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摆线机构与连杆机构的容积式机器功率的传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20404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摆线机构与连杆机构的容积式机器功率的传输方法,本方法利用差速驱动组件约束动力缸组件中的两个转子作差速转动来进行功率的传输,所述差速驱动组件为由摆线机构与连杆机构组合在一起形成自由度为1的驱动组件。该功率传输方法能够保证容积式机器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并具有传递效率高、功率密度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到一种容积式机器领域,特指一种双转子活塞发动机功率的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容积式机器包含活塞发动机、压缩机、泵等机械设备。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发动机功率传输部分的改进,所涉及的方法与结构稍作修改也适合气动机、压缩机、泵等设备的改进。活塞式发动机主要有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和旋转活塞式发动机两类。大多数往复活塞式发动机上都利用曲柄连杆机构进行功率传输。100多年来科研人员围绕曲柄连杆机构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同时致力于通过添置一些辅助机构来减小惯性负荷和侧压力、克服运动死点、提高发动机传动效率。这些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得到改善,但由于功率传输部分的固有缺陷,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发动机功率密度低的现状。旋转活塞式发动机研制并应用成功的是1957年由德国人汪克尔(Wankel)专利技术的三角转子旋转活塞发动机。此发动机利用三角转子绕动力轴在椭圆形气缸内作行星运动进行功率传输,功率密度相对较大,应用前景可观,但由于转子形状复杂导致制造成本高昂,并且存在密封困难、低速时动力性能差、燃油经济性差等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得旋转活塞式发动机理论上的优越性到目前为止未能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摆线机构与连杆机构的容积式机器功率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差速驱动组件(2)约束动力缸组件(1)中的两个转子作差速转动来进行功率的传输,所述差速驱动组件(2)为由摆线机构与连杆机构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自由度为1的驱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摆线机构与连杆机构的容积式机器功率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差速驱动组件(2)约束动力缸组件(1)中的两个转子作差速转动来进行功率的传输,所述差速驱动组件(2)为由摆线机构与连杆机构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自由度为1的驱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摆线机构与连杆机构的容积式机器功率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①选择摆线机构类型根据容积式机器的应用场合选择合适的摆线机构类型;②选择摆线形状根据容积式机器的功率、动力轴的速度要求选择合理的摆线形状;③选择连杆机构类型根据容积式机器的寿命、可靠性、经济性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杆机构;④根据选择的摆线机构和连杆机构确定其连接组合关系,选择合适的布置方案及结构尺寸构成差速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摆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存云张湘邓豪张文波邹腾安陈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