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63375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由细砂为0~85%,粉煤灰为14~85%,减水剂为0.5~1.5%,早强剂为0~1%,膨胀剂为0~25%,引气剂为0~5%组成。在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时,该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还需要加入水泥和水,搅拌均匀后使用。使其无泌水分层、不收缩,且能够补偿浆体的收缩或具有一定的膨胀性能,浆液均匀、不易被板底水分所稀释,浆液质量好,具有防水浸入功能使灌浆材料的24小时强度达到3.5MPa以上,使其与所灌基层的抗压强度相匹配,使混凝土面板重新获得均匀的板底支撑,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压浆
的灌浆剂,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压浆技术的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
技术介绍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路面行车荷载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板底脱空是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一种破坏现状。正常情况下,受到均勻支撑的面板,荷载作用位置应力较小,一旦脱空板角处由于基础支撑的丧失处于悬臂状态,板内将产生过大的应力、剪力,混凝土板块很快达到极限寿命。灌浆处治可以改善板底原有脱空受力状态, 恢复板体与地基的连续性。达到加固基础,治理病害的目的。除了灌浆的施工工艺技术之外灌浆材料的品质是非常关键的,现有灌浆材料往往存在以下缺陷灌浆材料的强度与基层的强度不匹配(即过高或过低)、灌浆材料的收缩或泌水较大,灌浆材料的防水功能较差, 其膨胀率不能补偿灌浆材料的收缩,导致板底灌浆后仍然处于脱空状态。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处治的灌浆剂在结构与使用上, 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灌浆剂存在的问题,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灌浆剂存在的强度与基层的强度不匹配所造成的混凝土面板二次脱空,从而加快了混凝土路面的破坏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与所灌基层的抗压强度相匹配,使混凝土面板重新获得均勻的板底支撑,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灌浆材料的M小时强度达到3. 5MPa以上,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073. 1-2001中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灌浆处治时,当浆体达到3. 5MPa时可以开放交通。该灌浆剂实现M小时通车。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灌浆材料的流动度较大,使其的可灌性好,浆液的扩散半径大,填充脱空板底的效果好。板下封堵的浆液的扩散半径包含浆液围绕注浆孔在脱空区所能流经的水平距离和浆液在注浆压力或自重作用下在垂直向下进入基层的深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灌浆材料的泌水较大,使其无泌水分层,浆液均勻,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灌浆材料的收缩大,使其不收缩,且能够补偿浆体的收缩或具有一定的膨胀性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板底水分易稀释,使其不易被板底水分所稀释,浆液质量好,具有防水浸入功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包括细砂为O 85%,粉煤灰为14 85%,减水剂为 0.5 1.5%,早强剂为0 1%,膨胀剂为0 25%,引气剂为0 5%。前述的脱空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其中所述的高效减水剂型号为SF-I。前述的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其中所述的早强剂是无水硫酸钠和微硅粉的混合物,其中,微硅粉中的硅灰中细度小于1 μ m的占80%以上,平均粒径在0. 1 0. 3 μ m, 比表面积为20 28m2/go前述的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其中所述的膨胀剂为UEA膨胀剂,属于硫铝酸钙类膨胀剂。前述的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其中所述的引气剂为铝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将其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在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时,还需要加入水泥和水,搅拌均勻后使用,其中,该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为23-50%,水为18% -30%,水泥为沘-50%。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具有优良的流动性和可灌性本灌浆剂采用的是高效减水剂、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较好,水泥净浆流动度较高,同时掺入适量的I级粉煤灰,优质粉煤灰中含有70%以上的球状玻璃体,其表面光滑无棱角,性能稳定,在浆体中起到润滑作用,水泥颗粒易聚集成团,粉煤灰颗粒粒径小于水泥颗粒的粒径,可以有效的分散水泥颗粒并且适量的粉煤灰填充在水泥浆颗粒之间增加了浆液的流动度,减少泌水和离析现象。2、本专利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无泌水分层,该专利技术在保持了高流动前提下提高了浆体的粘度,避免了浆体的有效分离,浆体在硬化后的泌水为零。3、本专利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具有与所灌基层强度匹配, 使灌后的基层能够对混凝土面板起到均勻支撑,克服了传统灌浆材料的强度与基层的强度不匹配所造成的面板二次应力集中现象,从而加快了混凝土路面的破坏。增加矿物掺合料可以在提高早期强度,并且保证后期强度的稳定增长。强度范围1天抗压强度达到3. 5MPa 以上,3天立方体抗压强度8-10Mpa ;28天抗压强度15_25Mpa ;4、本专利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不收缩,且能够补偿浆体的收缩或具有一定的膨胀性能,膨胀率的大小可根据脱空大小及实际情况需要调配,能够达到 0. 5% -4% ;5、本专利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不易被板底水分所稀释,具有防水浸入功能。室内进行试验发现,盆底的水能够被浆体推到浆液的表层,浆液而不被稀释。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其主要包括 细砂为0 85%,粉煤灰为14 85%,SF-I型高效减水剂为0. 5 1. 5%,无水硫酸钠和微硅粉组成的早强剂为0 1 %,UEA型膨胀剂为0 25%,铝粉引气剂为0 5%。其中, 微硅粉中的硅灰中细度小于Ιμπι的占80%以上,平均粒径在0. 1 0.3 μ m,比表面积为 20 ^m2/g。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实施例1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配方如下细砂含量65 %,粉煤灰含量25 %,SF-I型高效减水剂含量0.5%,无水硫酸钠和微硅粉组成的早强剂含量0.5%,UEA型膨胀剂含量9%,铝粉引气剂含量0%。在进行板底灌浆处理时,将本专利技术与水泥加入水中,拌合均勻使用。掺配比例为水20%、水泥32%、该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为48%。实施例2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配方如下细砂含量75%,粉煤灰含量15%,SF-I型高效减水剂含量0. 6 %,无水硫酸钠和微硅粉组成的早强剂含量0.6%,UEA型膨胀剂含量8.8%,铝粉引气剂含量0%。在进行板底灌浆处理时,将本专利技术与水泥加入水中,拌合均勻使用。掺配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其特征在于:细砂为0~85%,粉煤灰为14~85%,减水剂为0.5~1.5%,早强剂为0~1%,膨胀剂为0~25%,引气剂为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其特征在于细砂为0 85%,粉煤灰为14 85%,减水剂为0.5 1.5%,早强剂为0 1%,膨胀剂为 0 25%,引气剂为0 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空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高效减水剂型号为SF-I。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流态微膨胀抗稀释灌浆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早强剂是无水硫酸钠和微硅粉的混合物,其中,微硅粉中的硅灰中细度小于Iym的占80%以上, 平均粒径在0. 1 0. 3 μ m,比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天玲付智覃润浦田波罗翥王稷良刘英王大鹏潘昊宇彭鹏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