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12017 阅读:3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及其制造方法。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是一种口腔正畸用磨牙支抗装置,由带环的颊侧面、舌侧面、远中面、近颊轴线角处向近中面的延伸、近舌轴线角处向近中面的延伸及颊面管、排溢孔构成,为C形带环结构。它通过粘结剂与牙体粘合,包绕磨牙牙冠。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包括大、中、小三个型号,易与磨牙牙冠外形相吻合,并可根据牙体的微小形状差异适当调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避免正畸固定矫正前分牙的繁琐和痛苦,明显提高带环和磨牙牙冠的粘结强度,固位持久,防止带环松脱,减少就诊次数,同时也可避免治疗结束后去除带环时牙间隙遗留问题,避免食物嵌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正畸矫治装置-C形开口带环及其制造方法。这种带环对不同形状磨牙有较高的相吻合性,而且其内表面涂覆一层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可提高带环与牙冠间粘结强度,充分发挥其支抗作用。
技术介绍
固定矫治器的发展已近百年,但无论哪种矫治系统,带环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目前的矫治技术来看,没有带环的参与是完不成错颂畸形治疗的。传统正畸带环是预成为多种不同型号而直接选用。临床医生只有从众多型号中选出与磨牙相吻合的带环,才能发挥其良好的固位作用。正畸治疗是通过弓丝穿过带环上的颊面管及牙面上粘接的托槽共同组成施力系统,将力施加到牙齿并传递到颂骨上,其中最重要的形式就是以磨牙为支抗并不断调整施力系统来完成牙齿移动的。但传统带环存在一些缺点1.传统预成型正畸带环有几十个型号,每个型号之间相差0. 5mm,即使非常有经验的医生也要反复挑选并在患者口中试戴多次。因此大大增加了医生的椅旁操作时间和患者张口时间,同时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2.传统带环戴入之前必须提前分牙M小时左右,因此患者至少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完全戴用全部固定矫治器,这给学生和外地患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3.硬性分牙及刺激物过多都会加重牙周组织的损伤。还可能发生分牙装置误咽等事故。患者普遍反映戴用分牙装置的过程很痛苦。4.传统正畸带环材料为不锈钢片或金属合金片,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当它下到接触点之下时,势必将两侧邻牙之间的间隙扩大,当矫治结束取下带环后,相邻两牙往往会倾斜移动关闭所产生的间隙,从而失去正常的邻接点而出现楔状间隙,继而产生食物嵌塞,这是导致牙周病的主要原因。5.磨牙牙体解剖形态决定着传统带环的弊端。传统带环不能与牙冠外形很好的吻合,尤其是牙冠外形高点以下的倒凹区,传统带环是无法做到与牙冠密贴的。另外,传统带环是从牙齿的颂(上下颂牙齿咬合的状态)方垂直戴入,带环的内表面会与牙冠的外形高点处产生摩擦力,粘结剂通过此处时会从颂面溢出,这样就会造成外形高点以下的粘结剂涂布不足,为软垢的堆积及细菌的繁殖提供场所。为解决以上问题专利技术这种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支抗装置-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及其制造方法,并在其内表面涂覆一层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正畸矫治过程中使用这种装置可实现临床操作简便、省时、固位牢靠及安全高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其包括带环的远中面,分别与远中面相连接的颊侧面和舌侧面,颊侧面与舌侧面在近颊轴线角及近舌轴线角处向近中逐渐变薄变圆钝形成近中颊侧段和近中舌侧段;带环的内表面涂覆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涂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作恒磨牙胎具,然后通过成型的恒磨牙胎具对设定厚度和长度的预成型不锈钢条带进行轧制;根据恒磨牙胎具的内弧弧度及延伸段形状对不锈钢条进行滚压成型和喷砂处理;冲压排溢孔,按牙齿周长的不同规格型号将不锈钢条冲压成小段;将不锈钢条按恒磨牙胎具的颊侧面、舌侧面、远中面及近中延伸面围成C形开口磨牙正畸带环;在带环的颊侧面上焊接颊面管;在带环的内表面进行羟基磷灰石涂层处理。在上述实施例中,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支抗装置呈C形,其结构为三个主面(分别指带环的颊侧面、带环的舌侧面和带环的远中面),及带环的颊侧面和舌侧面的延长面(为两侧游离端逐渐变薄变圆钝并延伸至近中面的一部分),这几部分共同包绕磨牙牙冠。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能避免正畸固定矫正前分牙的繁琐和痛苦,大大减少对带环的筛选及试戴次数,并能使带环与牙冠最大程度的吻合及使粘结剂较均勻的充填满带环内表面与牙冠之间的空间,还可以免除治疗后去除带环时牙间隙遗留问题,防止食物嵌塞。另外取消带环的近中面也可以大大减小带环的近中龈方边缘对牙周的不良刺激。而对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内表面进行涂覆羟基磷灰石特殊处理后,可大大提高其与粘结剂的粘结强度,从而增加了固位力,防止带环松脱。