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智能电控摄像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81254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方位智能电控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机夹底座,机夹底座上方设置有一底座齿轮盘,底座齿轮盘中部设置有一限位栓,限位栓连接一微动开关;底座齿轮盘上方设置有一U型支架,U型支架的两相对的支脚上分别转动连接固定设置在一镜头座的两侧壁上的安装轴,镜头座内固定设置有一镜头;U型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垂直向上固定连接一锥形齿轮,锥形齿轮与一扇形齿轮啮合,扇形齿轮固定连接在镜头座其中一侧壁的安装轴上,且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扇形齿轮的极限位置对应的两个限位栓,两限位栓共同或分别连接一微动开关;U型支架上还固定设置有另一电机,另一电机的输出端垂直向下,穿过U型支架固定连接一水平齿轮,水平齿轮与底座齿轮盘的内齿啮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摄像头,特别是关于一种全方位智能电控摄像头
技术介绍
一般监控摄像头的结构设置为将摄像镜头安装在电动云台上,通过控制台的控 制,使云台带动摄像镜头进行转动,从而使摄像镜头能覆盖的角度、面积更大,达到尽可能 实现全方位监控的目的。目前,市场上的云台结构为内部设置有两个电机分别控制摄像镜 头的在水平面上的转动和围绕水平轴的转动,其中,一个电机水平设置,另一个电机垂直设 置,这种结构设置占用空间大,造成摄像头的体积大,满足不了狭小空间的安装,使用不方 便。而且,当这种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内容变为图像信号后,需要经过传输通路由显示器把图 像显示出来,这个过程需要连接电源、控制信号和视频传输三条线路,安装复杂,造成云台 的自动控制运行水平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机械结构简单,安装控制方 便的全方位智能电控摄像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方位智能电控摄像头,其 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机夹底座,所述机夹底座上方设置有一底座齿轮盘,所述底座齿轮盘设 置有一圈内齿,中心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一圈凸缘,所述凸缘的周向设置有一 限位栓,所述限位栓连接一微动开关;所述底座齿轮盘上方设置有一 U型支架,所述U型支 架包括一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两相对的支脚,所述两支脚上分别转动连 接一安装轴,所述两安装轴分别固定设置在一镜头座的两侧壁上,所述镜头座内固定设置 有一镜头;所述支架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垂直向上固定连接一锥形齿 轮,所述锥形齿轮与一扇形齿轮啮合,所述扇形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镜头座其中一侧壁的 所述安装轴上,且所述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扇形齿轮的极限位置对应的两个限位栓,所 述两限位栓共同或分别连接一微动开关;所述支架底座上还固定设置有另一电机,所述另 一电机的输出端垂直向下,穿过所述支架底座固定连接一水平齿轮,所述水平齿轮与所述 底座齿轮盘的内齿啮合。所述机夹底座上设置有一 USB插头,所述USB插头电连接两个所述电机的开关电 路和两所述微动开关。所述U型支架和底座齿轮盘的前、后分别设置有一支架前盖和一支架后盖,以将二者包覆起来。所述底座齿轮盘与所述机夹底座通过相对设置的凸块和凹槽配合安装。所述镜头座前、后分别设置有一镜头前盖和一镜头后盖,所述镜头座内的所述镜 头从所述镜头前盖伸出,并通过一铝环将其固定在所述镜头前盖上。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由于将两个3驱动电机都进行垂直设置,解决了整个摄像头内部驱动机构的体积过大,机械结构工艺复 杂的缺点。2、本技术由于通过一电机带动锥形齿轮转动,锥形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扇 形齿轮的转动可以带动摄像镜头围绕水平轴转动,因此,可以实现摄像镜头围绕水平轴方 向上的监控。3、本技术由于通过另一电机带动水平齿轮转动,水平齿轮的转动可以带 动整个U形支架转动,进而可以使摄像镜头在水平面上转动,因此,可以实现摄像镜头水平 面上接近360度的监控。4、本技术由于在摄像头的机夹底座上设置有USB插头,通过 USB插头既可以提供电源,也可以实现信号的控制和视频的传输,因此,使用方便,结构工艺 简单。 