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勇专利>正文

无功补偿装置开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7351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开关,用于在交流补偿电路中对电容器实施过零投切以及相关的一些辅助功能,具体为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开关。其特点是:反并联的晶闸管模块C的K1和K2引脚连接并与过电流保护电路E的1引脚连接;过零检测电路A的1引脚和3引脚和反并联的晶闸管模块C的K1和K2端相连接并将检测信号通过其2引脚发送给触发电路B的2引脚;同时触发电路B的1引脚接受控制信号D的1引脚的控制信号,触发电路B的3引脚和4引脚分别与反并联的晶闸管模块C的G1和G2连接;过电压保护电路F的1引脚和2引脚分别与反并联的晶闸管模块C的K1和K2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反应灵敏、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安装方便、调试简单、快捷准确。这些元件均固定在指定的散热器上形成独立的单元模块。电气间隙、电磁兼容等问题形成一个集成的模块化开关。充分简化了无功补偿装置补偿支路的结构,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开关,用于在交流补偿电路中对电容器实施过零投切以及相关的一些辅助功能,具体为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开关。
技术介绍
在无功补偿装置中,投切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器件,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补偿装置是否能正常稳定工作。现在应用于无功补偿装置中的投切开关基本是由晶闸管作为主开关器件,配套M0C3083芯片制成的自举式触发模块,再将一些辅助器件都布置在补偿柜的一定的区域内,器件安装分散,虽然能实现电容器的投切功能操作,但是,其过零触发滞后会产生一定的电流冲击,同时,由于检测、触发、晶闸管模块、保护单元分离安装,这就造成了元件的离散性给使用带来的极大地不便,而且给检修和安装也带来了诸多的麻烦。在同类产品中由于诸多的原因,很难将多种器件集中到一个集成化的环境下使用, 因此造成了无功补偿装置产品的内部复杂,安全性差等诸多不利的因素,如果可以将检测、 触发、可控硅、保护单元集成形成一个模块化就可以将无功补偿装置内部的结构简化,形成以电抗器、电容器、功率单元等组成的补偿主回路,使无功补偿装置的内部结构大大简化。 并经中国专利查询光盘,没有发现有解决此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开关,它包含过零检测电路A、触发电路B、过电流保护电路E、过电压保护电路F、、反并联的晶闸管模块C,其特征在于,反并联的晶闸管模块C的K1和K2引脚连接并与过电流保护电路E的1引脚连接;过零检测电路A的1引脚和3引脚和反并联的晶闸管模块C的K1和K2端相连接并将检测信号通过其2引脚发送给触发电路B的2引脚;同时触发电路B的1引脚接受控制信号D的1引脚的控制信号,触发电路B的3引脚和4引脚分别与反并联的晶闸管模块C的G1和G2连接;过电压保护电路F的1引脚和2引脚分别与反并联的晶闸管模块C的K1和K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开关,它包含过零检测电路A、触发电路B、过电流保护电路E、过电压保护电路F、、反并联的晶闸管模块C,其特征在于,反并联的晶闸管模块C的Kl和K2 引脚连接并与过电流保护电路E的1引脚连接;过零检测电路A的1引脚和3引脚和反并联的晶闸管模块C的Kl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