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流阻电机用空空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6117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流阻电机用空空冷却器,包括拥有上凸弧形顶部的壳体,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外风路进风道和外风路出风道,外风路进风道和外风路出风道的端部分别作为冷却器的外风路进风口和外风路出风口,在外风路进风口处安装有轴流风机;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水平走向的导风管,导风管与外风路进风道以及外风路出风道相通;壳体的底部设有底板,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内风路出风口和内风路进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内循环冷、热空气的风流速度,改善空气的传热效率,改善冷却器的冷却效果,降低电机内部温度,提高电机的绝缘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冷却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改善空气的传热效率, 降低电机内部温度,提高电机的绝缘寿命的低流阻电机用空空冷却器
技术介绍
电机内部需要进行充分降温,其中一种降温的方式就是在电机的上方安装空空冷却器,通过空气的对流和导风管壁的热传导将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排出到大气中,是一种以空气为传热介质的间壁式逆流传热方式。现有的空空冷却器是由方形壳体、导风管、轴流风机、进出风口、两侧冷却空气的进出风道、底板等组成。电机内部的热空气通过冷却器底板上的进风口进入冷却器,热空气通过与布置在冷却器壳体内的导风管的外壁进行热交换,将热空气中的热量交换到导风管的外壁,通过导风管管壁的热传导将热量传递到导风管的内壁上,最后将已经交换了热量而被冷却的热空气通过底板的出风口吹进电机内部,实现内循环;同时,冷却器另一端的轴流风机打风,将冷空气吹入导风管内,冷空气与导风管内壁进行热交换,将导风管的热量通过空气带出冷却器内部,从而实现将电机内部的热量带出电机内部的最终目的。从上述电机热传递过程中可以看出,现有的空空冷却器由于其方形外壳结构的固有缺陷,对风压损失的影响较大,现有冷却器外壳的非流线性外形设计造成重要的非工作需要压力损失,从而限制了内循环的风流速度。而且现有冷却器的方形外壳容易产生传热死角,对传热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对最大限度地提高冷却器的冷却效果造成了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在风压不高的情况下,提高电机的冷却效果、降低通风损耗、提高电机使用效率的低流阻电机用空空冷却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低流阻电机用空空冷却器,包括一个拥有上凸弧形顶部的壳体,在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外风路进风道和外风路出风道,所述外风路进风道和外风路出风道的端部分别作为冷却器的外风路进风口和外风路出风口,在外风路进风口处安装有轴流风机; 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水平走向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与外风路进风道以及外风路出风道相通;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内风路出风口和内风路进风口。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风路出风道下方设置有与滑环室连接的软管。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从热传递的过程和原理可以看出,影响电机内部传热的主要因素是提高空气的传热效率。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冷、热空气的流速可以改善空气的传热效率,而在不增加通风损耗的前提下,提高冷、热空气的流速的方法就是减少不必要的风压损失。本技术的流线性外壳设计从降低冷却器外壳对风压损失的影响入手,减少不必要的风压损失。从而在不增加通风损耗及控制制造成本和制造难度的前提下,通过更大限度的提高内循环冷、热空气的风流速度,改善空气的传热效率,改善冷却器的冷却效果, 降低电机内部温度,提高电机的绝缘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及冷却气流风路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外风路进风道;3、外风路出风道;4、外风路进风口 ;5、 外风路出风口 ;6、轴流风机;7、导风管;8、底板;9、内风路出风口 ;10、内风路进风口 ;11、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如图广3所示,本技术包括一个拥有上凸弧形(如瓦片状)顶部的流线型壳体 1。在壳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外风路进风道2和外风路出风道3,外风路进风道2和外风路出风道3的两个端部分别作为本技术冷却器的外风路进风口 4和外风路出风口 5。在外风路进风口 4处安装有轴流风机6。壳体1内部设置有水平走向的导风管7,导风管7与外风路进风道2以及外风路出风道3相连通。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8,底板8的中间密封、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内风路出风口 9和内风路进风口 10。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在外风路出风道3下方设置有软管11,该软管11用于与电机的滑环室连接,为滑环室输送冷却气流。本技术中冷却气流的风路走向如图1所示,电机内部的热空气通过底板8上的内风路进风口 10进入冷却器,热空气通过与导风管7的外壁进行热交换,将热空气中的热量交换到导风管7的外壁,通过导风管7管壁的热传导将热量传递到导风管7的内壁上, 最后将已经交换了热量而被冷却的热空气通过底板8上的出风口 9吹进电机内部,实现内循环;同时冷却器一端的轴流风机6打风,将冷空气吹入导风管7内,冷空气与导风管7内壁进行热交换,将导风管7的热量通过空气带出冷却器内部,从而实现将电机内部的热量带出电机内部的最终目的。而壳体1的流线型顶部可以有效降低通风损耗、避免传热死角, 从而大大提高内循环冷热空气的风流速度,改善空气的传热效率及冷却效果。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流阻电机用空空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拥有上凸弧形顶部的壳体(1),在壳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外风路进风道(2)和外风路出风道(3),所述外风路进风道(2)和外风路出风道(3)的端部分别作为冷却器的外风路进风口(4)和外风路出风口(5),在外风路进风口(4)处安装有轴流风机(6);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水平走向的导风管(7),所述导风管(7)与外风路进风道(2)以及外风路出风道(3)相通;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底板(8),所述底板(8)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内风路出风口(9)和内风路进风口(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流阻电机用空空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拥有上凸弧形顶部的壳体 (1),在壳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外风路进风道(2 )和外风路出风道(3 ),所述外风路进风道(2)和外风路出风道(3)的端部分别作为冷却器的外风路进风口(4)和外风路出风口( 5 ),在外风路进风口( 4 )处安装有轴流风机(6 );所述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裕峰黄森林周会军王成朱红燕郭靖靖迟克忠杨衎郭强安康平陈恒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盛创青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