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式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784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可折式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式机构,其包含:第一可折式构件,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设置于该第一可折式构件上;第二可折式构件;第三可折式构件,其可相对弯折地连接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以及至少一第一枢轴组件,其连接于该第一可折式构件以及该第二可折式构件之间,当该第一可折式构件藉由该第一枢轴组件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相对弯折以及该第三可折式构件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相对弯折,以使该便携式电子装置抵靠于该第三可折式构件上时,该第一枢轴组件提供扭力以保持该第一可折式构件相对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的弯折角度。用来调整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摆放角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式机构
本技术关于一种可折式机构,尤指一种用来调整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摆放角度的可折式机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触控式面板(Touch Panel)已逐渐应用至便携式电子装置上,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计算机(Tablet PersonalComputer)、 电子书等。由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触控式面板容易与外物碰撞而造成损坏,故于实际应用上,常将便携式电子装置容置于一可折式保护套中,藉以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式面板。请参阅图1,其为先前技术的一便携式电子装置1及一可折式机构3的立体图。如图ι所示,可折式机构3包含一第一可折式构件5、一第二可折式构件7以及一第三可折式构件9。第二可折式构件7与第一可折式构件5间形成有一第一折线11,第三可折式构件 9与第二可折式构件7间形成有一第二折线13,且第一折线11与第二折线13平行。第二可折式构件7与第一可折式构件5可藉由第一折线11相对转动,且第三可折式构件9与第二可折式构件7可藉由第二折线13相对转动。进一步地,第三可折式构件9上形成有至少一抵靠结构15 (于图1中显示两个)。便携式电子装置1设置于第一可折式构件5上,且便携式电子装置1的一侧边抵靠于抵靠结构15,藉此固定便携式电子装置1相对于第三可折式构件9的摆放角度θ。除此之外,藉由将便携式电子装置1的侧边抵靠于抵靠结构15 的其中之一的方式,可调整便携式电子装置1相对于第三可折式构件9的摆放角度θ,以便使用者对便携式电子装置1进行操作。然而,藉由上述的抵靠结构15仅能使便携式电子装置1相对于第三可折式构件9 的摆放角度θ于某几个特定角度内做调整。如图1所示,由于第三可折式构件9上仅有两个抵靠结构15,因此便携式电子装置1相对于第三可折式构件9的摆放角度仅有两个调整的选择。若欲增加便携式电子装置1相对于第三可折式构件9的摆放角度θ的调整范围, 则需额外增设更多的抵靠结构15。如此一来,不仅会占用更多的机构空间,上述的设计方式亦无法允许使用者依实际需求,无段式地任意调整便携式电子装置1相对于第三可折式构件9的摆放角度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式机构,用来调整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摆放角度,其包含第一可折式构件,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设置于该第一可折式构件上;第二可折式构件;第三可折式构件,其可相对弯折地连接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以及至少一第一枢轴组件,其连接于该第一可折式构件以及该第二可折式构件之间,当该第一可折式构件藉由该第一枢轴组件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相对弯折以及该第三可折式构件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相对弯折,以使该便携式电子装置抵靠于该第三可折式构件上时,该第一枢轴组件提供扭力以保持该第一可折式构件相对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的弯折角度。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可折式机构还包含至少一第二枢轴组件,其连接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以及该第三可折式构件之间,该第二枢轴组件用来提供扭力以保持该第二可折式构件相对该第三可折式构件的弯折角度。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可折式构件对应该第一可折式构件的连接边平行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对应该第三可折式构件的连接边。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可折式构件对应该第一可折式构件的连接边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对应该第三可折式构件的连接边呈一倾斜角度。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可折式构件具有至少一卡合槽,用以卡合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可折式机构还包含保护套,其设置于该第一可折式构件上,该保护套用以容置该便携式电子装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式机构,用来调整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摆放角度,其包含第一可折式构件,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设置于该第一可折式构件上;第二可折式构件,其可相对弯折地连接于该第一可折式构件;第三可折式构件;以及至少一枢轴组件,其连接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以及该第三可折式构件之间,当该第一可折式构件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相对弯折以及该第三可折式构件藉由该枢轴组件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相对弯折,以使该便携式电子装置抵靠于该第三可折式构件上时,该枢轴组件提供扭力以保持该第二可折式构件相对于该第三可折式构件的弯折角度。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可折式构件对应该第一可折式构件的连接边平行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对应该第三可折式构件的连接边;或者,该第二可折式构件对应该第一可折式构件的连接边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对应该第三可折式构件的连接边呈一倾斜角度。