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批量生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支抗装置主视图;图2是图1 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支抗装置的右侧视图;图3是图1 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支抗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图1 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支抗装置的近中颂面观与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示意图;图5是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支抗装置与牙冠粘结吻合后的主视图;图6是图5 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支抗装置与牙冠粘结吻合后的俯视图;图7是图5 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与牙冠粘结吻合后的主视图A-A截面;图8是图5 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支抗装置与牙冠粘结吻合后的右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参见图1 8)本实施方式由带环的颊侧面a、带环的舌侧面b、带环的远中面C、带环的颊面管d、带环近舌轴线角处向近中面的延伸段e(近中舌侧段)、带环近颊轴线角处向近中面的延伸段f (近中颊侧段)组成;所述颊侧面a、舌侧面 b、远中面c三个主面上有带环的颂方g及龈方h设置的收敛弧;近中舌侧段e和近中颊侧段f上设置有粘结剂排溢孔i ;牙冠外形高点下设置有倒凹区j ;带环内表面设置有羟基磷灰石涂层0 ;带环颂方的外形高点以上设置有内聚设计P ;还有牙冠的外形高点q,带环颊舌向纵剖面最凸点的水平距离A,带环颊舌向纵剖面颂方最凸点的水平距离B,带环颊舌向纵剖面龈方最凸点的水平距离C。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由其颊侧面a、舌侧面b、远中面c和近中舌侧段e、 近中颊侧段f共同包绕磨牙牙冠。带环近中舌侧段e和近中颊侧段f逐渐变薄变圆钝。带环远中面的高度在中央处逐渐变窄,更符合牙冠的生理外形。其中,近中舌侧段e和近中颊侧段f是根据牙体的轴面外形设计的,其与a、b、c为一个整体,延伸到牙冠近中邻面的颊舌外展隙处,其作用主要为增加带环的固位,增大粘结面积,减小患者的异物感。带环的颊侧面a上设置有颊面管d,矫正弓丝末端插入,起固定作用。颊面管上有小钩,可用于挂橡皮圈等做颂内或颂间牵弓丨作用。在带环的近中舌侧段和近中颊侧段设计有粘结剂排溢通道i,不仅可以避免带环就位时粘结剂的应力分布不均勻,还可提高粘结剂与带环间的结合强度,从而降低了带环的脱落率。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的颂方水平距离为B,龈方水平距离为C,颊舌径最凸点的水平距离为A,颂方的外形高点以上的内聚设计为p,牙冠的外形高点为q,牙冠外形高点下的倒凹区为j。本实施例的轴面外形,最大化模拟了牙冠的生理曲线,克服了传统四面带环不能进入倒凹区以下的缺点,减小了悬突对牙龈的机械刺激,增加了带环的有效粘结面积。带环的颂方边缘g及龈方边缘h形成内聚的设计,使之与牙冠的颂1/3及龈1/3 更加吻合密贴。带环的龈方边缘h位于龈上,并进入牙冠的倒凹区,减小悬突,降低带环边缘对牙龈组织的刺激。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从颊侧面a、远中面C、舌侧面b包绕牙冠,两侧游离端逐渐变薄变圆钝并延伸至近中面的一部分,带环近中面缺口的直线距离为牙冠近中邻面的1/2,近中面两侧的延伸部分各为牙冠近中邻面的1/4。这样可以解除正畸固定矫正前分牙的繁琐和痛苦,并减少就诊次数,同时也可避免治疗结束后去除带环时牙间隙遗留问题, 避免食物嵌塞。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带环的远中面(c),分别与远中面(c)相连接的颊侧面(a)和舌侧面(b),颊侧面(a)与舌侧面(b)在近颊轴线角及近舌轴线角处向近中逐渐变薄变圆钝形成近中颊侧段(f)和近中舌侧段(e);所述带环的内表面涂覆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带环的远中面(C),分别与远中面(C)相连接的颊侧面(a)和舌侧面(b),颊侧面(a) 与舌侧面(b)在近颊轴线角及近舌轴线角处向近中逐渐变薄变圆钝形成近中颊侧段(f)和近中舌侧段(e);所述带环的内表面涂覆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环的颊侧面(a)设置有颊面管(d)。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其特征在于,近中舌侧段(e) 和近中颊侧段(f)上分别设置有粘结剂排溢通道(i)。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环周长为 24. 5mm或32mm或39mm,所述带环厚度为0. 18 0. 2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环设置有颂方内收敛弧度(g)和龈方内收敛弧度(h)。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用磨牙C形开口带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环的材质为lCrl8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珊张斌王培军付巍李垚潘磊葛邓腾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