块(2)固定密封相连;锁柱油缸(5.1) 外侧面与基座(1)上相应的油缸孔间隙配合,锁柱油缸(5. 1)的活塞孔为一与对应的活塞杆大端动密封配合的活塞盲孔,所述封环(5. 2)与锁柱油缸(5. 1)固定相连于活塞盲孔孔口对应的端面且与活塞杆中杆杆面动密封配合;锁柱油缸(5. 1)的自由端面设有一个底面水平的、两腰平面与基座(1)的筒孔轴线平行的等腰梯形凹槽,相应地每瓣夹持螺母(2)上下部位设有一条与所述等腰梯形凹槽半槽适配的直角梯形凸起条;所述前进止限开关组件 (8)由与固定盖(7)固连的定开关头组件和前进止限动开关头组成,前进止限动开关头一端穿过对应的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湛松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铝台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