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内循环式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7593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内循环式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有效解决三相分离器过大,出水悬浮物较高,需要外加动力,运行成本高的问题,结构是,器体内下部为污泥床区,污泥床区上面为悬浮区,悬浮区中心上面装有上部伸出器体的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内集气室下面为三相分离区,悬浮区上面的三相分离器外部与器体内壁间构成沉淀区,三相分离器下部中心的回流管穿过悬浮区,伸入污泥床区,集气室上部有气体出管,器体的下部侧壁上有废水进口管,三相分离器下部侧面的壁体呈开口向下的喇叭状,沉淀区下部在器体内壁上有挡板,沉淀区上部在器体内壁上有溢流出水堰,溢流出水堰上面的器体竖向侧壁上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外加动力,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内循环式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二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70年代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技术应用以来,由于其充 分利用了颗粒污泥良好的沉降性能以及高效三相分离器的分离作用,大大提高了反应器的 处理能力。但随着其应用的普及,也暴露了许多它固有的弱点,如运行不稳定,处理效果不 够理想等。目前,在传统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循环方式的改进主要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外循环式UASB反应器,其是在三相分离器上部溢流出水堰循环, 一种是改进型外循环式UASB反应器,其是在悬浮区上部设循环水取水口取混合液,通过循 环管路与原液进水管路汇流。以上两种反应器均属于外循环式UASB反应器,传统外循环式 UASB反应器存在着上部的三相分离器过大,出水悬浮物高的缺点,改进型外循环式UASB反 应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第一种外循环式UASB反应器的缺点,但混合液外部循环需 要外加动力,增加了运行成本。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在保留传统UASB反 应器结构上的优点,同时,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内循环式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可有 效解决上部的三相分离器过大,出水悬浮物较高,需要外加动力,运行成本增高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器体和三相分离器,器体内下部为污泥床区, 污泥床区上面为悬浮区,悬浮区中心上面装有上部伸出器体的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内 集气室下面为三相分离区,悬浮区上面的三相分离器外部与器体内壁间构成沉淀区,三相 分离器下部中心的回流管穿过悬浮区,伸入污泥床区,集气室上部有气体出管,器体的下部 侧壁上有废水进口管,三相分离器下部侧面的壁体呈开口向下的喇叭状,与回流管上端的 漏斗状的壁体间构成与悬浮区上部连通的流道,沉淀区下部在器体内壁上有挡板,与三相 分离器外壁间构成沉淀区连通的流道,沉淀区上部在器体内壁上有溢流出水堰,溢流出水 堰上面的器体竖向侧壁上有出水管。本技术结构新颖独特,无需外加动力,实现混合液的内部循环,成本低,应用 范围大,运行稳定、可靠,工作效率高,使用效果好。四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主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由附图所示,本技术是包括器体和三相分离器,器体1内下部为污泥床区2, 污泥床区2上面为悬浮区3,悬浮区3中心上面装有上部伸出器体的三相分离器12,三相分 离器12内集气室5下面为三相分离区4,悬浮区3上面的三相分离器外部与器体内壁间构 成沉淀区6,三相分离器12下部中心的回流管10穿过悬浮区3,伸入污泥床区2,集气室5 上部有气体出管8,器体1的下部侧壁上有废水进口管11,三相分离器下部侧面的壁体呈开 口向下的喇叭状,与回流管10上端的漏斗状的壁体间构成与悬浮区上部连通的流道,沉淀 区6下部在器体内壁上有挡板13,与三相分离器外壁间构成沉淀区连通的流道,沉淀区上 部在器体内壁上有溢流出水堰7,溢流出水堰7上面的器体竖向侧壁上有出水管9。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挡板13的上斜面与回流管10上端的漏斗状斜面平行, 保证流道畅通;所说的挡板13与三相分离器的喇叭状外壁及回流管10上端漏斗壁间构成 三通的流道,保证污水的三相分离。