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设备带的三腔结构。技术背景医用设备带是病房中常用的医疗器具,用于集成病床所需的氧气源、压缩空气源、 真空源、灯管照明以及通信设施等。传统的医用设备带中高低压电气线路和供气管路混合铺设,电路与气路没有分离,高、低压电路没有分离,极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电气分离、强弱电分离的医用设备带的三腔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用设备带的三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带由可拆卸的外壳底板、 外壳面板、外壳上盖板、外壳下盖板通过相互扣压的方式构成三个腔体,三个腔体分别为弱电腔、强电腔、气路腔,所述的弱电腔由外壳底板、外壳上盖板构成,所述的强电腔由外壳底板、外壳下盖板构成,所述的气路腔由外壳底板、外壳面板构成。所述的外壳底板、外壳面板、外壳上盖板、外壳下盖板由塑料或铝合金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互独立的三腔式结构使电路与气路、高压与低压线路相互隔离开,不易产生安全事故,提高了设备带的安全等级。附图说明图1为设备带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医用设备带的三腔结构,医用设备带由可拆卸的外壳底板 4、外壳面板3、外壳上盖板1、外壳下盖板7通过相互扣压的方式构成三个腔体,三个腔体分别为弱电腔2、强电腔6、气路腔5,弱电腔2由外壳底板4、外壳上盖板1构成,强电腔6由外壳底板4、外壳下盖板7构成,气路腔5由外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设备带的三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带由可拆卸的外壳底板、外壳面板、外壳上盖板、外壳下盖板通过相互扣压的方式构成三个腔体,三个腔体分别为弱电腔、强电腔、气路腔,所述的弱电腔由外壳底板、外壳上盖板构成,所述的强电腔由外壳底板、外壳下盖板构成,所述的气路腔由外壳底板、外壳面板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设备带的三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带由可拆卸的外壳底板、外壳面板、外壳上盖板、外壳下盖板通过相互扣压的方式构成三个腔体,三个腔体分别为弱电腔、强电腔、气路腔,所述的弱电腔由外壳底板、外壳上盖板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小龙,仇长龙,汤新,姚斌,章雪丰,韩新华,迟青,朱济民,储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泓瑞医用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