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连轴沟道磨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14508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轴连轴沟道磨削加工方法是先加工定位套(3)和基准套(6),定位套或基准套的内径=轴连轴(2)的外径且与轴连轴外径滑配。以轴连轴长轴端面为定位基准分别在轴连轴上套上基准套和定位套,定位套紧靠轴连轴长轴的沟道处并固定,将轴连轴的长轴端装入无心磨床的电磁无心夹具(1)上且定位套的端面紧靠电磁无心夹具的端面,在轴连轴的短轴端设置两个径向支承,第一径向支承(4)水平设置在轴连轴短轴右端且与左端的磨削砂轮(5)相对,第二径向支承(7)垂直设置在轴连轴短轴的下端,开启无心磨床,即可实施对轴连轴沟道的初磨削加工或最终磨削加工。定位套或基准套装卡快捷方便,操作简单,沟道磨削质量稳定,成品率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磨削
,特别涉及到轴连轴轴承中的。
技术介绍
轴连轴轴承中的轴连轴由于长径比>4,故而属于细长轴类型。在轴连轴上通常设 计有沟道,该沟道需要磨削加工而成。 轴连轴在车加工时要在两端打中心孔并以两端中心孔进行装夹定位,磨削加工时 将轴连轴安装在普通磨床的鸡心夹具上,然后拨动轴连轴旋转以磨削加工沟道初成型, 热处理后先要研磨两端中心孔,再研磨外径和沟道。 上述加工方法的缺点是 两端中心孔深度的公差较大,影响到轴向定位基准尺寸变化较大,使得磨削后的 沟道中心和基准端面的位置尺寸比较分散,废品率较高,磨削效率低,直接影响到轴连轴的 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该沟道磨削加工方法不需在轴连轴的两个端面上加工中心孔,通过所设计的工装卡具并配合无心磨床实现轴连轴沟道的磨削加工,提高了轴连轴的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是先设计一套工装卡具,该工装卡具包括定位套和基准套,定位套和基准套具有相同的外径,定位套或基准套的内径=轴连轴的外径且与轴连轴外径滑配,定位套宽度+基准套宽度+磨削间隙=轴连轴沟道圆弧面与其外径的交汇点到轴连轴长轴端面的轴长;以轴连轴长轴端面为定位基准分别在轴连轴上套上基准套和定位套,定位套紧靠轴连轴长轴的沟道处,将轴连轴长轴端面和基准套同时靠在平台端面对齐,然后将定位套紧靠基准套,通过定位套上配置的螺栓将定位套固定在轴连轴上,最后去除定位套备用;将轴连轴的长轴端装入无心磨床的电磁无心夹具上且定位套的端面紧靠电磁无心夹具的端面,在轴连轴的短轴端设置两个径向支承,第一径向支承水平设置在轴连轴短轴右端且与左端的磨削砂轮相对,第二径向支承垂直设置在轴连轴短轴的下端,开启无心磨床,即可实施对轴连轴沟道的初磨削加工或最终磨削加工。 所述的,定位套宽度的1/2处配钻有径向内螺纹孔,该内螺纹孔连通定位套的内径和外径,定位套内径的同轴度控制在《内,定位套两径向端面平行度控制在《内,定位套内径中心线与两径向端面的垂直度控制在《内,定位套内径与轴连轴外径滑配的间隙控制在5 15 i!范围内。 所述的,基准套内径中心线与两径向端面的垂直度 控制在《2ii内,基准套内径与轴连轴外径滑配的间隙控制在0. 1 0. 3mm范围内。所述的,磨削间隙控制在3 5mm范围内。 由于采用了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越性 1、本专利技术的工装卡具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2、本专利技术以轴连轴长轴端面为定位基准,同时结合工装卡具的内径与轴连轴外径 的紧密配合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 3、由于本专利技术不对轴连轴采用两端中心孔的定位方式,不但轴连轴的外径加工效率有所提高,而且轴连轴的沟道磨削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成品率提高也带动了经济效益。 4、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工装卡具快捷方便,操作简单,磨削质量稳定。附图说明 图1是轴连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总装加工示意图; 图4是图3是的左视图; 图5是基准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轴连轴与基准套和定位套的定位位置示意图; 上述图中1-电磁无心夹具;2_轴连轴;3_定位套;4_第一径向支承;5_磨削砂轮;6-基准套;7-第二径向支承。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轴连轴的结构示意图,把距离轴连轴2沟道最近的一段称为短轴,把距离轴 连轴沟道最远的一段称为长轴。