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荧幕转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05709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液晶荧幕转动装置,包括一具有轴座的支撑座体,其上是设有一固定板,并有一第一转轴穿设在轴座内,且第一转轴二端是固接在一影像摄影装置上;二连接件的一端套设在第一转轴二侧,另一端则锁固在固定板上,使第一转轴可在轴座与连接件中转动;另有一旋转片位于支撑座体下方,作为连接液晶荧幕之用,再利用一第二转轴穿过旋转片与支撑座体而锁固在支撑座体上,以利用第二转轴的作用使液晶荧幕旋转,并利用第二转轴之作用,使液晶荧幕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亦可调整转动所需的扭力,并具有维修容易及低维修成本的优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萤幕转动装置。本技术具体是一种利用转轴机构旋转及翻转影像摄取装置的液晶萤幕的转动装置。该等影像摄取装置在造型上有愈来愈多元化的设计,特别是应用在轻薄短小的造型设计,而为了增加实际拍摄的操作性与便利性,通常影像摄影装置的液晶萤幕上设计有可翻转与旋转的转动机构,以藉由转动机构使液晶萤幕的使用更加人性化。然而,习知的液晶萤幕转动机构是设计为将各组件固定焊接在一起组装而成,使转动机构的旋转扭力皆为固定的,无法依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来随时调整其旋转扭力,容易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另一方面,若仅只有其中一组件损坏,就必须更换整个转动机构,导致其维修成本相当高。因此,本技术是针对上述的困扰,提出一种液晶萤幕转动装置的新设计,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该等缺失。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液晶萤幕转动装置,其是利用二转轴配合其他组件来带动液晶萤幕的翻转、旋转与定位,以藉此使液晶萤幕可稳定的以二转轴为轴行旋转操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液晶萤幕转动装置,其是可调整控制液晶萤幕的旋转角度,并可依不同的需求适度的调整转轴上的连接件紧度,以控制转动所需的扭力,进而达到该液晶萤幕于旋转时有固定位置的效果。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液晶萤幕转动装置,其是当元件损毁时,仅需更换该已损毁的元件即可,故具有维修容易及低维修成本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液晶萤幕转动装置,其是装设在一影像摄取装置上,用以翻转或旋转一液晶萤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支撑座体,其上设有一轴座;一固定板,是固定在该支撑座体上;一第一转轴,是穿设在该轴座内,该第一转轴的二端是固接在该影像摄影装置上;二连接件,其一端是分别套设在该第一转轴二侧,另一端则锁固在该固定板上,该第一转轴可在该轴座与该二连接件中转动;一旋转片,位于该支撑座体的下方,连接装设该液晶萤幕;及一第二转轴,贯穿该旋转片、该支撑座体、卡固块,并利用一螺帽装设于该支撑座体上,使该第二转轴带动该旋转片于该支撑座体上转动。在该支撑座体上更设有一弹片,该弹片上具有二相对凸点,并设置有一卡固块,且该第二转轴可依序穿过该旋转片、该支撑座体、该弹片及该卡固块而与该螺帽锁固在一起,该第二转轴是带动该旋转片、卡固块同时转动,转动后的该卡固块的位置恰是卡设在该弹片上的凸点。在该旋转片与该卡固块上的穿孔形状与该第二转轴形状相配合,以使该第二转轴可带动该旋转片卡固块一起转动。在装设该弹片的该支撑座体上设有二固定孔,且该弹片二侧形成有二弯折部,该弹片的二弯折部恰可卡固在该二固定孔内而固定于该支撑座体上。在该支撑座体且位于该轴座的二侧各设有一支撑块,分别支撑套接在该第一转轴上的该二连接件。在该第一转轴的二侧各装设有一定位块,用以限制或定位该第一转轴的转动角度。在该支撑座体上更设有复数个卡榫,用以装设固定该固定板。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是在一具有轴座的支撑座体上装设一固定板;在轴座内穿设一第一转轴,其二端是固接在一影像摄影装置上;并有二连接件,其一端分别套设在第一转轴二侧,另一端则锁固在固定板上,使第一转轴可于轴座与连接件中转动;并在支撑座体下方设有一旋转片,以连接装设一液晶萤幕,再利用一第二转轴依序穿过旋转片与支撑座体并利用一螺帽装设于支撑座体上,使第二转轴可带动旋转片于支撑座体上转动。