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8455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童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座兜或汽车座或睡篮并可转动的支撑臂,支撑臂转动,使得座兜或汽车座或睡篮里的小孩子可以摆动,这样童车不仅可以作为交通工具或移动工具,还具有了秋千摆动的功能,功能多样,可以比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单一功能的童车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童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童车,在承载小孩子时,一般在于方便小孩子的移动,也就是,目前的童车 主要作为一种移动工具或者交通工具,功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以移动小孩子又可以摆动小孩子的童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童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 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座兜或汽车座或睡篮并可转动的支撑臂。优选地,所述支撑臂与所述车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支撑臂位置的锁定机 构。优选地,所述座兜或汽车座或睡篮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臂上。优选地,所述支撑臂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架的推把杆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车架上具有所述推把杆、前轮支杆、后轮支杆、连杆,所述推把 杆与所述前轮支杆相滑动设置,该滑动的方向沿着所述推把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推把 杆与所述后轮支杆相转动设置,所述前轮支杆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部相转动设置,所述连杆 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后轮支杆相转动设置,所述转动设置的转动轴心线均沿着所述车架的左 右两侧方向延伸,所述车架上还具有用于使该车架稳定地打开的锁定机构。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推把杆的前端部上具有固定套,所述后轮支杆可转动地插 在所述固定套中,所述后轮支杆的左右两端部上设置有所述童车的后轮。继续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杆有两根,分别位于所述前轮支杆的左右两侧,每侧 所述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前轮支杆相转动设置,另一端部与所述后轮支杆的一端部相转动 设置。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前轮支杆的后端部上固定有滑套,所述推把杆可滑动地插 在所述滑套中,所述连杆与所述前轮支杆上的滑套相转动设置。更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车架稳定地打开时,自上而下依次为所述前轮支杆与所 述连杆的转动连接点、所述推把杆与所述后轮支杆的转动连接点、所述连杆与所述后轮支 杆的转动连接点。优选地,所述支撑臂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前轮支杆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车架具有左右两侧的侧支架,每侧所述侧支架具有所述前轮 支杆、推把杆、后轮支杆、连杆,所述推把杆与所述前轮支杆相转动设置,所述前轮支杆与所 述后轮支杆相转动设置,所述后轮支杆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部相转动设置,所述连杆的另一 端部与所述推把杆相转动设置,所述转动设置的转动轴心线均沿着所述车架的左右两侧方 向延伸,所述车架上还具有用于使所述侧支架稳定地打开的锁定机构。更进一步优选地,左右两侧所述前轮支杆之间设置有横向连接件,所述支撑臂可 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横向连接件的中间位置上。更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侧支架稳定地打开时,自上而下依次为所述推把杆与所 述连杆的转动连接点、所述推把杆与所述前轮支杆的转动连接点、所述前轮支杆与所述后 轮支杆的转动连接点、所述后轮支杆与所述连杆的转动连接点。优选地,所述支撑臂的转动轴心线沿着所述车架的前后方向或上下方向延伸。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在车架上 设置可转动的支撑臂,支撑臂上支撑座兜或汽车座或睡篮,支撑臂转动,使得座兜或汽车座 或睡篮里的小孩子可以摆动,这样童车不仅可以作为交通工具或移动工具,还具有了秋千 摆动的功能,功能多样,可以比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单一功能的童车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 球。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结构。参见图1-2所示,一种童车,包括车架1,车架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座兜2或汽车座 或睡篮并可转动的支撑臂3。将小孩子放置在座兜2中,推动童车,可实现小孩子的移动,并 且支撑臂3可以发生转动,则带动座兜2的摆动,从而可以实现小孩子的摆动,该童车既可 以作为交通工具,有可以有秋千摆动的功能,功能多样,可以比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单一功 能的童车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我们知道,童车的车架有多种,支撑臂3在车架1上的应用比较灵活,支撑臂3可 以应用在多种车架1上,或者车架1的不同杆件上。在支撑臂3与车架1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支撑臂3位置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 锁定支撑臂3时,支撑臂3相对于车架1的位置是固定的,小孩子坐在支撑臂3上的座兜2 中,则此时童车可以作为交通工具,稳定地推动小孩子移动。在需要摆动小孩子时,解锁锁 定机构,支撑臂3可以发生转动。锁定机构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 知晓的常用结构,譬如说,可以在车架1上设置有滑动的锁舌,支撑臂3上设置有锁孔,通过 锁舌与锁孔的配合实现支撑臂3的定位。支撑臂3上可以设置座兜2,也可以设置汽车座或者睡篮,故座兜或汽车座或睡篮 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撑臂3上,一般来说,座兜或汽车座或睡篮需要通过支撑座来支撑,支撑 座和支撑臂3可以固定设置,也可以相活动设置,座兜或汽车座或睡篮与支撑座相可拆卸 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常用结构。上面提到,支撑臂3在车架1上的应用比较灵活,图1和图2中显示了两种不同的 童车车架,还显示了支撑臂3可以应用在车架的不同杆件上,如图1中的推把杆、图2中的 前轮支杆。下面将具体阐述。具体实施例一在图1中,车架1上具有推把杆4、前轮支杆5、后轮支杆6、连杆7,支撑臂3可转 动地设置在车架1的推把杆4上,支撑臂3的转动轴心线沿着车架1的前后方向或上下方 向延伸,这样支撑臂3可以在车架1上左右摆动。推把杆4与前轮支杆5相滑动设置,该滑 动的方向沿着推把杆4的长度方向延伸,推把杆4与后轮支杆6相转动设置,前轮支杆5与 连杆7的一端部相转动设置,连杆7的另一端部与后轮支杆6相转动设置,转动设置的转动 轴心线均沿着车架1的左右两侧方向延伸,车架1上还具有用于使该车架稳定地打开的锁 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常用结构,并且该锁定机构可以设 置在推把杆4、前轮支杆5、后轮支杆6、连杆7这四个杆件中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杆件之间。在图1中,车架1稳定地打开时,推把杆4的前端部上具有固定套,推把杆4从该 前端部向后向上延伸,推把杆4的后端部上转动地设置有支撑臂3的后端部,支撑臂3从该 后端部向前向下延伸,前部上安装有座兜2。后轮支杆6可转动地插在推把杆4的固定套 中,后轮支杆6从与固定套的转动连接处朝左右两侧向后向下延伸,后轮支杆6的左右两端 部上设置有童车的后轮8。前轮支杆5的后端部上固定有滑套10,前轮支杆5从后端部向 前向下延伸,前轮支杆5的前端部分别朝向车架1的左右两侧方向延伸,用于安装前轮9,推 把杆4可滑动地插在前轮支杆5后端部的滑套10中,连杆7与前轮支杆5上的滑套10相 转动设置。连杆7有两根,分别位于前轮支杆5或推把杆4的左右两侧,每侧连杆7的上端 部与前轮支杆5上的滑套10相转动设置,下端部与后轮支杆6的一端部相转动设置。在车 架1稳定地打开时,自上而下依次为前轮支杆5与连杆7的转动连接点、推把杆4与后轮 支杆6的转动连接点、连杆7与后轮支杆6的转动连接点。在图1中,车架1在折叠时,锁定机构解锁,推把杆4带着支撑臂3相对于前轮支 杆5向后滑动,并且连杆7、后轮支杆6发生向后转动,则推把杆4、前轮支杆5、连杆7、后轮 支杆6相收拢折叠。具体实施例二 在图2中,车架1具有左右两侧的侧支架,每侧侧支架具有前轮支杆11、推把杆 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童车,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座兜或汽车座或睡篮并可转动的支撑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