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装置及具有承载装置的计算机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1850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承载装置及具有承载装置的计算机系统。该承载装置包括一底盘、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至少一挡板以及至少一转轴;其中该底盘、该第一侧边及该第二侧边构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得以容置一储存装置;该至少一转轴连接于该至少一挡板,使该至少一挡板得以旋转,并在该容置空间未容置该储存装置时,该至少一挡板藉由一定位装置定位于一特定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整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流场,即可避免流场分布不均的情况产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承载装置及具有承载装置的计算机系统,特别是一种可根据所需流场进行调整的承载装置及具有承载装置的计算机系统的创作。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今已经针对不同需求的使用情况发展出不同的计算机系统。 也因此目前已经具有会配备多个硬盘的储存器(Morage)或服务器(Sever)。储存器或服务器通常会配备多个硬盘,但亦有可能根据使用者需求而未必将所有的硬盘都装上。以下请同时参考图IA与图IB关于先前技术中承载装置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图IA为先前技术的安装满储存装置的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图IB为先前技术的并未安装满储存装置的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在现今的计算机系统90的机壳内,具有容置机构91,可用以设置多个承载装置, 例如图IA的承载装置9 到92e。承载装置92a到9 用以承载储存装置93。其中储存装置93可为不同尺寸的硬盘、软盘或是光盘驱动器等装置。同时在现今的计算机系统90 中,必定会具有风扇系统(图未示)以提供冷却空气来降低温度。以图IA为例,当承载装置9 到9 皆安装储存装置93时,计算机系统90内的冷却空气的风流方向会平均分配给承载装置9 到9 上的储存装置93,使得每一储存装置93都具有相同的冷却效果。但先前技术中亦可能会有如图IB的情况。在图IB中,其中的一承载装置上不具有储存装置93,或是容置机构91上缺少了一个承载装置,如缺少承载装置92c。因此会导致原承载装置92c所在位置的流场阻抗变小。大部分的冷却空气的风流方向会流经导致原承载装置92c的位置,就会造成其他储存装置93的冷却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创作出一新的承载装置及具有承载装置的计算机系统,以解决先前技术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承载装置,其具有可根据所需流场进行调整的功能。本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有承载装置的计算机系统。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承载装置包括一底盘、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至少一档板以及至少一转轴;其中该底盘、该第一侧边及该第二侧边构成一容置空间, 该容置空间得以容置一储存装置;该至少一转轴连接于该至少一档板,使该至少一档板得以旋转,并在该容置空间未容置该储存装置时,该至少一档板藉由一定位装置定位于一特定角度。本技术的具有承载装置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一容置机构及多个承载装置;该多个承载装置设置于该容置机构内,该多个承载装置的其中任一承载装置包括一底盘、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至少一档板以及至少一转轴;其中该底盘、该第一侧边及该第二侧边构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得以容置一储存装置;该至少一转轴连接于该至少一档板,使该至少一档板得以旋转,并在该容置空间未容置该储存装置时,该至少一档板藉由一定位装置定位于一特定角度。本技术可调整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流场,即可避免流场分布不均的情况产生。由于本技术构造新颖,能提供产业上利用,且确有增进功效,故依法申请新型专利。附图说明图IA为先前技术的安装满储存装置的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图IB为先前技术的并未安装满储存装置的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的具有承载装置的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的承载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A为本技术的承载装置的未安装储存装置的侧视图。图;3B为本技术的承载装置的安装储存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承载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承载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的承载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的承载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先前技术计算机系统90容置机构91承载装置92a、92b、92c、92d、92e储存装置93本技术计算机系统1容置机构2储存装置3承载装置10a、10b、10c、IOcU IOe底盘11第一侧边12第二侧边1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以下请先同时参考图2A及图2B关于本技术的承载装置的相关示意图,其中图2A为本技术的承载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B为本技术的承载装置的容置空间14 档板20 第一档板21 第二档板22 多个开孔23 转轴30 第一转轴31 第二转轴32 定位装置40 定位孔41a 定位销41b弹性恢复装置4 止档块42b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本技术的承载装置IOa用于计算机系统1的机壳内。