由上述情况表明,本技术是为了克服外循环式(UASB)反应器存在的上部的 三相分离器过大,出水悬浮物较高,需要外加动力,运行成本增高的缺点,而设计的一种新 型内循环式反应器,既保留了传统的结构上的优点,又创新性的设计出了使用效果优于传 统内循环式反应器的新结构,在本质上区别于传统UASB反应器,该内循环式UASB反应器主 体从下往上分为污泥区,悬浮区和三相分离区,外循环式UASB反应器的循环管路设置在反 应器外部,由循环泵提供动力,实现外部循环,而此新型内循环式反应器,在三相分离区(4) 下部设置回流管10,无需循环泵提供动力,而是充分利用沼气上升过程中膨胀做功提供的 动力,使三相分离区(4)混合液沿回流管路(10)返回至反应区,实现混合液的内部循环,通 过内循环可获得较高的液体上升流速,强化传质效果,加快反应器内污泥分级作用,加快厌 氧污泥的颗粒化。本技术与以往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反应 器产气提供的动力,实现了混合液的内部循环,无需外加动力,降低运行成本;(2)混合液 在回流装置内旋转流动,更利于实现回流,也可降低三相分离器的污泥沉淀负荷;(3)通过 悬浮区泥水回流,可缓冲突然变化的进水水质,对进水COD浓度的适应范围大,抗冲击能力 强,增加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适应范围;(4)提高反应器内上升流速,易于培养颗 粒污泥。权利要求1.一种内循环式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包括器体和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器体 (1)内下部为污泥床区(2),污泥床区(2)上面为悬浮区(3),悬浮区(3)中心上面装有上部 伸出器体的三相分离器(12),三相分离器(12)内集气室(5)下面为三相分离区(4),悬浮 区(3)上面的三相分离器外部与器体内壁间构成沉淀区(6),三相分离器(12)下部中心的 回流管(10)穿过悬浮区(3),伸入污泥床区(2),集气室(5)上部有气体出管(8),器体(1) 的下部侧壁上有废水进口管(11),三相分离器下部侧面的壁体呈开口向下的喇叭状,与回 流管(10)上端的漏斗状的壁体间构成与悬浮区上部连通的流道,沉淀区(6)下部在器体内 壁上有挡板(13),与三相分离器外壁间构成沉淀区连通的流道,沉淀区上部在器体内壁上 有溢流出水堰(7),溢流出水堰(7)上面的器体竖向侧壁上有出水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式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挡 板(13)的上斜面与回流管(10)上端的漏斗状斜面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式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挡 板(13)与三相分离器的喇叭状外壁及回流管(10)上端漏斗壁间构成三通的流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内循环式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有效解决三相分离器过大,出水悬浮物较高,需要外加动力,运行成本高的问题,结构是,器体内下部为污泥床区,污泥床区上面为悬浮区,悬浮区中心上面装有上部伸出器体的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内集气室下面为三相分离区,悬浮区上面的三相分离器外部与器体内壁间构成沉淀区,三相分离器下部中心的回流管穿过悬浮区,伸入污泥床区,集气室上部有气体出管,器体的下部侧壁上有废水进口管,三相分离器下部侧面的壁体呈开口向下的喇叭状,沉淀区下部在器体内壁上有挡板,沉淀区上部在器体内壁上有溢流出水堰,溢流出水堰上面的器体竖向侧壁上有出水管,本技术无需外加动力,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文档编号C02F3/28GK201777929SQ20102027074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于鲁冀, 吴连成, 孙向鹏, 宋宏杰, 梁亦欣, 王莉 申请人:郑州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循环式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包括器体和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器体(1)内下部为污泥床区(2),污泥床区(2)上面为悬浮区(3),悬浮区(3)中心上面装有上部伸出器体的三相分离器(12),三相分离器(12)内集气室(5)下面为三相分离区(4),悬浮区(3)上面的三相分离器外部与器体内壁间构成沉淀区(6),三相分离器(12)下部中心的回流管(10)穿过悬浮区(3),伸入污泥床区(2),集气室(5)上部有气体出管(8),器体(1)的下部侧壁上有废水进口管(11),三相分离器下部侧面的壁体呈开口向下的喇叭状,与回流管(10)上端的漏斗状的壁体间构成与悬浮区上部连通的流道,沉淀区(6)下部在器体内壁上有挡板(13),与三相分离器外壁间构成沉淀区连通的流道,沉淀区上部在器体内壁上有溢流出水堰(7),溢流出水堰(7)上面的器体竖向侧壁上有出水管(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鲁冀王莉孙向鹏吴连成宋宏杰梁亦欣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