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疾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36105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疾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选自于青蒿素、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中的任何一种青蒿素或其衍生物和咯萘啶为活性组分,对抗药性恶性疟疾不仅具有较高的治愈率,而且能够消除治疗后的配子体并缩短疗程。(*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疾的药物组合物,具体来说,该药物组合物是以青蒿素或其衍生物和咯萘啶为活性组分的。当前多重性抗药性恶性疟原虫日益扩散,单用青蒿素类抗疟药如双氢青蒿素后,疗程较长;单用咯萘啶后,有病例复燃,若同时加服磺胺多幸和乙胺嘧啶后,患者会出现较高配子体,不利于阻断传播。所以,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既能提高现有药物的治愈率又能够阻断传播或延缓产生抗药性的药物。尽管现有技术中已知青蒿素或其衍生物和咯萘啶都可治疗疟疾,但是至今还没有发现两药共同使用的报道。本专利技术人首次将青蒿素或其衍生物与咯萘啶共同使用,出乎意料地发现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能够产生比二者单用更高的疗效并能阻断传播或延缓疟原虫产生抗药性,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就是提供一种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疾的药物组合物,它不仅治愈率高而且能够消除配子体并缩短疗程。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含有一种青蒿素或其衍生物和咯萘啶作有效组分,青蒿素或其衍生物和咯萘啶的重量比为1-10∶4-16,优选3-7∶6-14,最佳为3-4∶9-12。其中青蒿素或其衍生物选自于青蒿素、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中。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还可以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各种附加剂,这些附加剂包括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稀释剂等。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常规制剂方法制成各种制剂,其中典型的例子为片剂、丸剂、粉末剂、口服液、糖浆、悬浮液、乳剂、颗粒剂、胶囊、栓剂等。如果为片剂或丸剂时,还可以使用常规的包衣,如糖衣、明胶衣、肠衣、双包衣或多层包衣。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将青蒿素或其衍生物和咯萘啶两药联用,从多个环节有效地抑制了疟原虫,提高了治愈率,治疗后未见疟原虫复燃,有的病例追踪40天,也仍未见疟原虫出现,并且治疗后未查见配子体,可阻断恶性疟的转换与扩散。此外,它也大大缩短了疗程。实施例1.双氢青蒿素200mg咯萘啶800mg淀粉 100mg硬脂酸镁 20mg用常规方法将上述药物制成片剂。实施例2.青蒿素 400mg咯萘啶 300mg将上述药物研碎成细粉并充分混合,填入硬明胶胶囊中。实施例3.蒿甲醚 100mg咯萘啶 200mg淀粉200mg制法与实施例1的方法相同。实施例4青蒿琥酯80mg咯萘啶 200mg制法与实施例2的方法相同。试验例1.治疗方案口服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两次服药的间隔时间为12-24小时。研究方法于1996年9-11月,在海南省乐东县抗氯喹及抗哌喹的恶性疟流行区(经用WHO体外微量法,测出当地恶性疟原虫株,对氯喹和哌喹的抗性率,分别为80%和70%),选择单纯感染恶性疟原虫的无性体密度>1000/ul;无合并症和未经抗疟药治疗的现症患者;住院观察7天,每天测体温和血检疟原虫,出院后于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和第40天随访血检,参照WHO关于恶性疟原虫,对4-氨基喹啉类药物体内效应的分级标准,评价疗效。试验结果收治的10例恶性疟患者,均为男性成人,年龄16-38岁,急性发作1-6天,无性体原虫密度为1176-108 810/ul,几何均值8369/ul,入院后按治疗方案同时口服两药。10例患者的药后疗效均属S级,退热时数为6-24小时,平均23.1±12.7小时;无性体原虫清除时数为24-54小时,平均34.4±10小时;追踪随访28天,其中7例延续随访至40天,均未见原虫复燃而获得治愈或称根治。10例中有3例药前查见配子体原虫,密度为3-158/ul,低密度的1例,于药后第3天转阴;高密度的2例,分别于药后第14天和第20天转阴;另7例药前未查见配子体原虫,药后也未见出现配子体。药物副反应患者联合口服两药的耐受良好,仅1例在服药两次后,出现短暂的轻度腹痛,未予外理,自行好转。药前和药后进行的血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疾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重量比为1-10∶4-16的一种青蒿素或其衍生物和咯萘啶作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2.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含的青蒿素或其衍生物和咯萘啶的重量比为3-7∶6-14。3.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含的青蒿素或其衍生物和咯萘啶的重量比为3-4∶9-12。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中所含的青蒿素或其衍生物选自于青蒿素、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中。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疾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选自于青蒿素、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中的任何一种青蒿素或其衍生物和咯萘啶为活性组分,对抗药性恶性疟疾不仅具有较高的治愈率,而且能够消除治疗后的配子体并缩短疗程。文档编号A61K31/35GK1200925SQ9710440公开日1998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陈昌, 蔡贤铮, 郑贤育, 王香凤, 逯春明, 薛峰, 杨涛 申请人:北京市科泰新技术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疾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重量比为1-10∶4-16的一种青蒿素或其衍生物和咯萘啶作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贤铮陈昌郑贤育王香凤逯春明薛峰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科泰新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