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拖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94213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幼儿拖拽车,包括车体、关节件和结合件,该车体底部设有转轮,该关节件设于车体前方,用以调整车体的角度;结合件包括连接座、调整臂和束带座,连接座连接于关节件的前端,调整臂分别连接于连接座的左右两侧,具有可横向调整距离的套管和直向调整距离的调整杆,并设有与束带座连接的枢转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束带座与婴儿车骨架固定在一起,密合度高,减低了噪音,并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也有效的调高了安全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幼儿拖拽车,具体为一种即可做婴儿车同时可承载物品或支撑幼儿站立的小车。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中,家庭外出游玩时,若家庭中有年纪小的婴儿或幼儿,通常会搭乘婴儿车以方便父母照护,然而,当家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婴幼儿时,此时,出游时的照护问题反而成为难题。目前有一种双座婴儿车可供两名婴幼儿并排乘坐,其价格虽然较一般婴儿车昂贵,却相当适用于如双胞胎或同龄婴幼儿;但是,当家庭中的孩子年龄相差一岁以上时,若两个孩子同时乘坐这种双座婴儿车内,会导致重心不稳的情况出现,而且随着幼儿年龄增长,这种双座婴儿车由于体积过大导致携带不方便,反而成为家庭出游的一种负担。所以,可附挂在婴儿车后面,并拆卸方便的婴幼儿拖曳车成为了出游的另一种选择;婴幼儿拖曳车可让较小的婴儿乘坐于婴儿车内,较大的幼儿则站立在婴幼儿拖曳车上, 这样家长可以同时照护,如果该拖曳车未乘载幼儿时,并可作为承载行李的工具,大幅减少出游时的不便性。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述的幼儿拖拽车,该幼儿拖拽车1包括一车体11,其底部设有转轮111,车体11前方设有关节件12,可调整与车体11的角度,关节件12前方设有接合件13,包括一座体131、一组相对称的第一调整臂132和第二调整臂133,该第一调节臂 132和第二调整臂133分别设有夹持器34,设置于该夹持器134上的夹具1341可将幼儿拖拽车1连接于婴儿车的轮轴杆、车架或把手等骨架处。上述幼儿拖拽车可固定于各式婴儿车,用于幼儿站立搭乘或承载物品,实用性强, 但是,由于所述夹持器134是通过夹具1341以按压锁扣的方式与婴儿车扣合连接在一起, 无法适当的调整幼儿拖拽车与婴儿车之间的间距,其该夹持器134与婴儿车结合后无法达到完全弥合,导致使用时容易产生碰撞声。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幼儿拖拽车与婴儿车连接密合度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合度佳、稳定性高、应用范围广泛的幼儿拖拽车。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幼儿拖拽车,包括车体、关节件和结合件,该车体底部设有转轮,该关节件设于车体前方,该结合件包括连接座、调整臂、束带座;该连接座连接于关节件前端,该连接座前端两侧各设有滑柱;调整臂包含对应滑柱的套管、调整杆和枢转件,该套管一端延设有定位部,定位部设有贯穿通道,调整杆包含杆体和设于杆体内部的卡固件;杆体穿设于贯穿通道内,枢转件套固于调整杆的杆体前端,枢转件一侧凹设具有枢转轴的圆杆部;该束带座包含座体和扣件,座体一侧延设一设有齿状纹路的束带,座体另侧设有咬合器,该咬合器设有对应束带齿状纹路的啮合部,扣件设置于座体上,扣件设有一卡槽,该卡槽与枢转件的枢转轴结合在一起。所述束带座上设有穿孔。所述定位部与底部设有钻孔。所述卡固件为具有弹性的L型片体,并且卡固体上设有凸粒。所述座体前端设有一止滑件。所述卡槽具有一勾部。本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幼儿拖拽车,包括车体、关节件和结合件,该车体底部设有转轮,该关节件设于车体前方,其特征在于该结合件包括连接座、调整臂、束带座; 该连接座连接于关节件前端,该连接座前端两侧各设有滑柱;调整臂包含对应滑柱的套管,该套管一端部前端上侧延设有第一滑轨部;该束带座上端设有对应于第一滑轨部的第二滑轨部,该束带一侧延设一单面设有齿状纹路的束带,该座体另侧设有咬合器,该咬合器设有对应束带齿状纹路的啮合部。所述束带座设有穿孔。所述座体前端设有止滑件。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幼儿拖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中由于关节件和接合件连接后,可按照不同婴儿车的样式调整至适合的角度后与婴儿车的车体骨架连接,使婴儿车车体延伸成为提供幼儿站立或放置物品的平台,减轻携带婴幼儿出门时的负担;2、本技术中所述接合件设有横向调整宽度的套管和调整前后距离的调整杆,且设有对应各式婴儿车设计的枢转件,可按照实际需求任意调整至最适当的连接状态, 更方便,更实用;3、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束带座与婴儿车骨架固定在一起,密合度高,减低了噪音,并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也有效的调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幼儿拖拽车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仰视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中实施例1中调整臂和束带座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7为图6中6A-6A处的剖视图。