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9679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支撑装置,包括一第一筒体、一第二筒体及两限位件,第一筒体具有一外筒部及一内筒部,外筒部的两第一侧壁内侧各设有一导槽,两导槽的下端各形成有一挡止点,外筒部及内筒部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第二筒体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筒体的容置空间内,第二筒体的两第二侧壁近上端处各设有一透孔,两限位件容纳于两透孔中,两限位件枢设于第二筒体,两限位件凸出于两第二侧壁外侧且可移动的配合于两导槽中;当第一筒体相对于第二筒体往上位移时,两限位件抵顶于两导槽下端的挡止点而限位;该支撑装置具有简化结构、降低成本以及结构稳定性佳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以支撑显示器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器为一种用于显示多媒体影像资料不可或缺的装置,但显示器本身并无法稳固的自行站立,因此必须结合一支撑装置方可稳固的立设于桌面上。已知的支撑装置由一内筒体、一外筒体及一外套体组合而成,所述支撑装置为三件式构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且容易晃动,稳定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具有简化结构、降低成本以及结构稳定性佳的特点。本技术提供的支撑装置,包括一第一筒体,具有一外筒部及一内筒部,所述外筒部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 所述两第一侧壁内侧各设有一导槽,所述两导槽的下端各形成有一挡止点,且所述外筒部及所述内筒部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一第二筒体,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筒体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两第二侧壁近上端处各设有一透孔;以及两限位件,容纳于所述两第二侧壁的透孔中,所述两限位件枢设于所述第二筒体,所述两限位件凸出于所述两第二侧壁外侧且可移动的配合于所述两导槽中;当所述第一筒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筒体往上位移时,所述两限位件抵顶于所述两导槽下端的挡止点而限位。根据本技术的构思,该支撑装置还包括有一定力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及所述第二筒体之间。根据本技术的构思,所述定力弹簧具有一卷曲部及形成于所述卷曲部一端的一挂置部,所述第二筒体内部设有一固定板,所述定力弹簧组装于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定力弹簧的挂置部挂置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定力弹簧的卷曲部靠抵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筒部底部。根据本技术的构思,所述内筒部外侧设有数个第一肋条,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固定板接触。根据本技术的构思,所述两第二侧壁上端处各设有一锁孔,所述两限位件各具有一枢孔,以两枢接件穿过所述两限位件的枢孔且固定于所述两锁孔,使所述两限位件通过所述两枢接件枢设于所述第二筒体的两第二侧壁上。根据本技术的构思,所述锁孔位于所述透孔上方处。根据本技术的构思,所述第二筒体外侧设有数个第二肋条,所述第二筒体内侧设有数个第三肋条,所述第二肋条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外筒部内侧接触,所述第三肋条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筒部外侧接触。根据本技术的构思,所述第一筒体的外筒部近下端处设有一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筒体近下端处设有一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筒体缩入所述第一筒体的容置空间内至定位时,通过一插销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所述第二定位加以固定。本技术的支撑装置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技术的支撑装置以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组成支撑装置,形成两件式构件, 简化结构,组装简单容易,具有降低成本的效果。第二筒体设置于第一筒体的外筒部及内筒部之间,可形成内、外两支撑面,不易晃动,结构具有较佳的稳定性。本技术的支撑装置第二筒体的两第二侧壁枢设有两限位件,且在第一筒体的外筒部的两第一侧壁设有相对应的导槽及挡止点,可提供第一筒体往上位移时的限位功能,有效的避免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脱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支撑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装置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装置的横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支撑装置的第一纵向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支撑装置的第二纵向剖视图。主要部件符号说明1第一筒体11外筒部111第一侧壁112导槽113挡止点114第一定位孔12内筒部121第一肋条13容置空间2第二筒体21第二侧壁211透孔22固定板23第二肋条24第三肋条25第二定位孔26锁孔3限位件31枢孔44定力弹簧41卷曲部42挂置部5枢接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包括一第一筒体1、一第二筒体 2及两限位件3,其中第一筒体1以塑胶等材质制成,第一筒体1具有一外筒部11及一内筒部12,外筒部11及内筒部12呈方形或其他形状的中空柱体,其下端呈开口状(如图2所示),但外筒部11及内筒部12的形状并不限制,可因应需要适当的变化。