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变形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70828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变形担架,包括两边可折支撑杆,支撑杆的折点上安装有双向棘轮棘爪,在两边支撑杆之间固定有一个三段式内框架,第一、二段框架之间的接头铰接,第一段框架端头两边分别与邻近支撑杆铰接;第二段和第三段框架的对应端头上各刚性连接有一个不完全齿轮,两个齿轮啮合,齿轮轴固定在其位置对应的支撑杆上;第一段框架的纵向杆为套管结构,第三段框架的纵向杆与后段支撑杆套连。担架变形时,通过调节双向棘轮棘爪的定位方向,手扶担架后端头向上抬起到所需角度,即可使内框架变形为一个靠椅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便捷,担架的折起角度能够随意调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担架,特别是一种适合通过狭窄楼梯的可折变形担架
技术介绍
担架是一种运送伤员、病人的常用工具。现有普通担架都是不可变形的,其长度一 般为180cm。在运送伤员或病人通过狭窄楼梯时,由于楼梯的转弯半径小,这种担架无法平 转,得倾斜较大的角度方可通过,在通过楼梯的整个过程中,伤者或患者得多次被动改变体 位。这样,不仅抬担架的人很累,伤者或患者也很难受,特别是在救援重度伤员或重病患者 时,被抬者往往是不能过度颠簸的。因此,普通担架很不适用。目前已有多种折叠式担架面 市,其构造都是四杆机构,担架可折成座椅形式。然而这些担架结构复杂,变形时,得多处定 位、固定,过程很繁琐,通常需要两个人配合操作才能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普通担架不能变形和现有四杆机构担架结构复杂、不 易变形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的可折变形担架。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变形担架,包括两边可折支撑杆,其特征在 于,所述支撑杆的折点上安装有双向棘轮棘爪,每一边的前后两段支撑杆通过所述棘轮棘 爪铰接;在两边支撑杆之间固定有一个三段可折式内框架,第一、二段框架与前段支撑杆位 置对应,第三段框架与后段支撑杆位置对应;第一、二段框架之间的接头铰接,第一段框架 端头两边分别与邻近支撑杆铰接;第二段和第三段框架的对应端头上各刚性连接有一个不 完全齿轮,两个齿轮啮合,齿轮轴固定在其位置对应的支撑杆上;第一段框架的纵向杆为套 管结构,第三段框架的纵向杆通过一个套连部件与后段支撑杆套连。在使用过程中,若需担架变形,先调节双向棘轮棘爪的定位方向,使支撑杆的后端 能够向上抬起,然后手扶担架后端头向上抬起到所需角度,即可使内框架变形为一个靠椅 形状。在此过程中,随着支撑杆后端的抬起,内框架第三段的后端也被同步抬起,支撑杆在 折点的铰接轴上转动,内框架第三段不完全齿轮也发生转动,并同时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 段框架上的不完全齿轮转动,被动齿轮的转动必然带动第一、二段框架的铰接处向上翘起, 此时,第一段框架不仅沿其铰接轴转动,而且其中的内套管自然会被拉出一定长度。这样就 形成了三段波折状的靠椅形式。担架复原时,反向调节棘轮棘爪的定位机构,施力压平支撑 杆即可。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在所述两边支撑杆的前端头各安装一个行星轮, 即可实现单人运送病人下楼梯和平地行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便捷,担架的折起角度能够随意调整,变形后的 担架很容易通过狭窄楼梯,抬担架的人不吃力,病人能够靠座在担架上,不难受,更不会被 颠簸折腾,适合各种病况的人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平面状态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折起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前段支撑杆,2.后段支撑杆,3.棘轮棘爪,4.套连部件,5.内框架第三段 边框杆,6.内框架第二段边框杆,7.内框架第一段边框杆,8.伸缩杆,9、10.不完全齿轮, 11.轴杆,12.支撑横杆,13.行星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可折变形担架,主体由两边可折支撑杆、与两边支撑杆 连接的三段可折式内框架和内框架上绷装的垫布以及各折点上的连接件组成,两边支撑杆 的前段支撑杆1与后段支撑杆2的连接点上安装有双向棘轮棘爪3,前后两段支撑杆通过该 棘轮棘爪铰接;三段式内框架的第一、二段框架与前段支撑杆1位置对应,第三段框架与后 段支撑杆2位置对应;第一、二段框架之间的接头通过轴杆11铰接,第一段框架端头两边分 别与邻近支撑杆铰接,即第一段内框架的边框杆7与邻近支撑杆1铰接;第二段内框架的边 框杆6和第三段内框架的框杆5两者对应端头上各刚性连接有一个不完全齿轮9和10,两 个齿轮啮合,齿轮轴固定在其位置对应的支撑杆1上;第一段框架的边框杆7中套接有伸缩 杆8,即形成第一段框架的纵向杆套管结构,第三段框架的边框杆5通过后段支撑杆2上的 一个套连部件4与后段支撑杆2套连。在本实施例中,两边支撑杆1和2的前端头各安装一个行星轮13。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变形担架,包括两边可折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折点上安装 有双向棘轮棘爪,每一边的前后两段支撑杆通过所述棘轮棘爪铰接;在两边支撑杆之间固 定有一个三段可折式内框架,第一、二段框架与前段支撑杆位置对应,第三段框架与后段支 撑杆位置对应;第一、二段框架之间的接头铰接,第一段框架端头两边分别与邻近支撑杆铰 接;第二段和第三段框架的对应端头上各刚性连接有一个不完全齿轮,两个齿轮啮合,齿轮 轴固定在其位置对应的支撑杆上;第一段框架的纵向杆为套管结构,第三段框架的纵向杆 通过一个套连部件与后段支撑杆套连。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变形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边支撑杆的前端头各安 装一个行星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变形担架,包括两边可折支撑杆,支撑杆的折点上安装有双向棘轮棘爪,在两边支撑杆之间固定有一个三段式内框架,第一、二段框架之间的接头铰接,第一段框架端头两边分别与邻近支撑杆铰接;第二段和第三段框架的对应端头上各刚性连接有一个不完全齿轮,两个齿轮啮合,齿轮轴固定在其位置对应的支撑杆上;第一段框架的纵向杆为套管结构,第三段框架的纵向杆与后段支撑杆套连。担架变形时,通过调节双向棘轮棘爪的定位方向,手扶担架后端头向上抬起到所需角度,即可使内框架变形为一个靠椅形状。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便捷,担架的折起角度能够随意调整。文档编号A61G1/017GK201775724SQ20102026875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8日专利技术者张路, 林子博, 王可欢, 王小军, 王彦鹏 申请人:陕西理工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变形担架,包括两边可折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折点上安装有双向棘轮棘爪,每一边的前后两段支撑杆通过所述棘轮棘爪铰接;在两边支撑杆之间固定有一个三段可折式内框架,第一、二段框架与前段支撑杆位置对应,第三段框架与后段支撑杆位置对应;第一、二段框架之间的接头铰接,第一段框架端头两边分别与邻近支撑杆铰接;第二段和第三段框架的对应端头上各刚性连接有一个不完全齿轮,两个齿轮啮合,齿轮轴固定在其位置对应的支撑杆上;第一段框架的纵向杆为套管结构,第三段框架的纵向杆通过一个套连部件与后段支撑杆套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鹏林子博王可欢张路王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