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刺破型线缆连接器端子与线缆接合方式基本为铆接式和IDC两种方式,随着市场化的发展趋势,铆接式与IDC此两种接合方式不能满足产品对不同型号线缆的需求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多功能的满足对不同型号线缆的使用的线缆连接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本体和接线端子,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组合在一起的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的纵向上开设有第一窗口,所述第二模块的纵向上开设有第二窗口,所述接线端子采用嵌件注塑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内,所述接线端子一端处于所述第一窗口处,另一端处于第二窗口处。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子是由一折弯部分和一直体部分构成的弹性悬臂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子的折弯部分处于所述第一窗口处,所述接线端子的直体部分处于所述第二窗口处。本技术中,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设开的第二个框口是为了防止嵌件注塑的过程中,接线端子在放入模具,端子梁需要支持力,进而保证接线端子在模具中平稳度,同时产品在使用中,接线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本体(1)和接线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1)包括组合在一起的第一模块(11)和第二模块(12),所述第一模块(11)的纵向上开设有第一窗口(111),所述第二模块(12)的纵向上开设有第二窗口(121),所述接线端子(2)采用嵌件注塑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1)内,所述接线端子(2)一端处于所述第一窗口(111)处,另一端处于第二窗口(121)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本体(1)和接线端子O),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1)包括组合在一起的第一模块(11)和第二模块(12),所述第一模块(11)的纵向上开设有第一窗口(111),所述第二模块(12)的纵向上开设有第二窗口(121),所述接线端子 (2)采用嵌件注塑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1)内,所述接线端子( 一端处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松,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翰菱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