图8为图6中6B-6B处的剖视图。图9为本实施例1中枢转件与扣件的结合剖视图。图10为本实施例1中枢转件与扣件拆解动作示意图。图11为本实施例2的立体图。图12为本实施例2的立体分解图。图13为本实施例2的仰视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幼儿拖拽车,如图2-图5所示,包括一车体2、一关节件3和接合件4。车体2 底部设有车轮21两个;关节件3为可调整角度并锁定角度的活动关节,器设置于车体2的、广.> .目丨J万。接合件4包括一连接座5、一对调整臂6和一对束带座7。连接座5连接于关节4件3的前端,该连接座5前端两侧各设有滑柱51。每个调整臂6中包含一套设于滑柱51 的套管61、调整杆62和枢转件63,套管61的另一端设有垂直于轴向的定位部64,该定位部64设有贯穿管道641,并于底部设有多个钻孔642 (如图4所示),该调整杆62包含一杆体621和一卡固件622,该杆体621为一中空杆,其杆身的中部位置设有通孔,该卡固体622 为一具有弹性的L型片体,其固定于杆体621内并设置一盖件623封闭于该杆体621 —端; 该卡固件622底部设有凸粒6221,使杆体621穿入定位部64的贯穿管道641中,凸粒6221 卡入钻孔642中形成固定插接;枢转件63上设有一套孔,用于套住调整杆62的杆体621前端,枢转件63 —侧凸设具有枢转轴632的圆杆部631 ;束带座7包含座体71和扣件72,该座体71 —侧延设一单面设有齿状纹路731的束带73,该座体71另侧设有一供束带73穿伸的穿孔711和一咬合器74,该咬合器74设有对应束带73齿状纹路731的啮合部741,座体71上设有连接部712,该连接部712中间设有一凹槽7121,连接部712后端设有对应扣件72的容置部,该扣件72设有一卡槽721,卡槽721设有弹性片7211和缓冲孔7212 (见图9、图10),卡槽721上端设有一勾部722,该勾部722将枢转件63的枢转轴632限位于卡槽721内,扣件72可透过一如弹簧的弹性件75穿设结合于座体71连接部712的容置部内,座体71前端可嵌设有止滑件76,止滑件76可采用橡胶材质。本实施例所述幼儿拖拽车使用时,如图6-图10所示,将调整臂6的套管61套设于连接座5前端的滑柱51上,套管61具有齿状凹槽611,调整套管61的左右间距,由连接座5的安全扣52固定,将调整杆62穿入定位部64的贯穿通道641,并按压卡固件622的凸粒6221,调整调整杆62在贯穿通道641内的位置,使凸粒6221卡入定位部64的钻孔642 中形成固定插接;调整杆62后端嵌合盖件623,前端套固枢转件63使调整杆62与枢转件 63连接成整体;然后,将扣件72前端抵住弹性件75,再以按压方式植入座体71后端的容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幼儿拖拽车,包括车体、关节件和结合件,该车体底部设有转轮,该关节件设于车体前方,其特征在于:该结合件包括:连接座、调整臂和束带座;该连接座连接于关节件前端,该连接座前端两侧各设有滑柱;调整臂包含:对应滑柱的套管、调整杆和枢转件;该套管一端延设有定位部,定位部设有贯穿通道;调整杆包含杆体和设于杆体内部的卡固件;杆体穿设于贯穿通道内,枢转件套固于调整杆的杆体前端,枢转件一侧凹设具有枢转轴的圆杆部;该束带座包含:座体和扣件,座体一侧延设一设有齿状纹路的束带,座体另侧设有咬合器,该咬合器设有对应束带齿状纹路的啮合部,扣件设置于座体上,扣件设有一卡槽,该卡槽与枢转件的枢转轴结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幼儿拖拽车,包括车体、关节件和结合件,该车体底部设有转轮,该关节件设于车体前方,其特征在于该结合件包括连接座、调整臂和束带座;该连接座连接于关节件前端,该连接座前端两侧各设有滑柱;调整臂包含对应滑柱的套管、调整杆和枢转件;该套管一端延设有定位部,定位部设有贯穿通道;调整杆包含杆体和设于杆体内部的卡固件; 杆体穿设于贯穿通道内,枢转件套固于调整杆的杆体前端,枢转件一侧凹设具有枢转轴的圆杆部;该束带座包含座体和扣件,座体一侧延设一设有齿状纹路的束带,座体另侧设有咬合器,该咬合器设有对应束带齿状纹路的啮合部,扣件设置于座体上,扣件设有一卡槽, 该卡槽与枢转件的枢转轴结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儿拖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座上设有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儿拖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与底部设有钻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金益
申请(专利权)人:统资婴童用品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