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计量印刷油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1615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计量印刷油墨的装置,包括墨斗辊(3)、墨斗(4)和用于该墨斗(4)的支承装置(28),该支承装置允许相对于所述墨斗辊(3)来调节所述墨斗(4),其中,该支承装置(28)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产生保持力的弹性元件。所述支承装置(28)这样构成,使得由于所述保持力引起的力流使所述墨斗辊(3)这样地弯曲,使得该墨斗辊的纵向的外轮廓与所述墨斗(4)的纵向的外轮廓相适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计量印刷油墨的装置,其包 括墨斗辊、墨斗和用于墨斗的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允许相对于墨斗辊调节墨斗,其中, 所述支承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产生保持力的弹性元件。
技术介绍
这种装置在印刷工作中遭受复杂的负荷,因此导致墨斗和墨斗辊弯曲。为了避免 或补偿这种干扰性的弯曲已经提出了多种措施。在DE 3033998A1中提出,通过将墨斗固定在墨斗辊的轴颈上来缩短弯曲长度。所 述固定借助于牵引装置、例如缠绕在承载环上的钢丝绳进行,所述承载环支承在墨斗辊的 轴颈上。为了张紧牵引装置,存在具有死点的翻转张紧装置,翻转张紧装置的张紧杠杆可移 动超过所述死点。可以设想的是,墨斗以任意的方式被支撑,从而在墨斗的工作位置中确定 在该墨斗与墨斗辊之间所需的距离。在DE 3427909A1中描述了一种装置,该装置的墨斗装备有滚子,所述滚子靠置在 墨斗辊的圆周表面上,以便支撑墨斗。根据一个提到的变型方案,用于将滚子支撑在墨斗辊 上的力可以通过弹簧产生并且根据提到的另一变型方案借助于张紧杠杆产生,所述张紧杠 杆运动越过一个死点。在DE 3218045AU DE 40U949C1 和 EP 0533308A1 中描述了另外的现有技术。在 这些公知的装置中,没有足够地考虑在印刷工作中出现的负荷和由此导致的弯曲状况。由 此不能完全避免所谓的边缘载荷的出现。所述边缘载荷是墨斗的计量元件,所述计量元件 的计量边缘相对于墨斗辊的母线由于所述弯曲而以不期望的方式倾斜。相应计量元件的所谓的零位置通过计量元件相对于墨斗辊的设定好的最小间距 来确定。在计量元件设定好时,所述间距为大约5 μ m。如果存在计量元件的倾斜位置,则计 量元件的仅仅一个边缘、例如右边缘遵守所需的5 μ m间距并且另一边缘(在给出的实例中 为左边缘)相对于墨斗辊具有15 μ m的间距。其结果是,在计量元件的宽度上平均的油墨 层厚度加倍。如果机器操作者试图通过计量元件的再调节来补偿所述效应,则在计量元件 与墨斗辊之间导致机械接触并且从而导致磨损,这将导致机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计量印刷油墨的装置,其中,可靠地避免墨斗的 计量元件与墨斗辊由于负荷引起的接触和由此导致的磨损。所述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装置来解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计量印刷油墨的装置,其包括墨斗辊、墨斗和用于该墨斗 的支承装置,该支承装置允许相对于所述墨斗辊来调节所述墨斗,其中,该支承装置具有至 少一个用于产生保持力的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这样构成,使得由于所述保 持力引起的力流使所述墨斗辊这样地弯曲,使得该墨斗辊的纵向的外轮廓与所述墨斗的纵3向的外轮廓相适配。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中可靠地避免了所谓的边缘载荷(Kantentrager)。所述边缘载荷 是墨斗的下述计量元件,所述计量元件的计量边缘相对于墨斗辊的母线以不期望的方式倾 斜。实际上,边缘载荷的避免在一些墨斗中(其计量元件是通过弹簧压向墨斗辊的计量滚 筒或计量偏心件)意义不大。在下述墨斗中(所述墨斗的计量元件被构造为计量滑移件、 计量舌或计量杠杆并且分别不是通过弹簧压到墨斗辊上),边缘载荷的避免是特别重要且 有利的。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墨斗优选是这些以计量滑移件或计量舌或计量杠杆作为计量元件的 墨斗。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有利的进一步构型,下面对其进行简短阐述。在一个进一步构型中,墨斗辊的弯曲线相对于墨斗凸拱。墨斗辊的轴向的或纵向 的弯曲线向着墨斗弯曲。