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96086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解槽,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是U型槽,U型槽的开口部分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一个或多个电解槽入水口;两个电解槽出水口,分别作为酸性氧化电位水出水口和碱性还原电位水出水口;交替设置的电极板和电极板组件;其中电极板组件包括覆膜框体和设置在覆膜框体内的电极板,电极板组件的覆膜框体的正反两面具有离子膜,通过覆膜框体将电解槽内分隔成阴极区和阳极区,电极板组件的覆膜框体上设有框体入水口和框体出水口,框体入水口与电解槽入水口连通,框体出水口与电解槽出水口连通;以及其中每片电极板具有电极接点,通过设置在电解槽上的电极穿孔与外部电解电源连接。电解槽的主要部件能够反复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电解技术,尤其涉及电解生成氧化电位水的电解装置。
技术介绍
酸性氧化电位水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1100mV)、低pH(2.0-3.0)的特点,其所含的次氯酸、活性氧具有协同杀菌的作用,能够破坏微生物生存环境。酸性氧化电位水原液可直接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空间消毒等诸多领域,其无毒、无刺激性,无副作用,无“三致”效应,使用后无残留,遇光、空气或有机物一段时间后还原为普通水。由于酸性氧化电位水的杀菌有效性、安全性、无残留毒性、有利于环保等优点,近年来酸性氧化电位水被广泛应用。隔膜式电解槽是电解生成电位水的主要设备之一,内设有分隔阳极和阴极区的离子隔膜,并有进出水口。但是传统电解槽内设一个离子隔膜将电解槽分为两区,每个区内只能设置一个极板,因此电解效率比较低,在单位时间内需要电解较多水量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增大电解槽容积、电极板面积等方式增加电解水出水量,但是出水量并不与电解槽容积、电极板面积的增加成正比,因此效率低下。因此,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卡式隔膜电解槽,如图1和图2所示。该卡式隔膜电解槽是由多个形状相同的板块10平行叠置而成,并在第一片与最后一片板块10上设置前、后两片封板20、30,板块10与封板20、30周围设有透孔11、21、31,连接件穿过透孔将板块10与封板20、30连接在一起。板块10的一面设有止水槽12,其中嵌有密封垫圈Q。板块10中间镂空,并在镂空部形成电极板40。单数层电极板40和双数层电极板40分别连接正、负极接点41、42。电极板的正、背面设有隔肋43,由此能够与隔膜50形成隔膜槽。板块10设有高周波突线13,可以利用高周波密封机将隔膜50贴附于板块10上,电极板40的上下两边稍短于隔膜50,形成上、下两个通孔51、52,同时在板块10的没有装设隔膜50的一面上、下处设置流道14和两个进水口15,和两个出水口16。前方的封板20在对应于进水口15处设有入水管22和流道23,在对应于两个出水口16处设置有酸性水出水口24和碱性水出水口25。后方的封板30内面设有防水垫32,再在最后一块电极板40的隔肋43上封塞设置止水垫44。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电解槽容易出现很多问题。首先,上述传统的电解槽是由多层板块和两端的封板紧密连接构成,其密封主要依赖于防水垫、每个板块10的止水槽12及其中嵌入密封垫圈Q,由于层数太多、结构复杂、需要密封的部位太多,因此装配要求较高,密封性能不好。一旦局部密封垫圈老化或者装配的时候出现对位不准,则整个电解槽就会出现漏水。而且,多层板块层叠的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高,装配要求高。其次,由于电解产生的积钙问题,将会妨碍电极板40和隔膜50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定期清洗。但是上述电解槽中板块10的一面密封有隔膜50,因此被隔膜50封闭的电极板表面无法清洗,如要清洗只能撕掉隔膜50,但是撕掉隔膜50后又没有办法更换新的隔膜50。因此无法有效地清洗电极板和隔膜,使得使用寿命缩短,且必须更换整个板块10,包-->括电极板40和隔膜50,而丢弃的整块板块10也会造成资源浪费。此外,在电极板40上形成隔肋43也不利于电极板的清洗,而且增加了电极板的制造工艺流程,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利用高周波密封机将隔膜50贴附于板块10上,很难将隔膜50设置的非常平整,隔膜50经常会出现褶皱现象,使得隔膜容易破损。最后,上述电解槽的电极板使用效率低。由于需要在最后一块电极板40的隔肋43上封塞设置止水垫44,因此最后一片电极板不能够正常发挥电解作用,因此电解效率较低。因此,急需一种电解槽,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制造成本较低,而且主要部件能反复使用,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只是为了加强对本技术的一般背景的理解,不应看作是对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的提示或任何形式的暗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解槽,其能够在内部设置多片电极板,而电解槽的密封由电解槽壳体完成,与电极板的构造无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是U型槽,U型槽的开口部分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一个或多个电解槽入水口;两个电解槽出水口,分别作为酸性氧化电位水出水口和碱性还原电位水出水口;交替设置的电极板和电极板组件;其中电极板组件包括覆膜框体和设置在覆膜框体内的电极板,电极板组件的覆膜框体的正反两面具有离子膜,通过覆膜框体将电解槽内分隔成阴极区和阳极区,电极板组件的覆膜框体上设有框体入水口和框体出水口,框体入水口与电解槽入水口连通,框体出水口与电解槽出水口连通;以及其中每片电极板具有电极接点,通过设置在电解槽上的电极穿孔与外部电解电源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覆膜框体由四片框架和两片离子膜构成,两片框架中间设置一片离子膜形成覆膜框体的前框架,另两片框架中间设置一片离子膜形成覆膜框体的后框架,前后框架中间设置电极板然后连接在一起形成电极板组件。