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投放试验的投放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6104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投放试验的投放机构,滑动支架位于支架的一端。两根弹射杆上下并排穿过支架的安装夹槽和滑动支架的贯通槽,夹装在支架上;在支架一侧的弹射杆上套装有弹簧。横梁位于支架一端的安装夹槽中,并且横梁与支架之间的夹角可调;在横梁的端头安装有固定架,通过固定架将投放机构固定在机身壳体上。传导杆穿过滑动支架两侧壁上的安装孔;传导杆的一端端头有拉线,传导杆的另一端端头通过导线与电源连通;拉线穿过作为投放物的人体模型上的扣环。使用时,通电熔断拉线将投放物弹出,并且通过调整拉线对弹簧的压紧程度以实现调节投放物的出舱角度和加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的特点,不仅适用于一般物体的投放实验,而且适于伞兵的投放实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地面试验
,具体是一种用于投放试验的投放机构
技术介绍
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技术是飞机投弹风洞投放试验技术。该投放机构一般由挂钩、弹簧、拉线和导线、弹出件和通气管道、底座等组成,安装在飞机模型表面。拉线和弹簧仅用于固定模型,模型弹出用高压空气经通气管路冲出实现,机构复杂、体积大。不能安装在飞机模型机身内腔,不能满足投放物不同出舱姿态的控制要求。本专利技术与飞机投弹风洞投放试验技术的机构驱动方式不同,本专利技术所涉及投放机构驱动与模型姿态控制结构为一体。在中国专利局的CN200620018998. 9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无人机任务载荷夹紧投放机构,依靠舵机实现任务载荷加紧和松开、利用载荷自身重量完成载荷投放。但它不能控制载荷的投出方向、速度和投出物姿态。在中国专利局的CN200920038752. 1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勺类物品自动投放机构,依靠转轴系统、托盘系统、升降系统、吸盘吸取系统实现勺类物品的连续投放。但它不能牢靠固定物品、控制投放物(载荷)的投出方向、速度和投出物姿态。夕卜国专利 DE3110328(Revolving-cylinder jet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投放试验的投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投放试验的投放机构包括固定架(11)、横梁(2)、支架(3)、弹射杆(4)、弹簧(5)、投放物托架(6)、滑动支架(8)、传导杆(9)和拉线(10);其中:a.支架(3)是将两根平行的杆之间连接而成,其外形为“H”形;支架(3)两根平行杆之间的间距构成弹射杆(4)和横梁(2)的安装夹槽,并且弹射杆(4)和横梁(2)的安装夹槽的宽度与弹射杆(4)的直径和横梁(2)的板厚度相同;在支架(3)一端两根杆上有同心的贯通孔;b.“凹”形滑动支架(8)凹槽的距离与支架(3)的宽度相同,并卡装在支架(3)一侧;滑动支架(8)与支架(3)之间滑动配合;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投放试验的投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投放试验的投放机构包括固定架(11)、横梁(2)、支架(3)、弹射杆(4)、弹簧(5)、投放物托架(6)、滑动支架(8)、传导杆(9)和拉线(10);其中a.支架C3)是将两根平行的杆之间连接而成,其外形为“H”形;支架C3)两根平行杆之间的间距构成弹射杆(4)和横梁O)的安装夹槽,并且弹射杆(4)和横梁O)的安装夹槽的宽度与弹射杆的直径和横梁O)的板厚度相同;在支架C3) —端两根杆上有同心的贯通孔;b.“凹”形滑动支架(8)凹槽的距离与支架(3)的宽度相同,并卡装在支架(3) —侧; 滑动支架(8)与支架C3)之间滑动配合;滑动支架(8)凹槽中心有贯通槽,该贯通槽的宽度与支架C3)上安装夹槽的宽度相同,并且当滑动支架(8)卡装在支架C3)上时,滑动支架 (8)的贯通槽与支架(3)上的安装夹槽位置对应;c.两根弹射杆⑷上下并排穿过支架(3)的安装夹槽和滑动支架⑶的贯通槽,夹装在支架C3)上,并通过螺栓固紧;在支架C3) —侧的弹射杆(4)上套装有弹簧(5);d.横梁(2)位于支架(3)—端的安装夹槽中,并通过支架(3) —端的贯通孔用螺栓夹紧;所述的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予秦张彬乾惠增宏解亚军肖春生金承信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