外筒部11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1,两第一侧壁111内侧各凹设有一导槽112,导槽112沿着外筒部 11纵向延伸适当长度,两导槽112的下端各形成有一挡止点113。内筒部12设置于外筒部 11的内部。外筒部11及内筒部12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13,可用以容纳第二筒体2,内筒部12 外侧可设有数个第一肋条121,这些第一肋条121沿着内筒部12纵向延伸适当长度。第一筒体1顶部可用于连接显示器(图略)。第二筒体2以塑胶等材质制成,第二筒体2的外形与容置空间13大致对应,使第二筒体2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筒体1的容置空间13内,但第二筒体2的形状并不限制,可因应第一筒体1的形状而相应变化,第二筒体2下端呈开口状。第二筒体2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21,两第二侧壁21近上端处各设有一透孔211,可用以容纳两限位件3。两第二侧壁21上端处各设有一锁孔沈,锁孔沈位于透孔211上方处,可用以枢设两限位件3, 两限位件3各具有一枢孔31,枢孔31与锁孔沈相对应。第二筒体2内部设有一竖立状的固定板22,可供一定力弹簧4挂置,定力弹簧4具有一卷曲部41及形成于卷曲部41 一端的一挂置部42。第二筒体2外侧及内侧可分别设有数个第二肋条23及数个第三肋条对,这些第二肋条23设于近第二筒体2上端处,这些第二肋条23及第三肋条M沿着第二筒体2纵向延伸适当长度。这些第二肋条23及些第三肋条M可用以分别与第一筒体1的外筒部11内侧及内筒部12外侧接触(如图4所示),且这些第一肋条121可用以与第二筒体2的固定板22接触,借此导引第一筒体1及第二筒体 2顺畅的进行伸缩移动。第二筒体2底部则可连接于一座体(图略),使支撑装置得以稳固的放置于桌面上。本技术组装时,系将两限位件3容纳于第二筒体2的两第二侧壁21的透孔 211中,另外将定力弹簧4组装于第二筒体2内,定力弹簧4的挂置部42挂置于固定板22 上端处(如图5所示),定力弹簧4的卷曲部41则是靠抵于第一筒体1的内筒部12底部, 使定力弹簧4设置于第一筒体1及第二筒体2之间。而后将第一筒体1及第二筒体2相互套接,使第二筒体2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筒体1的容置空间13内。当第二筒体2位于第一筒体1的容置空间13内时,定力弹簧4是处于受拉伸延展的状态,使得第一筒体1可通过定力弹簧4的回复力相对于第二筒体2往上弹升。另外,第一筒体1的外筒部11近下端处可设有一第一定位孔114,且第二筒体2近下端处可设有与第一定位孔114相应的一第二定位孔25,因此当第一筒体1及第二筒体2呈缩短状态,也即第二筒体2缩入第一筒体1的容置空间13内至定位时,可利用一插销(图略)穿设于第一定位孔114及第二定位孔25加以固定,使支撑装置可固定在缩短状态,以减少占用的空间,从而具有方便收藏及运输的功能(需要使用时才将插销拔掉,使第一筒体1相对于第二筒体2往上弹升)。而后,可将两枢接件(如螺丝)5由第二筒体2底部置入第二筒体2内,由下而上穿过两限位件3的枢孔31,而后螺接固定于两锁孔沈,使两限位件3利用两枢接件5枢设于第二筒体2的两第二侧壁21上,两限位件3凸出于两第二侧壁21外侧,且可移动的配合于两导槽112中,借此导引第一筒体1及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筒体,具有一外筒部及一内筒部,所述外筒部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所述两第一侧壁内侧各设有一导槽,所述两导槽的下端各形成有一挡止点,且所述外筒部及所述内筒部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一第二筒体,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筒体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两第二侧壁近上端处各设有一透孔;以及两限位件,容纳于所述两第二侧壁的透孔中,所述两限位件枢设于所述第二筒体,所述两限位件凸出于所述两第二侧壁外侧且可移动的配合于所述两导槽中;当所述第一筒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筒体往上位移时,所述两限位件抵顶于所述两导槽下端的挡止点而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筒体,具有一外筒部及一内筒部,所述外筒部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所述两第一侧壁内侧各设有一导槽,所述两导槽的下端各形成有一挡止点,且所述外筒部及所述内筒部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一第二筒体,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筒体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两第二侧壁近上端处各设有一透孔;以及两限位件,容纳于所述两第二侧壁的透孔中,所述两限位件枢设于所述第二筒体,所述两限位件凸出于所述两第二侧壁外侧且可移动的配合于所述两导槽中;当所述第一筒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筒体往上位移时,所述两限位件抵顶于所述两导槽下端的挡止点而限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定力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及所述第二筒体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力弹簧具有一卷曲部及形成于所述卷曲部一端的一挂置部,所述第二筒体内部设有一固定板,所述定力弹簧组装于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定力弹簧的挂置部挂置于所述固定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霖张育豪
申请(专利权)人: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