墨斗辊的向着墨斗的外轮廓线优选如在工作压力的作用下同样弯 曲的墨斗的向着墨斗辊的外轮廓线一样在同一方向上延伸。可以实现最佳的适配,其中,所 述两个外轮廓线基本上在其整个长度上彼此平行或相互等间距地延伸,从而由这两个外轮 廓线形成的间隙基本上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同一间隙宽度。墨斗的所述外轮廓线与墨斗辊 的外轮廓线平行地延伸,所述墨斗的外轮廓线可以通过墨斗的设置在一排中的计量元件的 计量边缘构成。墨斗辊和墨斗的通过弯曲产生的弯拱是可逆的并且在取消所述保持力和工 作力的情况下可以复位。在另一进一步构型中,墨斗具有第一支撑滚子,当墨斗合压到墨斗辊上时,墨斗通 过所述第一支撑滚子支撑在墨斗辊上。所述第一支撑滚子可以仅仅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滚 子,其中一个支撑滚子在一个靠近墨斗辊球的一个端部的滚子滚道上在该球上滚动并且另 一支撑滚子在一个靠近所述球的另一端部的滚子滚道上在该球上滚动。但是所述第一支撑 滚子也可以包括多于两个第一支撑滚子,例如两个支撑滚子对。不管第一支撑滚子的数量 为何,它们的设置在墨斗辊球上的支撑滚子滚道都位于印刷机的最大印刷宽度之外,从而 使得第一支撑滚子在印刷图中不会引起干扰。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滚子以有利的方式得到对 于计量间隙重要的、由第一支撑滚子之间的间距导致的弯曲长度。此外,自动地补偿墨斗辊 的径向振摆误差和墨斗辊的几何旋转轴线与墨斗铰链的几何旋转轴线之间由于热引起的 间距改变。在另一进一步构型中,与所述第一支撑滚子径向相对地设置第二支撑滚子,所述 第二支撑滚子被弹簧加载。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滚子的弹簧加载所使用的弹簧可以例如是螺 旋弹簧、盘簧或其他弹性元件。所述第二支撑滚子可以仅仅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滚子,所述两 个第二支撑滚子分别单个地在墨斗辊球的相应端部附近在该球上滚动,但是所述第二支撑 滚子也可以包括多于两个第二支撑滚子,例如两个支撑滚子对。所述第二支撑滚子可以在 墨斗辊的圆周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支撑滚子基本上对准地设置并且可以和第一支撑滚子一 样在同一滚子滚道上滚动。所述第二支撑滚子在刚性的提高和墨斗辊轴承间隙的最小化方 面是有利的。在另一进一步构型中,基本上在从第一支撑滚子向第二支撑滚子延伸的假想连接 线上具有一个计量间隙。该计量间隙由计量元件和墨斗辊一起构成。第一支撑滚子与墨斗 辊一起构成的共同接触点和第二支撑滚子与墨斗辊一起构成的共同接触点优选基本上位 于同一连接中心线上。与此相应地,所述两个接触点和所述墨斗辊的几何旋转轴线共线地设置。在另一进一步构型中,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元件通过弹簧构成,通过所述弹簧加载 所述墨斗。这些弹簧可以是压簧或拉簧,所述压簧或拉簧利用第一支撑滚子将所述墨斗压 到和拉到墨斗辊上。最后提到的两个进一步构型在以下方面是有利的由第一支撑滚子施 加到墨斗辊上的力和由第二支撑滚子施加到墨斗辊上的力基本上彼此反向指向并且由于 所述的支撑滚子定位而共同形成一个合力,该合力的主分量在由第一支撑滚子施加到墨斗 辊上的力的方向上定向,但是小于后者,由此实现了油墨施加辊的轴承卸载。在另一进一步构型中,当墨斗合压到墨斗辊上时,墨斗支撑在机架侧的止挡上。所 述机架侧的止挡设置在印刷机的主机架或辅机架上并且由此不设置在墨斗辊上。通过墨斗 向着墨斗辊的调节,所述墨斗与所述止挡接触,其中一个止挡设置在印刷机的操作侧并且 另一止挡设置在驱动侧。在另一进一步构型中,墨斗通过挠性的、缠绕在墨斗辊的承载环上的牵引装置保 持在所述止挡上。所述挠性的牵引装置可以是柔性的牵引装置如绳、带、皮带或多节式牵引 装置如链等。所述承载环支承在墨斗辊的轴颈上并且它们基本上与所述止挡对准,也就是 说,各机器侧——驱动侧或操作侧——上的承载环与止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计量印刷油墨的装置,包括墨斗辊(3)、墨斗(4)和用于该墨斗(4)的支承装置(28),该支承装置允许相对于所述墨斗辊(3)来调节所述墨斗(4),其中,该支承装置(28)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产生保持力的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28)这样构成,使得由于所述保持力引起的力流使所述墨斗辊(3)这样地弯曲,使得该墨斗辊的纵向的外轮廓(29)与所述墨斗(4)的纵向的外轮廓(30)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克吕格尔B罗斯科施M弗格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