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838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按摩机,其包括倾斜地安装于转动主轴上的一对摇动捏揉滚子;安装机构,它包括:外轴瓦设于主轴的外周;内轴瓦设于捏揉滚子的内周;以及钢珠被保持于两轴瓦间;滑动引导机构,其防止捏揉滚子的转动,同时容许伴随动的滑动动作。此滑动导引机构包括:导槽,形成于不施行捏揉滚子按摩动作侧之圆周部;以及滑动导引部,嵌合于导槽,而沿着主轴方向来配置。该按摩机具有缩小转动用的空间,而使按摩机小型化。(*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机的构造,其倾斜地安装于转动主轴上的一对捏揉滚子借由转动产生摇动,且由此摇动使滚子相互间的间隔扩大缩小,从而施行按摩动作。公知的一种按摩机如,日本平面9年技术登录2539695号所述,其通过摇动一对捏揉滚子使其相互间的间隔扩大缩小,由此施行按摩动作。在这种按摩机上,有一对捏揉滚子倾斜地安装于主轴上。且此倾斜是隔着左右之一对捏揉滚子的中间位置而左右对称地配置。通过使主轴转动而使所述一对滚子在转动之同时摇动。由此摇动而使倾斜之捏揉滚子之相互间的间隔扩大缩小。若将脚等放置于此间隔扩大缩小的部分,则可施行如由两侧部对脚底予以按压放松的按摩动作。然而,在以上的已知按摩机上,捏揉滚子的整体形状大体为圆形,并在此圆形的中心位置相对于主轴安装。因此,捏揉滚子在施行按摩动作一侧的突出量与不施行按摩动作一侧的突出量相同。亦即,相对于主轴呈对称的形状。所以,捏揉滚子的转动用的空间变大,难以使按摩机小型化。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缩小捏揉滚子之转动用的空间,而使按摩机小型化的按摩机。为解决以上课题,在第一实施方案的按摩机上,使主轴转动,而使倾斜地安装于此主轴的一对捏揉滚子摇动,且由此摇动使捏揉滚子相互间的间隔扩大缩小,而施行按摩动作,其特征在于包括捏揉滚子,在相对于上述主轴偏心的位置施行安装,使其在施行上述按摩动作一侧突出;安装机构,将捏揉滚子仅在大体圆周方向不被限制的状态下安装于上述主轴;以及滑动导引机构,为了防止捏揉滚子的转动,而容许伴随设于不施行上述按摩动作一侧之上述摇动的滑动动作。第二实施方案的按摩机的特征在于上述滑动导引机构包括导槽,形成于捏揉滚子上不施行上述按摩动作一侧之圆周部上;以及滑动导引部,其嵌合于此导槽内,并沿着上述主轴方向配置。第三实施方案的按摩机的特征在于上述安装机构包括外轴瓦,设于主轴的外周;内轴瓦,设于捏揉滚子的内周;以及钢珠,被保持于上述外轴瓦与内轴瓦。以下将借助附图说明图1至图5,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之按摩机的整体纵剖面图。图2为图1的整体外观图。图3为显示图2之重要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显示图3之右侧的捏揉滚子;(A)为纵剖面图;(B)为(A)的正视图。图5是显示图3之左侧的捏揉滚子;(A)为纵剖面图;(B)为(A)的正视图。如图2所示的整体外观图,按摩机1的壳体3整体是大体形成如新月般圆弧状,且于此大体圆弧状的大致中央的内侧设有由布等柔性盖体5所覆盖的施行按摩动作的机构。大体圆弧状的图中左端部形成握把部7,且于此握把部7的末端设有电源线9。如作为图2之纵剖面图的图1所示,由电源线9供给电源的马达11连接有一个三段式行星齿轮机构13,作为减速机构。此三段式行星齿轮机构13安装在作为主轴的主轴管15的内部。如图3所示,在此三段式行星齿轮机构13中,第一行星齿轮21绕着马达11之轮出轴17所连结的第一太阳齿轮19的周围公转,且于第一此行星齿轮21的周围固设有第一齿圈23。第二行星齿轮27绕着与第一行星齿轮21连接的第二太阳齿轮25的周围公转,且于此第二行星齿轮27的周围固设有第二齿圈29。第三行星齿轮33绕着与第二行星齿轮27连接的第三太阳齿轮31的周围公转,且于此第三行星齿轮33的周围固设有第三齿圈35。在作为三段式行星齿轮13输出部的第三行星齿轮33上连结有主轴管15。为了可自由伸缩,构成此主轴管15的二管,亦即内管15a及外管15b在同轴状态下可相互重叠,而仅于转动方向被卡止,但在轴线方向上可滑动。