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振庄专利>正文

含壳聚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剂涂抹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923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果树、瓜菜领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含壳聚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剂涂抹剂,一比三及应用,它主要由植物生长调节剂壳聚糖和另外一种或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芸苔素内酯类)为有效成份的二元或三元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剂涂抹剂。在植物的整个生长期,适时涂抹在植物果实的果台、果柄或植物的枝(蔓)上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膨大果实效果显著,并且对防治黄冠梨鸡爪病有高效;对防治梨、葡萄、苹果、柿子等一些易落果、落粒品种的落果落粒有特效。含壳聚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剂涂抹剂,一比三,采用无公害原料生产,绿色环保,克服了市场上膨大剂功能单一,使用后不抗病、易落果等缺点,是目前市场上涂抹型膨大油膏剂的换代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壳聚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剂涂抹剂的制作方法(一)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果树、瓜菜领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体说是一种调节果树、瓜菜果实生长发育的调节剂,是一种含壳聚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剂涂抹剂一比三及应用。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果农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梨树、葡萄上大量使用膨大剂,而且用量逐年猛增,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目前市场上的涂抹型膨大剂如浙江钱江生化生产的赤霉酸涂抹剂、天津千叶生化生产的吉宝林酸、浙江农大生产的梨果灵等,这些产品虽然对果实有较好的膨大作用,但是,功能单一(它们的有效成分是2.7%的GA和BA的混合剂)使用后使果柄变硬、变脆、韧性和扭力降低,果实套袋后,使一些果柄较短的品种落果严重。另外,使果农遭受严重经济损失的黄冠梨鸡爪病至今尚无有效的防治药物和措施,对于黄冠梨这个本来果皮薄而脆的品种而言,使用单一功能的膨大剂后,会使果皮细胞壁更薄,细胞间结合力更脆弱,尤其果实皮孔周围细胞排列更松疏,再加之黄冠梨套袋后,皮孔气室中“亚表皮层”细胞产生的细胞恢复分裂生长缓慢,木质化程度低,细胞的分裂生长不能很好填实皮孔的缝隙,因此,使用单一功能的涂抹型膨大剂后,会进一步加剧果实皮孔周围组织的松疏性和脆性,而皮孔周围组织的松疏和脆弱是诱发黄冠梨鸡爪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能膨大果实又能防治果实的一些生理性病害和病菌性病害及防治落果(粒)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剂涂抹剂。本专利技术的混剂涂抹剂,在整个植物生长期,只需适时在植物的枝(蔓)、果台或果柄上涂抹一次即可。经试验对比,本专利技术对梨、石榴、黄瓜等果实膨大效果显著;对葡萄、苹果、桃、柿子等果实的膨大有效;对防治黄冠梨鸡爪病、葡萄、黄瓜的霜霉病等有高效;防治梨、葡萄、苹果、柿子等一些易落果落粒的品种,落果落粒有特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膨大果实,又抗病防落果的高效多功能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剂涂抹剂,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是一种含壳聚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剂涂抹剂及应用,它由植物生长调节剂壳聚糖,与另外一种或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芸苔内酯类)为有效成份,其余为载体、溶剂和助剂中的一种或数种所组成的二元或三元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剂涂抹剂。其作用机理是打破尖端优势,诱导植物细胞分裂,刺激调整植物内源激素的分泌,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和光合作用,稳定果实中酶、抗原、抗体等生理活性,使细胞保持高度活力,加速果实生长,刺激果实膨大,提高果实的抗病防落能力,达到增产优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选用无公害原料生产,使用浓度低,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该混剂中有效成份及含量(1)、壳聚糖(又名甲壳胺)在混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001%--25%。(2)、另外一种或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赤霉素类GA3、GA4、GA7,细胞分裂素类苄氨基嘌呤(简称6-BA)、吡效隆(又名氯吡脲)、噻苯隆(简称DTZ),芸苔素内酯类24-表芸苔素内酯(又名芸苔素内酯)、内酰芸苔素内酯、表高芸苔素内酯(又名芸苔素内酯)。(3)、另外一种或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混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001%-75%。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入载体配成油膏涂抹剂;加入载体、助剂配成油膏涂抹剂;加入载体、溶剂和助剂配成油包水型油膏涂抹剂或乳膏涂抹剂。