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具有X射线不透过性和磁响应性双功能的新型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磨损性、易成型加工、性能可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医用聚合物中,唯有聚氨酯合成材料可做人造心瓣、人造血管、人造肾脏等与血液直接接触的人造器官,不会引起血凝、血栓等现象。对于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聚氨酯材料,如具有磁性(可以引导其到身体指定的部位)的材料可以用于靶向药物的载体。如具有X射线下显影性则该材料可以通过X射线进行观察。如果把磁性与X射线显影性集中在一种聚氨酯材料中,这一定是研究的热点,但这方面研究成功的例子并不多。早期Thanoo等通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聚四亚甲基二醇缩合反应,并在聚合过程中加入钽粉形成了具有良好显影性的聚氨酯微球。而商业上大量的射线不透性聚氨酯材料,是通过在聚合阶段加入硫酸钡、钨等添加剂而制备得到。有报道将聚氨酯与碘分子或四碘苯甲酸酯等共混制备光不透性聚氨酯_硅酮网状树脂。最近James等通过在聚氨酯主链氨酯键上接枝2,3,5_三碘苯甲酰氯(TIB)或N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材料按以下方法制得:(1)将氧化亚铁加入有机溶剂1中,在氢气环境的反应釜中,升至60~180℃的还原温度,进行还原反应,反应4~6小时后,降温至室温,氮气环境下,搅拌下加入二羟甲基丙酸,密封反应釜,升温至60~180℃,反应4~6小时后,降温,有沉淀生成,过滤,滤饼洗涤、干燥得到有机铁盐备用;所述的有机溶剂1为乙醇、异丁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所述氧化亚铁与二羟甲基丙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将氧化钡加入有机溶剂2中,在氢气环境的反应釜中,升至60~180℃的还原温度,进行还原反应,反应4~6小时后,降温至室温,氮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材料按以下方法制得(1)将氧化亚铁加入有机溶剂1中,在氢气环境的反应釜中,升至60 180°C的还原温度,进行还原反应,反应4 6小时后,降温至室温,氮气环境下,搅拌下加入二羟甲基丙酸, 密封反应釜,升温至60 180°C,反应4 6小时后,降温,有沉淀生成,过滤,滤饼洗涤、干燥得到有机铁盐备用;所述的有机溶剂1为乙醇、异丁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所述氧化亚铁与二羟甲基丙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2)将氧化钡加入有机溶剂2中,在氢气环境的反应釜中,升至60 180°C的还原温度,进行还原反应,反应4 6小时后,降温至室温,氮气环境下,搅拌下加入二羟甲基丙酸, 密封反应釜,升温至60 180°C,反应4 6小时后,降温,有沉淀生成,过滤,滤饼洗涤、干燥得到有机钡盐备用;所述的有机溶剂2为乙醇、异丁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所述氧化钡与二羟甲基丙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3)将脱水的多元醇、小分子二醇、步骤(1)制得的有机铁盐、步骤(2)制得的有机钡盐加入有机溶剂3中,升温至60 90°C,然后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加完后保温反应 3 5小时后,冷却至室温,蒸除溶剂得到聚氨酯材料;所述多元醇、小分子二醇、有机铁盐、有机钡盐物质的量之比为1 0.5 1 0.1 0.5 0. 1 0. 5 ;所述多元醇的分子量以1000计;所述多元醇、小分子二醇、有机铁盐、有机钡盐的总的物质的量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述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聚乙二醇或聚四氢呋喃二醇;所述小分子二醇为乙二醇、丁二醇或二甘醇;所述的有机溶剂3为丁酮、乙酸乙酯或二甲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亚铁加入有机溶剂1中,在氢气环境的反应釜中,升至60 180°C的还原温度,进行还原反应,反应4 6小时后,降温至室温,氮气环境下,搅拌下加入二羟甲基丙酸, 密封反应釜,升温至60 180°C,反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娟,李丹丹,王玉祥,黄幸,李晓燕,郑莽,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