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成章专利>正文

改良型车辆停车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09193 阅读:3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型车辆停车固定器,是在一中空桶体上固设一透明上盖,该上盖中央设一贯穿孔,该贯穿孔一侧边设一弧形滑槽,该贯穿孔、弧形滑槽中设一活动框体;该上盖底面设一太阳能板,该太阳能板与该桶体内的一控制电路电气连接,该控制电路并与一充电电池电气连接,该充电电池与该上盖底面所设的数个发光二极管电气连接;使用时,可将该活动框体拉出该桶体上盖,即可通过一锁具将停车位上二轮车辆的车轮锁住于该活动框体上,同时,该太阳能板可将光线转换成电力,对该充电电池充电,令夜晚无光线时,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可借助于该充电电池提供的电力,发出光线来,用以显示该停车固定器的位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型车辆停车固定器,特别涉及一种便于二轮车辆停车 时,将该二轮车辆锁住于停车位上的停车固定器。
技术介绍
摩托车由于较汽车体积小较不占空间,且机动性强方便临时停车,故摩托车族的 人口及摩托车数量每年皆大幅提升。却也衍生许多公共停车的问题,如摩托车停车位不足、 摩托车乱停…等现象(更甚者如几年前的芦洲大火事件,因摩托车乱停造成不易逃生情 形),于是政府开始注重到摩托车停车的问题,且预备实施摩托车停车收费的政策。因此专 属于摩托车的完善停车设备极待厂商去积极开发,再者摩托车停放在停车设备(或者是一 般搬运摩托车的货车)后,由于车台会作移动,故使摩托车作固定且不晃动、不倾倒极为重 要。一般传统的摩托车停车架,其揭露有一底座,于底座两侧的底部之间结合一导引 架,于导引架的中间形成一轨道,对应轨道的上方,于底座的两侧之间以可转动的形态结合 一抬升件,抬升件两侧的后端各结合一托撑件,于底座前端的顶部结合一通过连杆将抬升 件前端下压的压缸;当摩托车停放于时,是以后轮沿轨道进入底座内,接着启动压缸配合连 杆压下抬升件的前端,令抬升件后端的撑托件将摩托车的后轮轴撑起,使摩托车的后轮悬 空,而达到停放省力的功效。然而,该常用的摩托车停车架虽可达到停放省力的功效,但是其结构复杂、需要轨 道、制作成本高,不符合低成本、方便使用的要求。鉴于上述常用摩托车停车架所衍生的各项缺点,本技术的设计人乃亟思加以 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一种改良型车辆停车固定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车辆停车固定器,以符合结构简单、低成 本、方便使用的要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改良型车辆停车固定器,以令便于二轮车辆 停车时,将该二轮车辆锁住于停车位上。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改良型车辆停车固定器,以于夜晚无光线时, 利用发光二极管发光,来显示该停车固定器的位置。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在于,设有一中空桶体,该桶体可埋设于 停车位一端的地面上,该桶体顶面固设有一透明上盖,该上盖中央选定处设有一贯穿孔,该 上盖在该贯穿孔一侧边设有一弧形滑槽,该贯穿孔、弧形滑槽上设有一活动框体,该活动框 体在该贯穿孔中枢设有一中心杆,并于该弧形滑槽中活动设有一滑动杆,该中心杆底端设 有一止挡片,用以避免该中心杆被拉出,该中心杆顶端连接一连接杆的一端,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该滑动杆顶端相连接,使该中心杆、连接杆、滑动杆相接形成一活动框体,该活动框 体的中心杆上套设有一弹簧;该上盖底面设一太阳能板,该太阳能板与该桶体内的一控制 电路电气连接,该控制电路并与一充电电池电气连接,该充电电池与该上盖底面所设的数 个发光二极管电气连接;使用时,可将该活动框体拉出该桶体上盖,再利用该滑动杆于该弧 形滑槽中往、复滑移,而将该活动框体调整至一适当角度,即可通过一锁具将停车位上二轮 车辆的车轮锁住于该活动框体上;不使用时,可通过该中心杆上弹簧的回复弹性,使该活动 框体回到原来的位置,同时,该太阳能板可将光线转换成电力,对该充电电池充电,令夜晚 无光线时,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可借助于该充电电池提供的电力,发出光线来,用以显示该停 车固定器的位置,达到便于使用、结构简单、低成本的目的。