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剂涂抹剂,应用于调节果树、瓜菜果实的生长发育,应用范围果树、瓜菜等。本混剂涂抹剂中载体选自蜡、羊毛脂、凡士林、高级醇、高级脂肪酸、油脂等。本混剂涂抹剂中溶剂中溶剂选自水、乙醇、异内醇、酯类、醚类、丁醇、戊醇、丙酮、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环乙酮、二甲苯、甲苯、氯苯、二甲基替酰胺、月桂醇、甲醇、石油馏出物等。所选用的乳化剂有离子型乳化剂和非离子型乳化剂如脂肪醇聚氧乙稀醚、十二烷基苯磺酸盐、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吐温型乳化剂、聚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稀蓖麻油、烷基酚聚氧乙稀醚磷酸酯、聚氧乙稀脂肪酸酯、烷基芳基聚二醇醚、聚氮乙稀烷基酚甲醛缩合物,烷基磺酸盐等。如下是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不仅局限于此。具体实施例实例1壳聚糖0.005%,GA32.7%,6-BA 0.5%,羊毛脂96.795%配成油膏涂抹剂。实例2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7%,羊毛脂89.795%,其余同例1配成油膏涂抹剂。实例3乙醇18%,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7%,羊毛脂71.795%。其余同例1配成油包水型油膏涂抹剂。实例4乙醇20%,吐温-807%,羊毛脂69.795%,其余同例1配制乳膏涂抹剂。实例5壳聚糖0.005%,GA32.7%,吡效隆0.005%,乙醇18%,乙酸乙酯5%,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7%,吐温-80 1%,羊毛脂余量配成油包水型油膏涂抹剂。实例6壳聚糖0.005%,GA4+71%,吡效隆0.005%,乙醇18%,乙酸乙酯5%,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5%,吐温-80 1%,羊毛脂余量配成油包水型油膏涂抹剂。实例7壳聚糖0.005%,噻苯隆0.01%,乙酸乙酯10%,GA31%,乙醇10%,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5%,吐温-80 1%,羊毛脂余量,配制成油包水型油膏涂抹剂。实例8壳聚糖0.005%,吡效隆0.005%,GA30.5%,乙醇15%,十二烷基苯磺酸盐5%,吐温-80 1%,羊毛脂余量配成油包水型油膏涂抹剂。实例9壳聚糖0.02%,吡效隆0.02%,乙酸乙酯20%,烷基酚聚氧乙稀醚2%,羊毛脂余量配成油膏涂抹剂。实例10壳聚糖0.01%,GA30.25%,噻苯隆0.01%,乙酸乙酯10%,烷基酚聚氧乙稀醚磷酸酯2%,凡士林10%,羊毛脂余量,配成油膏涂抹剂。实例11壳聚糖0.005%,GA4+72%,6-BA 0.4%,乙醇18%,十二烷基苯磺酸盐5%,羊毛脂余量,配成油包水型油膏涂抹剂。实例12壳聚糖0.01%,24-表芸苔素内酯0.005%,乙醇20%,十二烷基苯磺酸盐7%,羊毛脂余量配成油包水型油膏涂抹剂。实例13壳聚糖0.005%,24-表芸苔素内酯0.005%,GA4+70.5%,乙醇20%,山梨糖醇酐脂肪酸脂7%,羊毛脂余量配成油水型油膏涂抹剂。实例14壳聚糖0.005%,噻苯隆0.001%,乙酸乙酯10%,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5%,乙醇10%,凡士林10%,羊毛脂余量,配成油包水型油膏涂抹剂。实例15壳聚糖0.005%,GA4+70.9%,GA31.8%,吡效隆0.005%,乙酸乙酯5%,乙醇20%,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7%,吐温-80 1%,羊毛脂余量配成油包水型油膏涂抹剂。本专利技术部分实例制剂的应用效果如下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含壳聚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剂涂抹剂,由壳聚糖和另外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份混配而成,其余为载体、溶剂和助剂中的一种或数种,该混剂中有效成份及含量为:(1)壳聚糖(又名甲壳胺)在混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001%--25%;(2)另外一种或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或芸苔素内酯类;(3)另外一种或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混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001%-75%。

【技术特征摘要】
1.含壳聚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剂涂抹剂,由壳聚糖和另外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有效成份混配而成,其余为载体、溶剂和助剂中的一种或数种,该混剂中有效成份及含量为(1)壳聚糖(又名甲壳胺)在混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001%--25%;(2)另外一种或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或芸苔素内酯类;(3)另外一种或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混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001%-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剂涂抹剂,其特征在于赤霉素类采用GA3、GA4、GA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剂涂抹剂,其特征在于细胞分裂素采用苄氨基嘌呤(简称6-BA)、吡效隆(又名氯吡脲)、噻苯隆(简称DTZ)...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会袁振庄
申请(专利权)人:袁振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