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操作方便、实用,可广泛用于监控过程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主视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侧视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机夹底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底座齿轮盘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U型支架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镜头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扇形齿轮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锥形齿轮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水平齿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 3所示,本技术包括机夹底座1、U型支架2、摄像镜头3和驱动装置 4。如图2、图4、图5所示,本技术的机夹底座1呈长条形、斜坡状,机夹底座1高 起的一端顶面上设置有一底座齿轮盘11,底座齿轮盘11设置有一圈内齿12,底座齿轮盘11 中心设置有一通孔13,通孔13处设置有一圈凸缘14,凸缘14的周向设置有一限位栓15, 限位栓15连接一微动开关16。底座齿轮盘11与机夹底座1通过相对设置的凸块17和凹 槽18配合安装。其中凸块17和凹槽18也可以反过来分别设置在机夹底座1和底座齿轮 盘11上。如图2、图6、图7所示,本技术的U型支架2设置在底座齿轮盘11上方,U型 支架2包括一支架底座21,支架底座21上固定设置有两相对的支脚22,两支脚22上分别 设置有一镜头安装孔23。其中一支脚22的侧壁上设置有一轴承座24,在轴承座24下方的 支架底座21上设置有一与底座齿轮盘11相对的通孔25。如图1 3、图7所示,本技术的摄像镜头3包括一镜头座31,镜头座31两侧 壁分别设置有一安装轴32,用一镜头前盖33和一镜头后盖34将镜头座31从前、后包覆起 来,将一设置在镜头前、后盖33、34之间的镜头35从镜头前盖33伸出,并通过一铝环36将其固定在镜头前盖33上。将包覆有镜头前盖33和镜头后盖34的镜头座31通过两端的安 装轴32转动连接在U型支架2上部的两镜头安装孔23中。如图2、图3、图7 10所示,本技术的驱动装置4包括一驱动摄像镜头3转 动的电机41,其设置在U型支架2的支架底座21上,电机41的输出轴垂直向上固定连接一 锥形齿轮42,锥形齿轮42与一扇形齿轮43相啮合,扇形齿轮43固定连接在镜头座31 —侧 壁的安装轴32上,镜头座31 —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扇形齿轮43的极限位置对应的两个限位 栓44,两限位栓44共同或分别连接一微动开关45。与扇形齿轮43位置相对的U型支架2 的另一支脚22位置设置有一驱动U型支架2转动的电机46,电机46的输出轴垂直向下与 支脚22侧壁上的轴承座24相配合,且穿过支架底座21上的通孔25固定连接一水平齿轮 47,水平齿轮47与底座齿轮盘11的内齿12啮合。如图1、图2所示,机夹底座1上还设置有一 USB插头19,两个电机41、46的开关 电路和与限位栓44、15连接的微动开关45、16电连接USB插头19。电机41、46的控制电路 可以根据工作要求,由普通技术人员编排的软件程序实现,故不再赘述。上述实施例中,在U型支架2和底座齿轮盘11的前、后可以设置一支架前盖5和 一支架后盖6,以将二者包覆起来,形成一个外形美观的整体。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操作时,将USB插头19插设在电脑上,通过电脑中预 置的软件控制电机41、46分别转动。电机41通过锥形齿轮42驱动扇形齿轮43带动摄像 镜头3围绕水平轴转动,当扇形齿轮43到达其中一个极限位置时,微动开关45将信号传输 给电脑,电脑控制电机41反向转动,当扇形齿轮43到达另一个极限位置时,微动开关45将 信号传输给电脑,电脑控制电机41再次反向转动,如此循环。同时电机46驱动水平齿轮47 与底座齿轮盘11上的内齿12相对运动,从而带动U型支架2在水平面上转动,U型支架2 的转动可以实现摄像镜头3的周向监控;当水平齿轮47转动到底座齿轮盘11上的限位栓 15时,微动开关16将信号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方位智能电控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机夹底座,所述机夹底座上方设置有一底座齿轮盘,所述底座齿轮盘设置有一圈内齿,中心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一圈凸缘,所述凸缘的周向设置有一限位栓,所述限位栓连接一微动开关;  所述底座齿轮盘上方设置有一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包括一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两相对的支脚,所述两支脚上分别转动连接一安装轴,所述两安装轴分别固定设置在一镜头座的两侧壁上,所述镜头座内固定设置有一镜头;  所述支架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垂直向上固定连接一锥形齿轮,所述锥形齿轮与一扇形齿轮啮合,所述扇形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镜头座其中一侧壁的所述安装轴上,且所述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扇形齿轮的极限位置对应的两个限位栓,所述两限位栓共同或分别连接一微动开关;  所述支架底座上还固定设置有另一电机,所述另一电机的输出端垂直向下,穿过所述支架底座固定连接一水平齿轮,所述水平齿轮与所述底座齿轮盘的内齿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寒枫马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宝塔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