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志铭专利>正文

背部滑动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160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保健器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背部滑动按摩器。该背部滑动按摩器包括:底板、由上板和下板构成的滑板、传动机构、按摩头以及盖板,其中滑板、传动机构以及按摩头均安装在由底板和盖板构成的空间内,底板的底面设置有齿条;安装在上板和下板之间的传动机构包括一马达及通过马达驱动的齿轮组;该齿轮组下方的齿轮与齿条啮合,位于上板上方的按摩头通过中心转轴与齿轮组上方的齿轮连动;盖板上方开设孔槽,按摩头由该孔槽延伸出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按摩器按摩面积大,而且采用转动加直线运动的模式,更具有模仿人工按摩的良好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器械
,特指一种背部滑动按摩器
技术介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按摩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些年来,人们研发出了各式各样的按摩器,如头部按摩器、脚部按摩器、电磁按摩器、背部按摩器等等。现有的背部按摩器多采用电磁锤固定在背板上,按编好的程序控制电磁锤的振动,以实现对人体的捶击敲打效果,或者是安装有振动器,采用单一的按摩头振动的形式对人体进行按摩,但是现有的这些按摩器,不但按摩面积小,而且按摩效果不佳,很难达到模仿人工按摩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产生人工按摩效果的背部滑动按摩器。本技术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背部滑动按摩器包括底板、由上板和下板构成的滑板、传动机构、按摩头以及盖板,其中滑板、传动机构以及按摩头均安装在由底板和盖板构成的空间内,底板的底面设置有齿条;安装在上板和下板之间的传动机构包括一马达及通过马达驱动的齿轮组;该齿轮组下方的齿轮与齿条啮合,位于上板上方的按摩头通过中心转轴与齿轮组上方的齿轮连动;盖板上方开设孔槽,按摩头由该孔槽延伸出盖板。所述底板的底面设置有两条平行相对的齿条。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齿轮组包括位于蜗杆两侧的第一双联齿轮、与一个第一双联齿轮啮合的第二双联齿轮、与第二双联齿轮啮合的第三双联齿轮、以及由第三双联齿轮带动的多个相同规格的小齿轮,小齿轮与底板内的两个齿条啮合;于第一双联齿轮上设置有中心转轴,该中心转轴与位于上板上的按摩头连接。所述按摩头包括一个与第一双联齿轮中心转轴连接的支板以及安装在支板上的按摩凸块,且安装按摩凸块时套设有一弹簧。所述支板为圆形,且其上均匀安装有三个按摩凸块。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马达带动蜗杆运转,再由齿轮组传动,驱动按摩头转动,同时齿轮组还驱动安装有按摩头的滑板沿底板上的齿条作往复直线运动,从而使按摩头贴合人体背部进行按摩,相对于普通的按摩器,本技术按摩器按摩面积大,而且采用转动加直线运动的模式,更具有模仿人工按摩的良好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底板1、滑板、传动机构3、按摩头4以及盖板5。其中底板1和盖板5相互盖合,形成一个中空的盒体,滑板、传动机构3和按摩头4均安装在其内。底板1的底面设置有两条平行相对的齿条11、12。滑板由上板21和下板22构成,其中下板22对应齿条11、12开设有两个滑槽221、222。盖板5上开设有两个孔槽51、52,该孔槽51、52对应按摩头4的运动路径,使两个按摩头4可以分别由孔槽51、52显露出来。传动机构3安装在滑板上,并且位于滑板上板21和下板22之间,传动机构3包括马达31、与马达输出轴连接的蜗杆32以及由蜗杆32驱动的齿轮组。本实施例中,齿轮组包括位于蜗杆32两侧的第一双联齿轮33、与一个第一双联齿轮33啮合的第二双联齿轮34、与第二双联齿轮啮合的第三双联齿轮35、以及由第三双联齿轮35带动的多个相同规格的小齿轮36,小齿轮36与底板1内的两个齿条11、12啮合;于第一双联齿轮33上设置有中心转轴331,该中心转轴331与位于上板21上的按摩头4连接,这样通过第一双联齿轮33驱动按摩头4转动。按摩头4包括一个与第一双联齿轮33中心转轴331连接的支板41以及安装在支板41上的按摩凸块42,支板41为圆形,且有三个按摩凸块42均匀安装在其上,安装每个按摩凸块42时,均套设有弹簧43,这样可以通过弹簧43调节按摩力度,使按摩效果更逼近人工按摩。