此卡止是通过沿轴线方向形成在内管15a之外周面的凸条37嵌合在形成在外管15b之内周面的凹槽39而构成。在此主轴管15的内部同轴地设有螺杆41,进给螺帽(feed nut)43旋合在形成此螺杆41之外周的外螺纹上。外管15b卡止在此进给螺帽43上。亦即,与螺杆41一体且同轴地配置的转动筒45,其图中左端借助轴承47可相对内管15a自由转动地安装,而其图中右端可相对壳体3自由转动。旋合于螺杆41的进给螺帽43穿过形成于辆动筒45上的轴向槽孔(slit)49而使卡合部43a突出。此卡合部43a嵌入到形成在外管15b之图中右端内周的环状凹部51中,从而在轴线方向卡止。如图1所示,螺杆41的图中右端与手动齿轮机构53连接。亦即,在螺杆41之右端设置直径较小的第一手动齿轮55,而直径较大的第二手动齿轮57啮合于此第一手动齿轮55。而直径较大的第四手动齿轮61啮合于与此第二手动齿轮57同轴设置之直径较小的第三手动齿轮59。此第四手动齿轮61穿过设置在按摩机1之壳体3上的窗口63而露出外部。因此,借由手动而可转动此第四手动齿轮61的露出部份。如图1及图3所示,在构成主轴管15之内管15a及外管15b上分别安装有捏揉滚子65、67,其安装方向倾斜于主轴管15,且捏揉滚子65、67是仅在大体圆周方向不被限制的状态下安装于主轴管15上。如图4及图5所示,此安装机构的外轴瓦(retainer)71一体设置于安装在内管15a或外管15b的安装套筒(sleeve)69的外周,而内轴瓦73设置于捏揉滚子65、67的内周。且于外轴瓦71与内轴瓦73之间保持有钢珠75。于是,捏揉滚子的倾斜取决于内轴瓦73相对于安装套筒69的角度,该倾斜角相对于与垂直于主轴管15的轴线左右对称。此外,各捏揉滚子65、67在相对于主轴管15有一定偏心的位置上施行安装,借此而使施行按摩动作侧,亦即图中下侧成为突出的形状。如图1所示,在不施行按摩动作一侧,亦即图中上侧设有滑动导引机构77,用以防止捏揉滚子65、67的转动,同时容许伴随捏揉滚子65、67之摇动的滑动动作。亦即,此滑动导引机构77由板状的滑动导引部81嵌合于形成在不施行捏揉滚子65、67之按摩动作侧之圆周部之槽孔状的导槽79。此滑动导引部81被固定于壳体3,且与主轴管15平行地被配置。以下描述按摩机的摇摆运动若马达11转动,则其转动经由三段式行星齿轮机构13来减速后传送至主轴管15。当主轴管15转动时,各捏揉滚子65、67在转动的同时产生摇动,但是由于滑动导引机构对转动的限制,因而捏揉滚子65、67仅产生摇摆运动。亦即,随着主轴管15转动,主轴管15的各外轴瓦71沿轴线方向的可视位置左右变化,且此变化经由钢珠75及内轴瓦73而传送至捏揉滚子65、67。由此使施行捏揉滚子65、67在按摩动作一侧(图中下侧)的间隔扩大缩小并通过这种左右摆动实现按摩动作。此时,经由钢珠75的滚动摩擦,也同时产生拉动捏揉滚子65、67而转动的趋势,但由于滑动导引部81嵌合于形成在捏揉滚子65、67上的导槽79中,从而防止捏揉滚子65、67转动。随着摇摆运动,捏揉滚子65、67沿着滑动导引部81而在主轴管15的轴线方向产生滑动动作。借此,而容许摇动。另外,滑动导引部81具有充份的长度,因而亦容许下述之主轴管15的伸缩动作。由三段式行星齿轮机构13产生的减速运动如下述方式进行。亦即,若连接于马达11之输出轴17的第一太阳齿轮19转动,则第一行星齿轮21缓慢地公转,并带动与此第一行星齿轮21连接的第二太阳齿轮25转动。随第二太阳齿轮25的转动,则第二行星齿轮27以更缓慢的速度公转,并带动与此第二行星齿轮27连接的第三太阳齿轮31转动。随第三太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摩机,借由使主轴转动,而使倾斜地安装于此主轴的一对捏揉滚子摇动,且借由此摇动来使该捏揉滚子之相互间的间隔扩大缩小,而施行按摩动作,其特征在于包括:捏揉滚子,在相对于上述主轴偏心的位置施行安装,使其在施行上述按摩动作一侧突出; 安装机构,将捏揉滚子仅在大体圆周方向不被限制的状态下安装于上述主轴;以及滑动导引机构,其防止捏揉滚子的转动,但容许伴随设在不施行上述按摩动作一侧之上述摇劝的滑动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广泽俊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的场电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