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金华专利>正文

鼻、咽喉手术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87684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鼻、咽喉手术巾,包括软质本体,软质本体呈斗篷状,软质本体的帽斗上开有手术孔,帽斗左、右两侧的下边角处设有系带。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鼻、咽喉手术巾,能够一次性将手术巾铺好,可通过系带固定,并使之形成无缝隙的手术无菌区,省时省力。同时,在手术中如遇患者摆动头部,可随时手捏斗篷调整洞巾,暴露手术野,利于手术顺利完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巾,尤其是一种鼻、咽喉手术巾
技术介绍
临床很多医院大都采用传统的手术铺巾法,即上、下、左、右四块手术巾交错,交错处用扣钳扣紧,暴露手术野。由于鼻、咽喉手术大部分是在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患者意识清楚,多取半坐卧位,术中可能术区移动现象,使手术巾下滑,导致手术野改变,影响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咽喉手术巾,能够方便快捷的一次性铺好手术巾,使之形成无缝隙的手术无菌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鼻、咽喉手术巾,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质本体,软质本体呈斗篷状,软质本体的帽斗上开有手术孔,帽斗左、右两侧的下边角处设有系带。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软质本体为棉布。有益效果:使用本技术所述的鼻、咽喉手术巾,能够一次性将手术巾铺好,可通过系带固定,并使之形成无缝隙的手术无菌区,省时省力。同时,在手术中如遇患者摆动头部,可随时手捏斗蓬调整洞巾,暴露手术野,利于手术顺利完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鼻、咽喉手术巾,包括棉布本体1,棉布本体1呈斗篷状,棉布本体1的帽斗3上开有手术孔2,帽斗3左、右两侧的下边角处设有系带4、5。所述棉布本体长约230cm,宽约150cm,在手术区50cm做一斗蓬,将斗篷反戴患者头部,在鼻根部至下颌下制作一椭圆型孔,孔长约 15cm,宽约 10cm,帽斗左、右下角处各做一系带。在常规消毒后,先把手术巾的手术孔对准患者的手术野如鼻部、口腔,斗蓬戴于头部,然后再展开洞巾的尾部盖于患者身上,下端在患者脚下,最后把系带系于手术床的两边。-->

【技术保护点】
1.鼻、咽喉手术巾,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质本体,软质本体呈斗篷状,软质本体的帽斗上开有手术孔,帽斗左、右两侧的下边角处设有系带。

【技术特征摘要】
1.鼻、咽喉手术巾,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质本体,软质本体呈斗篷状,软质本体的帽斗上开有手术孔,帽斗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芬刘金华李谨王琴金燕瞿燕平罗四维朱普堂
申请(专利权)人:刘金华张远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