轴连轴2通常情况下尺寸较小,其沟道圆弧半径更小,由于 属于长径比(L/D > 4),假定总长是100mm,其外径《25mm。 结合图2和图5,本专利技术的,是先设计一套工装卡 具,该工装卡具包括定位套3和基准套6,定位套和基准套具有相同的外径,定位套和基准 套的内径=轴连轴的外径且与轴连轴外径滑配,定位套宽度+基准套宽度+磨削间隙=轴 连轴沟道圆弧面与其外径的交汇点到轴连轴长轴端面的轴长,磨削间隙一般控制在3 5mm范围内。 定位套3宽度的1/2处配钻有径向内螺纹孔,该内螺纹孔连通定位套的内径和外 径,定位套内径的同轴度控制在《内,定位套两径向端面平行度控制在《内,定位 套内径中心线与两径向端面的垂直度控制在《内,定位套内径与轴连轴外径滑配的间 隙控制在5 15 ii范围内。 基准套内径中心线与两径向端面的垂直度控制在《2ii内,基准套内径与轴连轴 外径滑配的间隙控制在0. 1 0. 3mm范围内。 定位套和基准套具有相同的外径,该外径与电磁无心夹具的外径相等。假定轴连 轴沟道圆弧面与其外径的交汇点到轴连轴长轴端面的轴长是30mm,定位套的宽度如设置在 6mm,则基准套的宽度应设置在30mm-6mm-(3 5mm) = 19 21mm范围内。定位套和基准套 的内径与轴连轴的外径密切配合,一种规格的轴连轴使用配套的定位套和基准套,因此定 位套和基准套随着轴连轴外径的不同而形成系列化,同时由于定位套和基准套使用频繁,易磨损,故定位套和基准套需要热处理,热处理后的硬度〉HRC61。 结合图6,以轴连轴2长轴端面为定位基准分别在轴连轴上套上基准套6和定位 套3,定位套3紧靠轴连轴的长轴沟道处,将轴连轴长轴端面和基准套同时靠在平台端面对 齐,然后将定位套紧靠基准套,通过定位套上配置的螺栓将定位套固定在轴连轴上,最后去 除定位套备用。 结合图3和图4将轴连轴2的长轴端装入无心磨床的电磁无心夹具1上且定位套 3的端面紧靠电磁无心夹具1的端面,在轴连轴2的短轴端设置两个径向支承,第一径向支 承4水平设置在轴连轴短轴右端且与左端的磨削砂轮5相对,第二径向支承7垂直设置在 轴连轴短轴的下端,开启无心磨床,即可实施对轴连轴沟道的初磨削加工或最终磨削加工。 电磁无心夹具磁极的内孔要大于轴连轴外径,深度要大于定位套基准端面到轴连轴长轴基 准端面的尺寸。加工完沟道后松开螺栓,拆卸下加工好的轴连轴,即可加工下一个待磨削轴 连轴。第一径向支承4和第二径向支承7可随轴连轴一同转动,也可不随轴连轴一同转动, 采用油润滑摩擦面。 使用时,先用汽油把轴连轴、定位套和基准套清洗干净,在清洁度较好的平台上利 基准套把定位套通过螺栓固定在轴连轴上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连轴沟道磨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先设计一套工装卡具,该工装卡具包括定位套(3)和基准套(6),定位套和基准套具有相同的外径,定位套或基准套的内径=轴连轴(2)的外径且与轴连轴外径滑配,定位套宽度+基准套宽度+磨削间隙=轴连轴沟道圆弧面与其外径的交汇点到轴连轴长轴端面的轴长;以轴连轴长轴端面为定位基准分别在轴连轴上套上基准套和定位套,定位套紧靠轴连轴长轴的沟道处,将轴连轴长轴端面和基准套同时靠在平台端面对齐,然后将定位套紧靠基准套,通过定位套上配置的螺栓将定位套固定在轴连轴上,最后去除定位套备用;将轴连轴的长轴端装入无心磨床的电磁无心夹具(1)上且定位套的端面紧靠电磁无心夹具的端面,在轴连轴的短轴端设置两个径向支承,第一径向支承(4)水平设置在轴连轴短轴右端且与左端的磨削砂轮(5)相对,第二径向支承(7)垂直设置在轴连轴短轴的下端,开启无心磨床,即可实施对轴连轴沟道的初磨削加工或最终磨削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轴连轴沟道磨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先设计一套工装卡具,该工装卡具包括定位套(3)和基准套(6),定位套和基准套具有相同的外径,定位套或基准套的内径=轴连轴(2)的外径且与轴连轴外径滑配,定位套宽度+基准套宽度+磨削间隙=轴连轴沟道圆弧面与其外径的交汇点到轴连轴长轴端面的轴长;以轴连轴长轴端面为定位基准分别在轴连轴上套上基准套和定位套,定位套紧靠轴连轴长轴的沟道处,将轴连轴长轴端面和基准套同时靠在平台端面对齐,然后将定位套紧靠基准套,通过定位套上配置的螺栓将定位套固定在轴连轴上,最后去除定位套备用;将轴连轴的长轴端装入无心磨床的电磁无心夹具(1)上且定位套的端面紧靠电磁无心夹具的端面,在轴连轴的短轴端设置两个径向支承,第一径向支承(4)水平设置在轴连轴短轴右端且与左端的磨削砂轮(5)相对,第二径向支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晋江马万明孟庆伟王文念杨金福方乾杰阮伟芳史群玲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