本技术的液晶萤幕(LCD)转动装置是装设在一影像摄取装置上,并利用二转轴配合支撑座体(holder)等其他组件来带动一液晶萤幕的翻转、旋转与定位,以藉此使此液晶萤幕可稳定的以二转轴为轴行进行旋转操作。由于此液晶萤幕转动装置的各元件是以锁固与铆合方式组装在一起,使其在元件损毁时,仅需更换该已损毁的单一元件即可,无须更换整个转动装置,故具有维修容易及维修成本低的优点。10 液晶萤幕转动装置12 支撑座体14 轴座16 支撑块18 穿孔20 固定孔22 卡榫24 固定板26 孔洞28 第一转轴30 连接端 32 定位块34 连接件 36 弹片38 穿孔40 凸点42 弯折部 44 卡固块46 穿孔48 凸块50 旋转片 52 穿孔54 液晶萤幕56 第二转轴58 螺帽本技术的液晶萤幕(LCD)转动装置是装设在一影像摄取装置上,并利用二转轴配合支撑座体(holder)等其他组件来带动一液晶萤幕的翻转、旋转与定位,以藉此使此液晶萤幕可稳定的以二转轴为轴行进行旋转操作。附图说明图1及图3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其结构分解图,如图所示,一液晶萤幕转动装置10是包括一支撑座体12,其表面中央是设有一轴座14,并在轴座14的二侧边各设有一支撑块16,于该轴座14旁且在支撑座体12上设有一穿孔18及相对二固定孔20,其二侧则设有数卡榫22;一固定板24是利用二侧的孔洞26装设在该等卡榫22上,以藉此固定在支撑座体12上;再于支持座体12上的轴座14内穿设一第一转轴28,使第一转轴28的中心点恰好位于轴座14内,此第一转轴28的二连接端30是用以固接在影像摄影装置上,其中在第一转轴28的二侧各装设有一定位块32,用以限制或定位第一转轴28的转动角度。另有二连接件34,其一端是分别套设在轴座14二侧的第一转轴28上且位于支撑块16上,以利用该二支撑块16支撑套接在第一转轴28上的连接件34,另一端则锁固在该固定板24上,使第一转轴28可在轴座14与二连接件34中转动;在支撑座体12上亦设有一弹片36,其表面中央设有一穿孔38,周围则设有二相对凸点40,且在弹片36二侧形成有二弯折部42,使弹片36的二弯折部42恰可卡固在该二固定孔20内而固定于支持座体12上,并使弹片36穿孔38是对准支撑座体12上的穿孔18;在弹片36上设置一具穿孔46的卡固块44,在卡固块44底部边缘设有二相对的凸块48,此时,凸块48与弹片36上的凸点40恰好位于相反位置;并有一旋转片50位于支撑座体12下方,用以连接装设一液晶萤幕54,且该旋转片50上亦设有一穿孔52。最后,利用一第二转轴56依序穿过旋转片50的穿孔52、支撑座体12的穿孔18、弹片36穿孔38及卡固块44的穿孔46并与一螺帽58锁固在一起而装设在支撑座体12上,再加上在旋转片50与卡固块44上的穿孔52、46形状是与第二转轴56形状相配合,故可藉此使第二转轴56同时带动该旋转片50、卡固块44一起转动,此时旋转片50的转动将同时带动液晶萤幕54一起旋转,而转动后的卡固块44将卡设在弹片36上的凸点40,以达到定位的目的。请同时参考图1、图3及图4所示,由于第一转轴28是固接在影像摄取装置上的,当使用者如图所示的A方向翻转液晶萤幕54时,是利用该二连接件34于第一转轴28上转动而带动支撑座体12及其连接的所有元件同时翻转,使液晶萤幕54可顺利沿著A方向任意翻转,而定位块32的作用则在液晶萤幕54翻转时,用以限制液晶萤幕54的翻转角度并将其定位,以避免过度翻转液晶萤幕54而将导致其折断。另一方面,在如图所示的B方向旋转液晶萤幕54时,则利用因第二转轴56可于支撑座体12上任意转动,故可使液晶萤幕54连同旋转片50及卡固块44同时沿著B方向任意旋转,且旋转后卡固块44的凸块48恰好卡设在弹片36的凸点40上而就定位,以藉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萤幕转动装置,是装设在一影像摄取装置上,用以翻转或旋转一液晶萤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支撑座体,其上设有一轴座;一固定板,是固定在该支撑座体上;一第一转轴,是穿设在该轴座内,该第一转轴的二端是固接在该影像摄影装置上;二连接件,其一端是分别套设在该第一转轴二侧,另一端则锁固在该固定板上,该第一转轴可在该轴座与该二连接件中转动;一旋转片,位于该支撑座体的下方,连接装设该液晶萤幕;及一第二转轴,贯穿该旋转片、该支撑座体及一卡固块,并利用一螺帽装设于该支撑座体上,该第二转轴带动该旋转片于该支撑座体上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萤幕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支撑座体上更设有一弹片,该弹片上具有二相对凸点,并设置有一卡固块,且该第二转轴可依序穿过该旋转片、该支撑座体、该弹片及该卡固块而与该螺帽锁固,该第二转轴是带动该旋转片、卡固块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文进杨中宇
申请(专利权)人:荣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