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对内关穴位刺激强度的调节,达到对眩晕症状的抑制与缓解,从而属于日常保健用品。
技术介绍
根据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当具有晕船、晕车、晕机等眩晕症的病人通过对其内关穴位的刺激,可以有效的抑制或缓解眩晕症状。依据此原理,目前已有多种类似产品。第一种为安装有半圆突起状的穴位压迫环带,例专利申请号为02212028.9,此产品套在手腕上用环带的收紧性将半圆突起压在内关穴位上,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压迫刺激的强度不可调节,对眩晕症状的适用程度较差。第二种为利用电极刺激内关穴位达到抗眩晕的目的,例专利申请号为02158091.X,该方法虽有一定的抗晕效果,但结构复杂易损坏。第三种为利用磁效应刺激内关穴位从而达到抗眩晕的效果,例专利申请号为02234807.7,此方法的刺激强度难以掌握,因此效果难以确定。第四种为通过向内关穴位输入药物而达到抗眩晕的效果,例专利申请号为92234293.8,通过药物穿过皮层刺激穴位一般都比较困难,而对药物的鉴定就更困难,所以此方法的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结构简单,对内关穴位的刺激可依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自行加以调节,不需要借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