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4906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主要包括:第一交换设备接收到需要转发的数据流,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获取接收所述数据流的目的网络设备;当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的状态为正常时,所述第一交换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大大地减少堆叠端口所需要的带宽,解决堆叠端口带宽不足的问题。可以减少交换设备上的堆叠端口的数量,增加交换设备上的用于和网络设备交互数据的端口数量,提高交换设备上的端口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trunk(链路聚集)技术是一种以太网链路聚合技术,可以实现负荷分担和冗余备份。目前,在以太网交换应用中,trunk技术被广泛应用。随着端口数量需求的不继增加, 各类以太网交换设备开始采用多芯片堆叠方式来扩充端口数量,跨芯片trunk技术在多芯片堆叠基础上出现。在多芯片堆叠时不同芯片的端口绑定在一起,通过跨芯片trunk实现链路的冗余备份和负荷分担功能。跨芯片trunk要支持负荷分担,芯片间的堆叠端口带宽=端口带宽X端口数量。若一个端口带宽为1( ,端口数量为10,则堆叠端口带宽为10(ib。以框内(背板)以太网交换应用中为例,通常采用多个线卡通过两个交换芯片进行数据交互,这时两个交换芯片之间的堆叠端口需要比较大的带宽。比如,在图1所示的以太网交换应用场景中,线卡1、线卡2和线卡3通过交换芯片A和交换芯片B进行数据交互。 线卡1、线卡2和线卡3中的构成trunk的两条链路的带宽都为10G,由于线卡1、线卡2和线卡3传输给交换芯片A的数据有可能同时通过交换芯片A和交换芯片B之间的堆叠端口传输到交换芯片B,因此交换芯片A和交换芯片B之间的堆叠端口的带宽至少需要30G,才能满足数据交换的需要。而在图1中,交换芯片A和交换芯片B之间的堆叠端口为2X10 =20G,满足不了数据交换的需要。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增加交换芯片之间的堆叠端口的带宽的方法为在两个交换芯片之间使用多个堆叠端口 trunk在一起,从而提高堆叠端口带宽,解决堆叠端口带宽不足的问题。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增加交换芯片之间的堆叠端口的带宽的方法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该方法将占用每个交换芯片的多个端口来用作trunk 在一起的堆叠端口,从而减少了每个交换芯片上的用于和线卡交互数据的端口数量,导致交换芯片上的端口的利用率降低。比如,如图2所示,将交换芯片A和交换芯片B上的5个端口用作trunk在一起的堆叠端口,堆叠端口带宽达到50G。如果交换芯片A和交换芯片上总共有10个端口,则交换芯片A和交换芯片B上只剩下5个端口用于和线卡交互数据,交换芯片A和交换芯片B上的端口的利用率只有5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以提高交换设备上的端口的利用率。一种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在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之间设置堆叠端口,所述方法具体包括第一交换设备接收到需要转发的数据流,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获取接收所述数据流的目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判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的状态是否为正常,如果是,则所述第一交换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否则;所述第一交换设备通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之间的堆叠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第二交换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交换设备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在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之间设置堆叠端口,所述的第一交换设备,用于接收需要转发的数据流,获取接收所述数据流的目的网络设备,判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的状态是否为正常,如果是, 则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否则;通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之间的堆叠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第二交换设备;所述的第二交换设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 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由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交换设备优先选择本交换设备上的端口进行数据转发,从而可以大大地减少堆叠端口所需要的带宽, 解决堆叠端口带宽不足的问题。可以减少交换设备上的堆叠端口的数量,增加交换设备上的用于和网络设备交互数据的端口数量,提高交换设备上的端口的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以太网交换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将交换设备A和交换设备B上的5个端口用作trunk在一起的堆叠端口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以太网交换应用场景图;图5为针对图4所示的应用场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原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便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几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实施例一在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之间设置堆叠端口,多个网络设备通过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进行数据交换,每个网络设备都分别和第一交换设备、第二交换设备之间通过端口连接。该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的处理步骤步骤31、第一交换设备接收到需要转发的数据流,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获取接收所述数据流的目的网络设备。步骤32、当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的状态为正常时,所述第一交换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由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交换设备优先选择本交换设备上的端口进行数据转发,从而可以大大地减少堆叠端口所需要的带宽,解决堆叠端口带宽不足的问题。可以减少交换设备上的堆叠端口的数量,增加交换设备上的用于和网络设备交互数据的端口数量,提高交换设备上的端口的利用率。该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太网交换应用场景如图4所示,第一交换板、第二交换板分别提供M个IOG端口,第一交换板上的两个端口分别和第二交换板上的两个端口构成堆叠端口,第一交换板和第二交换板之间有两条trunk在一起的互连链路,堆叠端口带宽仅有 20( 。线卡N(O-IO)的每个端口为10G,第一交换板和第二交换板分别与每个线卡 N(O-IO)之间有两条互连链路,线卡N(O-IO)到第一交换板和第二交换板的4条互连链路 trunk 在一起。具体而言,所述的步骤31的第一交换设备获取接收所述数据流的目的网络设备, 可以包括在第一个交换设备、第二交换设备上预先保存各个网络设备的接收地址和各个网络设备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上述网络设备可以为线卡,当每个线卡等网络设备和各个交换设备之间的多条链路trun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之间设置堆叠端口,所述方法具体包括:第一交换设备接收到需要转发的数据流,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获取接收所述数据流的目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判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的状态是否为正常,如果是,则所述第一交换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否则;所述第一交换设备通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之间的堆叠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第二交换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交换设备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之间设置堆叠端口,所述方法具体包括第一交换设备接收到需要转发的数据流,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获取接收所述数据流的目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判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的状态是否为正常,如果是,则所述第一交换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否则;所述第一交换设备通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之间的堆叠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第二交换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交换设备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获取接收所述数据流的目的网络设备包括第一个交换设备获取所述数据流的目的地址,根据该目的地址查询预先保存的各个网络设备的接收地址和各个网络设备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数据流的目的网络设备的标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交换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包括在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上分别维护包括各个端口的标识、状态、端口所位于的交换设备的标识、端口连接的网络设备的标识的交换表,所述的端口包括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上的所有端口;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根据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标识查询所述交换表,根据查询结果确定有位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上、状态为正常、连接的网络设备为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所述第一交换设备通过所述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第一交换设备通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之间的堆叠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第二交换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交换设备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包括在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上分别维护包括各个端口的标识、状态、端口所位于的交换设备的标识、端口连接的网络设备的标识的交换表,所述的端口包括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上的所有端口;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根据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标识查询所述交换表,根据查询结果确定没有位于所述第一交换设备上、状态为正常、连接的网络设备为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 但是,有位于所述第二交换设备上、状态为正常、连接的网络设备为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 Π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通过所述堆叠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第二交换设备,所述第二交换设备通过所述状态为正常、连接的网络设备为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交换设备通过所述状态为正常、连接的网络设备为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包括所述第二交换设备获取所述数据流的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立黄立刚童运民陈小勤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