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即换即走式车载电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97960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即换即走式车载电池装置,电池上端设有电极,电池一侧设有检测装置。电池由若干电池单元组成,电池单元通过连接部件相互连接,电池单元的连接方式采用先串联后并联方式,电池底部或者侧面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固定螺孔。电动汽车补充能源的方式与普通燃油汽车一样方便,即换即走,补充能源消耗的时间与普通燃油汽车加油时间相当,或者更短,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相应的检测装置记录电池装置的有关信息。(*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装置,特别是一种即换即走式车载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汽车,特别是小轿车和轻型货车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但 是,汽车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带给环境以污染。为此电动汽车便成为未来发展的方 向,而电动汽车所需的电池,又成为电动汽车未来发展的关键。目前,以车载电池为动力,由电机驱动车轮的电动汽车之所以推广难,除了潜在用 户对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和行程有限质疑以外,主要还是对电动汽车不可快速更换的车 载电池,以及充电耗时太长的通病难以接受慢则充电数个小时,充电时间长,最先进的充 80%电也要20分钟左右,特别是对稍微长途一点的路程由于电池充电耽搁时间则不能忍 受。无法与燃油汽车加油耗时相媲美,缺乏与燃油汽车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换即走式车载电池装置,采用相应的电动汽车车 载电池快速电极联接方式,并且能快速固定方式在电动汽车电池舱内。以达到电动汽车补 充能源的方式与普通燃油汽车一样方便,即换即走,补充能源消耗的时间与普通燃油汽车 加油时间相当,或者更短。为满足上述要求,本技术车载电池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即换即走式车载 电池装置,电池上端设有电极,电池一侧设有检测装置。电池由若干电池单元组成。电池单元通过连接部件相互连接;电池单元的连接方式采用先串联后并联方式。电池底部或者侧面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固定螺孔。本技术车载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1、采用一体化拼装模块便于电动汽车加电站快速更换,具有相应的快速电极连接 部件。2、采用检测装置技术储存电动汽车电池装置的各种信息,便于计算使用费、记录 电动汽车电池装置使用次数便于折旧计算、显示现有电量等。3、补充能源的方式与普通燃油汽车一样方便,即换即走,补充能源消耗的时间与 普通燃油汽车加油时间相当,或者更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结构图;图2为检测装置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即换即走式车载电池装置,电池1上端设有电极3,3’,电极3,3’端点设有 接头4,电池1 一侧设有检测装置6。所述电池1由若干电池单元2组成。所述电池单元2通过连接部件5相互连接;所述电池单元2的连接方式采用先串联后并联方式。所述电池1底部或者侧面设有支撑块8。所述支撑块8上设有固定螺孔7。本技术装置通过与固定螺孔7相匹配的螺栓固定在电池电动汽车仓内。采用可以记录电池信息的检测装置6记录本技术即换即走式车载电池装置 的初始启用时间、本次使用起始时间、使用次数、剩余电量、预计寿命等相关信息。本技术即换即走式车载电池装置,可以设计安放于电动汽车前引擎舱内,也 可设计安放于电动汽车后备舱内,一切以方便即换即走为原则。加电站的任务就是准备足 够的、充满电的、具有相关准确信息的检测装置6的本技术装置以方便替换。检测装置6具有本使用新型装置性能检测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被检 电池单元2的数量,具有较高灵活性。采用嵌入式芯片XC164CS,提高系统准确性。检测装置6可以在本技术装置充电、放电过程中在线检测电压,电流和电池 温度等各项参数,并且能估算电池剩余容量,并能显示出来。本技术检测装置6主要由 ECU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构成,如图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即换即走式车载电池装置,包括电池(1),其特征在于:电池(1)上端设有电极(3,3’),电池(1)一侧设有检测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即换即走式车载电池装置,包括电池(1),其特征在于电池(1)上端设有电极(3,3’),电池(1)一侧设有检测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换即走式车载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1)由若干 电池单元(2)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即换即走式车载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单元(2)通 过连接部件(5)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滨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