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可折式构件具有至少一卡合槽,用以卡合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可折式机构还包含保护套,其设置于该第一可折式构件上,该保护套用以容置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综上所述,本技术利用连接于第一可折式构件以及第二可折式构件的间及/ 或连接于第二可折式构件以及第三可折式构件之间的枢轴组件,提供扭力以保持可折式构件之间的弯折角度。如此一来,本技术的可折式机构即可以任意弯折角度固定,进而允许使用者可依实际需求,无段式地任意调整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摆放角度。附图说明图1为先前技术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可折式机构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便携式电子装置与一可折式机构的爆炸图。图3为图2的第一可折式构件与第二可折式构件相对第三可折式构件弯折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第一可折式构件相对第二可折式构件弯折的示意图。图5为便携式电子装置摆放于图4的可折式机构上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相对于可折式机构处于另一摆放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利用保护套以将便携式电子装置摆放于可折式机构上的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式机构的立体图。图9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式机构的立体图。图10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式机构的外观示意图。图11为便携式电子装置摆放于图10所示的经弯折后的可折式机构上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其为根据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30与可折式机构32的爆炸图。如图2所示,可折式机构32包含有第一可折式构件34、第二可折式构件 36、第三可折式构件38以及至少一第一枢轴组件40 (于图2中显示一个,但不受此限)。第三可折式构件38可相对弯折地连接于第二可折式构件36。第一枢轴组件40连接于第一可折式构件;34以及第二可折式构件36之间。第二可折式构件36对应第一可折式构件34 的连接边A与第二可折式构件36对应第三可折式构件38的连接边B呈一倾斜角度α。另外,第一可折式构件34具有至少一卡合槽42 (于图2中显示一个),用以卡合便携式电子装置30,以使便携式电子装置30可稳固地设置于第一可折式构件34上,从而于便携式电子装置30随第一可折式构件34作动的过程中,达到防止便携式电子装置30自第一可折式构件34上脱落的功效。在此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30较佳地为一平板计算机,但不受此限,其亦可为其它便携式电子装置,如个人数字助理、电子书等。以下针对可折式机构32的结构设计与作动原理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3至图 5,图3为图2的第一可折式构件34与第二可折式构件36相对第三可折式构件38弯折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第一可折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式机构,用来调整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摆放角度,其特征在于该可折式机构包含:第一可折式构件,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设置于该第一可折式构件上;第二可折式构件;第三可折式构件,其可相对弯折地连接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以及至少一第一枢轴组件,其连接于该第一可折式构件以及该第二可折式构件之间,当该第一可折式构件藉由该第一枢轴组件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相对弯折以及该第三可折式构件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相对弯折,以使该便携式电子装置抵靠于该第三可折式构件上时,该第一枢轴组件提供扭力以保持该第一可折式构件相对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的弯折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式机构,用来调整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摆放角度,其特征在于该可折式机构包含第一可折式构件,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设置于该第一可折式构件上;第二可折式构件;第三可折式构件,其可相对弯折地连接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以及至少一第一枢轴组件,其连接于该第一可折式构件以及该第二可折式构件之间,当该第一可折式构件藉由该第一枢轴组件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相对弯折以及该第三可折式构件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相对弯折,以使该便携式电子装置抵靠于该第三可折式构件上时, 该第一枢轴组件提供扭力以保持该第一可折式构件相对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的弯折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式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第二枢轴组件,其连接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以及该第三可折式构件之间,该第二枢轴组件用来提供扭力以保持该第二可折式构件相对该第三可折式构件的弯折角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式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对应该第一可折式构件的连接边平行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对应该第三可折式构件的连接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式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对应该第一可折式构件的连接边与该第二可折式构件对应该第三可折式构件的连接边呈一倾斜角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式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可折式构件具有至少一卡合槽,用以卡合该便携式电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治湘刘家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