本技术工作时,马达31带动蜗杆32转动,而蜗杆32则驱动第一双联齿轮33中的大齿轮,使第一双联齿轮33转动,第一双联齿轮33通过其上的中心转轴331带动按摩头4转动,达到按摩的动作。同时,第二双联齿轮34中的大齿轮与一个第一双联齿轮33上的小齿轮啮合,在该第一双联齿轮33的驱动下转动。同理,第三双联齿轮35通过第二双联齿轮34带动。之所以采用双联齿轮是控制好滑板沿齿条11、12滑动的速度。而采用相同规格的小齿轮36是为了保证沿两个齿条11、12的滑动速度一致。因此,相对普通的按摩器,本技术按摩器的按摩面积大,效果更佳。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背部滑动按摩器,包括底板(1)、由上板(21)和下板(22)构成的滑板、传动机构(3)、按摩头(4)以及盖板(5),其中滑板、传动机构(3)以及按摩头(4)均安装在由底板(1)和盖板(5)构成的空间内,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底面设置有齿条(11、12);安装在上板(21)和下板(22)之间的传动机构(3)包括一马达(31)及通过马达(31)驱动的齿轮组;该齿轮组下方的齿轮与齿条(11、12)啮合,位于上板(21)上方的按摩头(4)通过中心转轴(331)与齿轮组上方的齿轮连动;盖板(5)上方开设孔槽(51、52),按摩头(4)由该孔槽(51、52)延伸出盖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滑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底面设置有两条平行相对的齿条(11、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滑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马达(31)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32),齿轮组包括位于蜗杆(32)两侧的第一双联齿轮(33)、与一个第一双联齿轮(33)啮合的第二双联齿轮(34)、与第二双联齿轮啮合的第三双联齿轮(35)、以及由第三双联齿轮(35)带动的多个相同规格的小齿轮(36),小齿轮(36)与底板(1)内的两个齿条(11、12)啮合;于第一双联齿轮(33)上设置有中心转轴(331),该中心转轴(331)与位于上板(21)上的按摩头(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滑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按摩头(4)包括一个与第一双联齿轮(33)中心转轴(331)连接的支板(41)以及安装在支板(41)上的按摩凸块(42),且安装按摩凸块(42)时套设有一弹簧(4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部滑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41)为圆形,且其上均匀安装有三个按摩凸块(4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器械
,特指一种背部滑动按摩器。该背部滑动按摩器包括底板、由上板和下板构成的滑板、传动机构、按摩头以及盖板,其中滑板、传动机构以及按摩头均安装在由底板和盖板构成的空间内,底板的底面设置有齿条;安装在上板和下板之间的传动机构包括一马达及通过马达驱动的齿轮组;该齿轮组下方的齿轮与齿条啮合,位于上板上方的按摩头通过中心转轴与齿轮组上方的齿轮连动;盖板上方开设孔槽,按摩头由该孔槽延伸出盖板。本技术按摩器按摩面积大,而且采用转动加直线运动的模式,更具有模仿人工按摩的良好效果。文档编号A61H15/00GK2803347SQ20052005968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黄志铭 申请人:黄志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背部滑动按摩器,包括:底板(1)、由上板(21)和下板(22)构成的滑板、传动机构(3)、按摩头(4)以及盖板(5),其中滑板、传动机构(3)以及按摩头(4)均安装在由底板(1)和盖板(5)构成的空间内,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底面设置有齿条(11、12);安装在上板(21)和下板(22)之间的传动机构(3)包括一马达(31)及通过马达(31)驱动的齿轮组;该齿轮组下方的齿轮与齿条(11、12)啮合,位于上板(21)上方的按摩头(4)通过中心转轴(331)与齿轮组上方的齿轮连动;盖板(5)上方开设孔槽(51、52),按摩头(4)由该孔槽(51、52)延伸出盖板(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铭
申请(专利权)人:黄志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