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成志专利>正文

颈椎病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975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椎病治疗仪,它由颈椎托枕及设在托枕上的对应于头、颈、肩胛部穴位区的主按摩头和辅按摩头所构成。该治疗仪通过头部的自然牵伸,对相应穴位进行按摩,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颈椎病的治疗仪器。目前,颈椎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多与人们长时间低头工作有关。而治疗颈椎病的方法,现较多采用牵引、理疗等人工穴位按摩。由于牵引时需对颈椎进行拉伸,故存在易对颈筋、颈脉丛、颈神经拉伤的弊端。针对上述现状,本专利技术人曾于1994年向国家专利局申报了颈椎病简易治疗器技术专利,专利权号ZL94206511.5。经过几年临床治疗发现,该简易治疗器存在治疗按摩穴位少,虽有一定疗效,但效果不十分理想的缺憾。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颈椎病治疗仪,该治疗仪通过颈椎的自然牵引,对头、颈、肩胛部穴位进行按摩,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颈椎病治疗仪由颈椎托枕及设在托枕上凸出的主按摩柱头和辅按摩柱头所组成;所述的主按摩柱头为左脑空、玉枕穴区域按摩柱头、右脑空、玉枕穴区域按摩柱头、风府穴区域按摩柱头、左风池、完骨穴区域、右风池、完骨穴区域按摩柱头、大椎穴区域按摩柱头、陶道穴区域按摩柱头、左肩中俞、肩外俞、大杼穴区域按摩柱头、右肩中俞、肩外俞、大杼穴区域按摩柱头构成,所述的辅按摩柱头为围绕在各主按摩柱头四周的、略低于主按摩柱头的多个柱状凸起构成。由于本技术通过对颈椎的自然牵伸,对头、颈、肩胛部的九大主穴位区域和周围辅助区域进行按摩,改善了颈脑部的血液循环,调节了神经肌肉功能,对颈椎病起到了有效的治疗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由附图可知,本颈椎病治疗仪由颈椎托枕1、左脑空、玉枕穴区域的主按摩柱头2、右脑空、玉枕穴区域的主按摩柱头3、风府穴区域的主按摩柱头5、左风池、完骨穴区域的主按摩柱头4、右风池、完骨穴区域的主按摩柱头6、大椎穴区域的主按摩柱头7、左肩中俞、肩外俞、大杼穴区域的主按摩柱头8、陶道穴区域的主按摩柱头9、右肩中俞、肩外俞、大杼穴区域的主按摩柱头10及在各主按摩柱头四周围绕的略低于主按摩柱头的多个柱状辅按摩柱头11所构成。操作时,将该治疗仪置于仰卧患者的颈椎部,使各主按摩头对准各自的治疗区域,由于头部的后仰和重力作用,使头颈自然牵伸,各主、辅柱头承重对穴位进行按摩,逐渐调节头、颈血液循环及神经肌肉功能,对颈椎病进行治疗。权利要求1.颈椎病治疗仪,由颈椎托枕(1)及设在托枕上凸出的主按摩柱头和辅按摩柱头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按摩柱头为左脑空、玉枕穴区域按摩柱头(2)、右脑空、玉枕穴区域按摩柱头(3)、风府穴区域按摩柱头(5)、左风池、完骨穴区域按摩柱头(4)、右风池、完骨穴区域按摩柱头(6)、大椎穴区域按摩柱头(7)、陶道穴区域按摩柱头(9)、左肩中俞、肩外俞、大杼穴区域按摩柱头(8)、右肩中俞、肩外俞、大杼穴区域按摩柱头(10)构成,所述的辅按摩柱头为围绕在各主按摩柱头四周的、略低于主按摩柱头的多个柱状凸起(11)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颈椎病治疗仪,它由颈椎托枕及设在托枕上的对应于头、颈、肩胛部穴位区的主按摩头和辅按摩头所构成。该治疗仪通过头部的自然牵伸,对相应穴位进行按摩,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文档编号A61H39/04GK2363700SQ9920811公开日2000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2日专利技术者欧成志 申请人:欧成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颈椎病治疗仪,由颈椎托枕(1)及设在托枕上凸出的主按摩柱头和辅按摩柱头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按摩柱头为:左脑空、玉枕穴区域按摩柱头(2)、右脑空、玉枕穴区域按摩柱头(3)、风府穴区域按摩柱头(5)、左风池、完骨穴区域按摩柱头(4)、右风池、完骨穴区域按摩柱头(6)、大椎穴区域按摩柱头(7)、陶道穴区域按摩柱头(9)、左肩中俞、肩外俞、大杼穴区域按摩柱头(8)、右肩中俞、肩外俞、大杼穴区域按摩柱头(10)构成,所述的辅按摩柱头为围绕在各主按摩柱头四周的、略低于主按摩柱头的多个柱状凸起(11)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成志
申请(专利权)人:欧成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