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 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其目的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改良型车辆停车固定器,请参阅图1、图2所示,其设有 一中空桶体10,该桶体10可埋设于停车位20 (见图4) 一端的地面21上,该桶体10顶面固 定有一透明上盖11 (如透明玻璃纤维上盖),该上盖11中央选定处设有一贯穿孔12,该上 盖11在该贯穿孔12 —侧边设有一弧形滑槽13,该贯穿孔12、弧形滑槽13上设有一活动框 体101,该活动框体101在该贯穿孔12中枢设有一中心杆14,并于该弧形滑槽13中活动设 有一滑动杆15,其中,该中心杆14、滑动杆15底端位于该桶体10内,顶端则凸出该上盖11 外,该中心杆14底端设有一止挡片141,用以避免该中心杆14被拉出,该中心杆14顶端连 接一连接杆16的一端,该连接杆16的另一端与该滑动杆15顶端相连接,使该中心杆14、连 接杆16、滑动杆15相接形成一活动框体101。此外,该上盖11底面设有一太阳能板31,该桶体10内设有一控制电路32及一充 电电池33,该太阳能板31与该控制电路32电气连接,该控制电路32并与该充电电池33 电气连接,使该太阳能板31将穿透该透明上盖11的光线,转换成电力,对该充电电池33充 电,令该充电电池33充满电力;该上盖11底面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LED)34,该多个发光 二极管34与该充电电池33电气连接,令夜晚无光线时,该控制电路32可操控该充电电池 33对该多个发光二极管34供电,使该多个发光二极管34可借助于该充电电池33提供的电 力,发出光线来,用以显示该停车固定器的位置。凭借上述构件的组成,请参阅图3、图4所示,使用时,可将该活动框体101拉出该 桶体10上盖11,再利用该滑动杆15于该弧形滑槽13中往、复滑移,而将该活动框体101调整至一适当角度,即可通过一锁具22将停车位20上二轮车辆23(例如摩托车、脚踏车) 的车轮锁住于该活动框体101上,同时,该太阳能板31可将光线转换成电力,对该充电电池 33充电,令夜晚无光线时,该多个发光二极管34可借助于该充电电池33提供的电力,发出 光线来,用以显示该停车固定器的位置,如此,达到便于使用、结构简单、低成本的效能及目 的。请再参阅图1、图2所示,该活动框体101的中心杆14上套设有一弹簧142,该弹 簧142 —端抵靠于该中心杆14的止挡片141上,另一端则抵靠于该上盖11底部内壁,使该 活动框体101被向外拉出后,可借助于该弹簧142的回复弹力,回到原来的位置(未被拉出 的位置);而该弹簧142的回复弹力,亦可保持该活动框体101的连接杆16紧贴于该上盖 11的表面上,避免该连接杆16突出而拌倒经过的路人。该活动框体101的滑动杆15底端设有另一止挡片151,用以避免该滑动杆15被拉出ο此外,该桶体10底部设有一排水口 17,使该桶体10内的积水(雨水)可由该排水 口 17排出地底,以此避免该桶体10内积水(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示,该上盖11的表面对应该活动框体 101的连接杆16位置上设有一凹槽51,借助于该弹簧142的回复弹力,使该活动框体101 的连接杆16紧贴于该上盖11的凹槽51内,避免该连接杆16突出而拌倒经过的路人。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 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例 如等变化的等效性实施例,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型车辆停车固定器,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型车辆停车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中空桶体,埋设于停车位一端的地面上;  一透明上盖,固设于该桶体顶面上,该透明上盖的中央设有一贯穿孔,该上盖在该贯穿孔一侧边设有一弧形滑槽;  一活动框体,设于该贯穿孔和弧形滑槽上,该活动框体在该贯穿孔中枢设有一中心杆,并于该弧形滑槽中活动设有一滑动杆,其中该中心杆和滑动杆底端位于该桶体内,顶端则凸出该上盖外,该中心杆底端设有一止挡片,用以避免该中心杆被拉出,该中心杆顶端连接一连接杆的一端,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该滑动杆顶端相连接,使该中心杆、连接杆和滑动杆相接形成一活动框体;  一控制电路,设于该桶体内;  一充电电池,设于该桶体内,与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一太阳能板,设于该上盖底面,与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使该太阳能板将穿透该透明上盖的光线转换成电力,对该充电电池充电;  多个发光二极管,设于该上盖底面,与该充电电池电气连接,该控制电路能够操控该充电电池对该多个发光二极管供电,使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借助于该充电电池提供的电力发出光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章
申请(专利权)人:王成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