所述覆膜框体的前框架和后框架正反两面分别形成有多条隔肋。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电解槽还包括:分别与每个电解槽入水口连通的入水流道以及用于连通入水流道与电解槽内的入水孔;分别与每个电解槽出水口连通的出水流道以及用于连通出水流道与电解槽内的出水孔。所述电极穿孔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的开口部分设置有密封装置;以及与所述框体出水口对接的所述出水孔设置有密封装置。可选地,所述电解槽包括交替设置的5个电极板和4个电极板组件,所述5个电极板用作阳极电极板,所述4个电极板组件内设置的电极板用作阴极电极板;所述4个电极板组件的框体出水口的数量与所述碱性还原电位水出水口的出水流道连通的出水孔的数量相同,并且每个框体出水口分别与对应的出水孔密封对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解槽,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一个或多个电解槽入水口和两个电解槽出水口;交替设置的电极板和电极板组件;其中电极板组件包括覆膜框体和设置在覆膜框体内的电极板,电极板组件的覆膜框体的正反两面具有离子膜,通过覆膜框体将电解槽内分隔成阴极区和阳极区,电极板组件的覆膜框体上设有框体入水口和框体-->出水口,框体入水口与电解槽入水口连通,框体出水口与电解槽出水口连通;以及其中每片电极板具有电极接点,通过设置在电解槽上的电极穿孔与外部电解电源连接。所述覆膜框体由四片框架和两片离子膜构成,两片框架中间设置一片离子膜形成覆膜框体的前框架,另两片框架中间设置一片离子膜形成覆膜框体的后框架,前后框架中间设置电极板然后连接在一起形成电极板组件。覆膜框体的前框架和后框架正反两面分别形成有多条平行的隔肋。本技术的电解槽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开口部分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使得上壳体和下壳体在开口部分对接时能够形成密封的电解槽。本技术的电解槽还包括设置在电解槽内的电极板和电极板组件。电极板组件包括覆膜框体和设置在覆膜框体内的电极板,每片电极板具有电极接点。电解槽的上壳体或下壳体的与开口部分相对的底部具有电极穿孔,电极接点穿过电极穿孔与电解电源连接。电极板组件内的电极板和电极板组件外的电极板可分别作为阳极或阴极。电解槽设有一个或多个电解槽入水口和两个电解槽出水口,两个电解槽出水口分别为酸性氧化电位水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是U型槽,U型槽的开口部分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一个或多个电解槽入水口;两个电解槽出水口,分别作为酸性氧化电位水出水口和碱性还原电位水出水口;交替设置的电极板和电极板组件;其中电极板组件包括覆膜框体和设置在覆膜框体内的电极板,电极板组件的覆膜框体的正反两面具有离子膜,通过覆膜框体将电解槽内分隔成阴极区和阳极区,电极板组件的覆膜框体上设有框体入水口和框体出水口,框体入水口与电解槽入水口连通,框体出水口与电解槽出水口连通;以及其中每片电极板具有电极接点,通过设置在电解槽上的电极穿孔与外部电解电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是U型槽,U型槽的开口部分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一个或多个电解槽入水口;两个电解槽出水口,分别作为酸性氧化电位水出水口和碱性还原电位水出水口;交替设置的电极板和电极板组件;其中电极板组件包括覆膜框体和设置在覆膜框体内的电极板,电极板组件的覆膜框体的正反两面具有离子膜,通过覆膜框体将电解槽内分隔成阴极区和阳极区,电极板组件的覆膜框体上设有框体入水口和框体出水口,框体入水口与电解槽入水口连通,框体出水口与电解槽出水口连通;以及其中每片电极板具有电极接点,通过设置在电解槽上的电极穿孔与外部电解电源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框体由四片框架和两片离子膜构成,两片框架中间设置一片离子膜形成覆膜框体的前框架,另两片框架中间设置一片离子膜形成覆膜框体的后框架,前后框架中间设置电极板然后连接在一起形成电极板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覆膜框体的前框架和后框架正反两面分别形成有多条平行的隔肋,所述隔肋与电极板的间距设置为0.6mm以内。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电解槽还包括:分别与每个电解槽入水口连通的入水流道以及用于连通入水流道与电解槽内的入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敦杰孔祥兵柳铁伟赵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洲际资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