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纺织技术制造的软性加热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各种可发热的功能性织物也随之被开发出来。以下将详述现有关于可发热之功能性织物的技术。第一类型的可发热功能性织物是利用传统的加热线圈或是加热片所形成的加热装置为主,并与典型的织物结合,第一类型的可发热功能性织物仅仅用纺织品包裹传统的加热线圈、加热片而已。该种类型加热装置如美国专利第6,160,246号、美国专利第 6,111,233号、美国专利第5,792,714号、中国台湾技术专利公告号第135,293号、中国台湾技术专利公告号第观2,662号,以及中国台湾技术专利公告号第117,353号所述。第一类型的可发热功能性织物存有许多如下缺点(1)传统的加热线圈、加热片过于笨重,利用传统加热线圈、加热片所制成的可发热功能性织物自然不易携带,所以应用型态受限,通常以轻薄片状应用型态出现,如电热毯;(2)传统的加热线圈、加热片不利于加工,很难做成穿戴式的加热装置;C3)此类型的加热装置,加热线圈、加热片与人体之间, 还需要至少一层或多层厚的纺织品做隔绝,以保护人体不受伤害,加上加热线圈、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性加热组件,其特征是:包括一绝缘的软性基底,以及若干根可导电的包芯纱,所述若干根包芯纱以一纺织工法与所述软性基底整合,所述每根包芯纱由一芯纱以及至少一根经滚轧的金属丝构成,所述金属丝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芯纱上,所述芯纱为至少一根导电芯长纤或多根导电短纤或至少一根非导电芯长纤或多根非导电短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性加热组件,其特征是包括一绝缘的软性基底,以及若干根可导电的包芯纱,所述若干根包芯纱以一纺织工法与所述软性基底整合,所述每根包芯纱由一芯纱以及至少一根经滚轧的金属丝构成,所述金属丝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芯纱上,所述芯纱为至少一根导电芯长纤或多根导电短纤或至少一根非导电芯长纤或多根非导电短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加热组件,其特征是还包括设在软性基底上、与电源电连接的两端子,所述两端子与所述包芯纱电气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加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软性基底为膜材、织布、不织布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性加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膜材由高分子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性加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高分子材料为PE、PP、PI、PU、 TPU, PVC, PTEE以及人工橡胶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加热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富标,郭俊荣,
申请(专利权)人:奕嘉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