计算机系统1可为储存器或服务器,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计算机系统1包括容置机构2及承载装置10a, 容置机构2可同时具有多个承载装置10a,承载装置IOa再分别承载储存装置3。其中储存装置3可为不同尺寸的硬盘、软盘或是光盘驱动器等装置,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计算机系统1再进一步利用风扇系统(图未示)以提供冷却空气来降低储存装置3的温度。 并需注意的是,承载装置IOa的数量可依照需求,本技术并不以图2A所示的数量为限。承载装置IOa包括底盘11、第一侧边12、第二侧边13、至少一档板20以及至少一转轴30。其中底盘11、第一侧边12以及第二侧边13可以构成容置空间14,以放置储存装置3。档板20可为塑料或是金属材质制成,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档板20与转轴30连接,使得档板20得以转动并藉由定位装置40定位于一特定角度。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定位装置40包括至少一定位孔41a及定位销41b。定位孔41a设置于承载装置10的第一侧边12及第二侧边13上。定位销41b设置于档板20上。藉由定位销41b 插入定位孔41a后,即可将档板20定位于一特定角度。并需注意的是,本技术并不限定档板20的倾斜角度。档板20的倾斜角度可根据计算机系统1内的发热量以调整流场,或是事先计算出计算机系统1的流场阻抗,再进行阻抗调整。同时承载装置IOa可同时具有多个定位孔41a,以依照需求改变档板20的角度。接着请同时参考图3A及图;3B关于承载装置安装储存装置的相关示意图,其中图 3A为本技术的承载装置的未安装储存装置的侧视图。图:3B为本技术的承载装置的安装储存装置的侧视图。在图3A中可明显得知,在承载装置IOa尚未安装储存装置3前,档板20藉由定位销41b以定位于一特定角度。而当承载装置IOa要安装储存装置3时,储存装置3直接放入容置空间14中,同时储存装置3会将档板20压平。此时即如图:3B所示。档板20可藉由转轴30的作用而转动,而不会影响到容纳储存装置3的原本空间。如此一来,档板20即可在承载装置IOa并未安装储存装置3时,用来调整阻抗,或是可根据档板20的倾斜角度导引空气的流场方向,以直接对产生高温的模块进行散热。因此计算机系统1并不会发生如先前技术中,空气的流场方向集中到同一处而导致散热不均的情况发生。接着请参考图4,图4为本技术的承载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承载装置IOb的定位装置40具有弹性恢复装置 42a及止档块42b。弹性恢复装置4 设置于档板20的下方,当档板20不被储存装置3压迫时,档板20藉由弹性恢复装置42a的恢复力以恢复至一特定角度。同时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装置包括:一底盘;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其中该底盘、该第一侧边及该第二侧边构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得以容置一储存装置;至少一档板;以及至少一转轴,该至少一转轴连接于该至少一档板,使该至少一档板得以旋转,并在该容置空间未容置该储存装置时,该至少一档板藉由一定位装置定位于一特定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11 TW 1002044201.一种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装置包括一底盘;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其中该底盘、该第一侧边及该第二侧边构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得以容置一储存装置;至少一档板;以及至少一转轴,该至少一转轴连接于该至少一档板,使该至少一档板得以旋转,并在该容置空间未容置该储存装置时,该至少一档板藉由一定位装置定位于一特定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一定位孔及一定位销,用以将该至少一档板定位于该特定角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装置包括一弹性恢复装置及一止档块,用以将该至少一档板定位于该特定角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档板包括多个开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转轴设置于该底盘。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转轴设置于该第一侧边。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档板包括一第一档板及一第二档板,分别连接于一第一转轴及一第二转轴,使得该第一档板及该第二档板得以分别定位于不同的角度。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轴及该第二转轴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侧边及该第二侧边。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档板为一塑料档板或一金属档板。10.一种具有承载装置的计算机系统,该计算机系统包括一容置机构;以及多个承载装置,该多个承载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之安李嘉庆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